在以前的農村裏,人們生病了基本上都是去山裏找些有藥用價值的植物來治病,比如艾草、益母草、夏枯草、半夏等等,久而久之在我國民間也形成了草藥文化。不過,在以前的人們看來,這些有藥用價值的野草雖然價值很高,但並不是很值錢,因為去農村野外或者山裏順便轉一圈就能找到,因而也沒什麼人專門去採摘,都是有需要了再去採摘。
然而隨着現代人對健康、養生看得越來越重,一些有着藥用價值較高的植物逐漸成了保健藥材,更有甚者,還被炒作成了神草、神藥,從而價格漲到了讓一般人高攀不起的程度,這其中便有“三葉青”,它就千元一斤被捧上神壇,遭人們瘋狂採挖,不過如今卻跌成地攤貨常年賣不動,三葉青到底經歷了什麼?
三葉青是什麼?
三葉青學名三葉爬崖藤,是葡萄科崖爬藤屬草質藤本植物,在我國分佈較廣,在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貴州、雲南、廣西、廣東、福建等南方地區都有分佈,多生長於海拔1300米的山谷、溪邊林下岩石縫中等深山老林裏。
三葉青是一種多年生的植物,其藤上每一節都會長出3片葉子,且四季常綠,故而得名“三葉青”,在民間也有着金絲吊葫蘆、石老鼠、蛇附子等俗稱。
三葉青的價值
作為一種植物,三葉青的價值很普通,和大多數野草一樣,在山裏的野草叢中絲毫不起眼,但不同的是,三葉青是一種有着藥用價值的植物,全株從葉到根均可入藥,且藥用價值很高,因而在民間也有着不少的傳説、故事以及俗語,比如“識得三葉青,深山是我家”等。
當然,古時的傳説、故事以及俗語都有誇大的説法,但也能説明三葉青的價值。因而在民間,人們也常用三葉青來治病。比如筆者家鄉這邊,就有這麼一種説法,若是頭痛感冒了,那麼就可以用三葉青煮水喝,差不多2、3天的時間,就沒問題了。
至於三葉青具體有什麼價值,在《中華本草》中有記載:“清熱解毒、活血散結、消炎止痛、祛風化痰、理氣健脾等”。
三葉青被捧上神壇
自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隨着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對健康、養生也看得越來越重,各類保健品、養生品也爆發了,三葉青本身有着很不錯的藥用價值,在民間的名聲也響亮,因而就被一些不良商家作為保健藥材開始炒作。當年關於三葉青的炒作説法很多,什麼“包治百病”,什麼“稀世神藥”等等,三葉青就這麼被捧上了神壇。
被捧上神壇後,三葉青的價格自然也是水漲船高,在筆者印象中,90年代中後期到2005年這段時間,三葉青的價格從400多元一斤一路飆升到了上千元一斤。價格高了,自然就會有人在利益的驅使下去山裏採挖,因而在那些年,只要生長有三葉青的山區都被人們挖了個遍,野生的三葉青也因遭到人們的瘋狂採挖而變得稀少了。
三葉青的發展
三葉青變得稀少,市場供給自然是供不應求,為了應付市場需求,三葉青種植也應運而生了。原本人工種植是為了解決三葉青供給不足的問題,結果倒好,很多人一看三葉青價格這麼高,就一窩蜂的跟風種植,結果三葉青的種植面積迅速增長,產量也急劇上升,一看下供過於求了。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三葉青藥用價值最高的部位是其根部,生長年限要求比較高,一般要生長3到5年的時間才能採收上市,但一些種植户卻不管這些,種了一年就收,讓三葉青的品質大打折扣。
產量供過於求,品質低劣,讓三葉青迅速跌落了神壇,甚至到了如今這幾年,還成了地攤貨,常年賣不動。
有一説一,三葉青確實是一種很好的藥用植物,但不應該這麼炒作,要知道,藥材就是用來治病的,不是炒作的,並且“是藥三分毒”,這樣炒作,不僅坑了消費者,也坑了從事三葉青種植的農民們。
現如今的野生三葉青也成了瀕危植物,希望大家以後見到了可不要隨便採挖,即使是採挖,也記得要給它留點根,別一下子就挖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