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會提倡快樂教育,不要動不動就對孩子使用暴力,過度的情緒暴力,會讓孩子受到不同程度的危險。可是有時候孩子不打幾下,家長似乎都鎮不住場子,孩子實在是太調皮了。
一、女兒寫作業不認真,捱打前後,作業質量天差地別
王女士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發現女兒總是磨磨蹭蹭,一下子要卷筆刀,一下子要喝水,等會兒又要上廁所。等到孩子認真開始寫作業以後,半個小時的作業量,她能在桌子上磨蹭兩個小時。
最後王女士走過去一看,女兒才寫了一半,耐心已經被磨完的王女士,對着女兒就是一通罵,隨後孩子動手打了孩子幾下。伴隨着媽媽的怒吼,孩子的哭泣,輔導作業的爆發點來到了。
雙方都冷靜下來以後,王女士牽着女兒的手,又開始恢復温柔媽媽的形象,讓女兒繼續寫作業。等到她再回去看,孩子的作業已經寫完了,而且這次筆跡工整,一看就是用心寫的。
看來捱打還是有一定的威懾力啊!
女兒肯定是害怕再次受到批評和暴力,才開始收起自己玩鬧的心思,認認真真的寫作業,畢竟媽媽的怒吼聲,不是一般人能承受住的。
王女士也十分無奈,明明女兒可以好好寫作業,自己也可以不用生氣,但是她就是要磨磨蹭蹭,將家長的耐心都磨完了。這樣的性格,好像很多孩子都有,不到最後關頭,堅決不好好對待作業。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父母輔導孩子上頭,恨不得將孩子塞回肚子裏,讓孩子從來都沒有長大過。
很多家長表示贊同,自己家的孩子也是不打就不能好好寫作業,根本不聽任何言語,就像是離了枴杖就變成了瘸子,沒了家法,就沒辦法獨立學習。
二、捱打對孩子來説是否真的有用?
其實孩子會因為父母的批評或者暴力,改掉自己的一些壞習慣,一半是因為愛父母,不希望讓父母失望,還有一半是因為害怕,小孩子面對強大自己很多的父母,肯定是對暴力有一定的恐懼。
雖然孩子還小的時候,暴力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最好不用暴力讓孩子屈服。因為他還小,可以接受父母的暴力對待,甚至可以不記仇的和父母相處,但是時間長了,孩子會產生一定的心理陰影。
以後孩子長大了,他們也可能會使用拳頭解決問題,經常捱打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暴力傾向。
要是原則性的問題,那就一定要從小教育好,如果是比較小的事情,還是建議父母儘量“動口不動手”。
在很多國家和地區,是絕對不允許家長打孩子的,因為成年人的身形比小孩子高大太多,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對立。如果孩子們因為父母的一時衝動,失去了健康甚至生命,那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三、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1. 陪伴孩子學習
首先家長也需要創造一個學習氛圍,對孩子們來説,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要是父母就是比較愛學習的人,孩子們也會耳濡目染,自主開始學習。這種情況才是父母最願意看到的,而不是父母每天跟在後面,像抽陀螺一樣,抽一下你動一下。
2. 將學習引入到生活中
將學習和生活相融合,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各種知識點巧妙地融合在生活中,引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或者是帶着孩子做做實驗,去看看課本中出現的趣味地區,增強孩子的見識。
3. 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學習也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很多問題給孩子擺出來就足以瞭解,總是壓迫着孩子學習,會讓他們厭煩。如果家長十分在意學習成績,每次沒考好就會生氣,甚至打罵孩子,會讓他們不敢和家長交流,對學習生活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