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玩具撒在地上,然後就不管了;從來不知道收拾自己的書包,每次都要家長説了才去做;也從來沒有主動完成過作業……很多家長都苦於自己的孩子沒有自律意識,不知道該如何教育是好。那麼,家長如何有效的提高孩子的自律的能力呢?
自律,其實是自我約束的一種能力。卓訓教育認為,由於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所以自律能力差是很正常的現象。所以,在管教孩子時,家長要把握好度,過嚴或者過鬆都不合適,而且方法不能太過生硬,可以從生活中的小事慢慢引導,逐步培養孩子的自律。
那麼,什麼時候培養孩子的自律最合適呢?
0—3歲並不是合適的時機,因為這個時候,孩子需要家長傾注大量的愛,讓這個階段的孩子明白道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到了3-6歲的時候,正是孩子規則意識和早期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此時,孩子的自我管理開始萌芽,他們會開始表現出強烈地證明自己能力的意願,並開始在遊戲中制定規則,願意接受管束。
3-6歲的孩子各種能力都開始發展了起來,能夠理解你的指令,並且能順利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因此,從3歲開始,父母就可以開始培養孩子的自律,當然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般要到10歲才能真正形成自律,內化成自己的習慣。而能做到自律的孩子,在學習上的習慣和效率都會高很多。
其實總的來説:幼兒時期的可塑性最強,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律習慣比教授知識更有益。
那麼,如何有效的提高孩子的自律的能力呢?以下是卓訓教育給大家分享的幾點建議:
1、制定合理的家庭規則
無規矩不成方圓。必要的規則是要有的,沒有規矩,孩子不知道哪些需要剋制,什麼時候都會任性而為。比如孩子想要看電視,那就規定時間,告訴孩子每次只看15分鐘,時間一到,就讓孩子去做其他事情,如果孩子還鬧着要再玩一會,家長也不要輕易放棄執行。
我們要通過制定符合孩子認知水平的規則,讓孩子知道,想不想做是一回事,能不能做是另外一回事,每個人的行為必須在一定的規則和界限。
2、幫助孩子認識和管理時間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本該現在完成的事,很多孩子總會給自己找理由,然後拖延下去。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想要培養他的自律,就要引導孩子認識時間、管理時間、利用時間。
我們可以教會孩子按照時間安排去做事情,給孩子制定時間表,比如當孩子再做一件事時,讓孩子自己給出一個完成時間,告訴他在這個規定時間內做完後,剩下的時間就可以自由支配,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
3、讓孩子學會延遲滿足
別總在一開始就滿足孩子的要求或慾望,給他們一個等待的時間或是通過做事情來交換,這是一個意志力鍛鍊的過程,能更好的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和抵抗誘惑的能力。
比如已經上學的孩子,讓他放學回家先做完功課,然後再去玩。或者帶孩子逛商場,孩子總是要這要那,那麼出門之前,家長應該事先告訴孩子一次只能買一樣東西,其他的下次再買。這個等待的過程中也能讓孩子逐漸學會自我控制,學會等待。
4、家長要為孩子做好榜樣
不自律的家長很難教育出自律的孩子。如果你做事拖拖拉拉,經常拖延,但要求孩子自律的話,這是沒有説服力的。尤其家長是孩子模仿的對象,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孩子也可能會成為那樣的人。
所以,想要孩子自律,不妨自己先做到自律。這樣家長能為孩子起到一個表率作用,有時候不用你説,在耳濡目染中,孩子已經成為自律的人了。
總而言之,教育孩子自律,家長首先要先學會自律,以身作則,其次,給孩子多點堅持,多點耐心,多點鼓勵,多點陪伴,相信在家長的正確引導下,孩子一定會變得越來越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