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時節你來發文#
再過2天,就要立冬了,大吃大喝的計劃制訂好了嗎?立冬,按咱們這兒的習俗,北方吃餃子;南方吃雞鴨魚肉。總之,以進補為基本格調。問題是,過了立冬那天,養生的重點是什麼?飲食起居如何安排?總不能天天大吃大喝,吃完躺倒就睡吧?咱們來看看傳統醫學有哪些觀點吧。
依照傳統醫學典籍,《黃帝內經》裏的教導,冬三月,此謂閉藏,天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去寒就温,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還總結説,逆則傷腎。這些指導方針,大致的意思是指引大家立冬後,起居調養要以養為主,而且強調,不聽話,就可能傷腎,因為,冬不藏經,春必病瘟。意思是説,立冬後沒有做好養生調養,等到春天,就容易被疾病所困擾。
傳統醫學強調,進入冬季後,養生的重點是養腎,因為,腎含真陰和真陽,五臟之陰,非腎陰不能滋;五臟之陽,非腎陽不能養。按照傳統醫學裏的五行理論,腎主冬,因此,冬季要重視補腎;而且,黑色主腎,所以,食補的原則,要儘量選擇黑色食材。比如,黑米滋陰補腎,健脾養肝;黑豆,強筋骨;黑芝麻,滋肝養腎,明目黑髮;黑木耳滋陰潤肺,養胃補腎。這類食材,在冬季可以按個人體質和身體調養的側重點,選擇補充。
立冬後,要防止耗傷陽氣的行為。起居需要順應天時,應該早睡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説,看到太陽昇起後,才是合適的起牀時機,晨練的時間,也需要推遲。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寒氣侵襲,有益於陽氣潛藏,陰津蓄積。相應的養生措施,還包括熱水泡腳及足底按摩,或者每天堅持行走半小時,活動雙腳,增進血液循環。
立冬後,還需要注意補水。冬季雖然排汗及尿量減少,但是應該注意防燥,不宜減少飲水量。參加鍛鍊時,微微出汗即可,因為,汗多泄氣,不利陽氣伏藏。此外,需要注意防寒,預防感冒,同時,應該重視耐寒能力的提升,適應氣温變化。有人建議,堅持用冷水洗臉,可以增加鼻腔對冷空氣的耐受能力,有助於預防呼吸道疾病。
立冬後,還要注意養陰,因此,冬季進補的原則是重視封藏。食材的選擇,可以攝入具有暖性的肉食,比如牛肉、雞肉、羊肉等;蔬菜可以選擇蘿蔔、白菜、土豆;以及滋陰潛陽的桂圓及黑木耳。不過,要注意少吃海鮮等寒性食物,避免進食過於油膩或糖含量過多的食物。立冬後,飲食應該注意增加熱量,少吃酸辣等刺激食物,少喝烈性白酒。
立冬後的飲食養生,按照傳統醫學的觀點,應該少吃鹹,多吃苦。因為,冬季是腎經旺盛的時候,腎主鹹,心主苦。從五行理論角度來説,鹹勝苦,腎水克心火。如果鹹味食物吃得太多,就會造成偏亢的腎水更旺,從而減弱心陽的力量。所以,要多吃點苦味的食物,幫助提升心陽,可以考慮選擇芹菜、萵筍、苦菊等蔬菜。喜歡藥膳的人,可以選擇補腎及補氣的藥材,比如黨蔘、刺五加、黃芪。此外,冬季可以適當增加堅果的補充,可以選擇核桃仁、榛子、松子、栗子。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