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父母就偷着樂吧
文|嚯嚯媽媽
當襁褓中的寶寶終於能夠能走能爬了,帶起來卻越來越費心力了。相信很多家長都聽過可怕的三歲,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我們卻開始越來越害怕孩子靜悄悄的。如果弄出點動靜,還知道孩子在調皮,突然安靜下來,就不知道在哪個角落裏偷偷做什麼呢。
孩子為什麼越來越難帶?
當他還是襁褓中的孩子時,我們需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情況,生怕一個疏忽,導致孩子受傷。可是孩子一天天的長大,會走會爬之後,又開始不停的動來動去,總有消耗不完的精力,很多家長因此感慨,孩子越來越難帶了。
其實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意識,這個世界對於孩子來説是陌生的,他們的大腦鼓勵他們對這個陌生的環境進行探索。所以,當他們看到新鮮的
事物
時,總是忍不住去摸一摸、嘗一嘗。他們的觀念意識模糊,記憶力有限,所以對於父母的勸告與教訓,總是能很快就拋之腦後。
所以才會給家長帶來一種感覺,孩子越來越難帶了。
李玫瑾經常會在一些節目上表達自己的觀念,面對父母的問題,她表示:孩子有這3種表現時,代表孩子很聰明,父母要注意引導。
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父母就偷着樂吧
1.變身小話嘮,總是給父母出“難題”
孩子發展到一個階段,就特別喜歡給父母出一些“難題”,比如為什麼天空是藍色呢?為什麼鳥兒有翅膀,而人卻沒有?問題奇奇怪怪,簡單一點的父母還能應付,但是真的涉及到天文地理、宇宙知識,很多父母表示也是無能無力。
可是不管父母怎麼解釋,孩子的問題總是一個接一個,就像是一個小話嘮一般。面對孩子的這種表現,很多家長都是頭疼不已。
其實當孩子變身這種問題小話嘮的時候,恰恰代表孩子比較聰明。當孩子遇到不懂的事情,他們的大腦產生了思考,才會有問題的出現;而想要把自己的問題説清楚,他們還要
組織
自己的語言。
一個問題,反映了孩子動腦思考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不是聰明是什麼?當然,解決起來的確是很麻煩;建議父母可以把問題拋給孩子,問問孩子是怎麼想的,或者是給孩子買一些感興趣的圖書,解答孩子的疑惑。
2.變身拆家小能手,所過之處沒有完整的物品
家長省吃儉用,給孩子買了禮物,結果沒過兩天,就只能看到零散的碎片了。每當看到這一幕時,相信很多父母都在想,下次不給孩子買玩具了。
可是,被孩子荼毒的不只是玩具,還有家中的小物件、遙控器之類的,只要孩子能夠拆,家長不注意就會變成一些小零件,基本是修復不了了。孩子拆家之後,父母忍不住就是一頓斥責。
其實孩子愛拆家是一種好奇的表現,因為他們對手中物品的構造產生好奇,想要探索其中的結構,才會想辦法去拆除,一探究竟。在拆卸的過程中,他們漸漸理解其中藴含的一些小技巧,滿足了頭腦的需求。
而且,孩子通過拆卸,鍛鍊大腦對手部精細動作的控制,促進大腦的發育,孩子自然越來越聰明。
如果父母覺得太過頭疼,建議把貴重物品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這樣才能避免損失。
3.經常對父母的想法提出質疑
一些父母隨着孩子年紀的增加,就會加強對孩子的管教;而原本乖巧懂事的孩子似乎開始學會了頂嘴。他們不再是什麼都聽的孩子,開始對父母的一些行為提出質疑,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很多家長表示,孩子頂嘴這種行為一定不能忍,必須讓孩子知道誰是家裏的老大。
但其實,這代表孩子已經到達了一個新的階段,如果孩子開始有理有據的反駁你,讓你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時候,就代表你該換一種教育方式了,你跟孩子的教育已經過了一言堂的年齡。
孩子能有理有據的提出質疑,代表孩子對這件事情進行了思考,他們不再依賴於家長,而是學會了如何動腦、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這表明孩子的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很好,父母應該高興才對。
當孩子開始有理有據的反駁你時,如果你只會通過年齡和體力壓制,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這個時候,不如坐下來好好聽聽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堅持自己的想法,你可以讓孩子去試試,一旦失敗了,孩子會記住這次教訓;成功了你就要及時鼓勵孩子,承認孩子的想法是可行的。
看完這3點,是不是覺得孩子越難帶就越聰明這句話還是蠻有道理的?其實,孩子難帶無外乎是因為孩子會做出一些異常的舉動,讓你摸不清思路。
孩子總有一天會成長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他們越早出現這種行為,則代表大腦發育的越好,孩子自然就更聰明。
育兒寄語:
孩子的叛逆期從孩子自主意識萌發的時候就開始了,所以他們才會做出一些大人無法理解的行為,其實都是自主意識在作怪。如果你覺得孩子越來越難帶了,就證明孩子的成長髮育很好,如果能夠把握時機好好培養孩子,將來一定很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