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骨骼堅硬且有韌性,鈣沉積的骨密度決定骨骼硬度,蛋白質轉化的膠原質決定硬度。一般30~35歲骨骼密度達到巔峯值,35歲後骨骼中膠原質和鈣質逐漸丟失,骨量逐漸減少,從而引發一系列骨病。
哪些因素可傷骨?1、兒童和青少年
青少年時期成骨大於破骨,骨骼中鈣快速沉積,骨密度慢慢增強,此階段骨骼韌性良好,即使沒有骨折,也不容易完全斷開。不過很多青少年有挑食偏食的壞習慣,暴飲暴食,大量吃快餐或喝碳酸飲料,再加上活動量少和學習壓力大等可紊亂內分泌功能,影響正常骨代謝。另外孩子長期伏案彎腰寫作業讀書,可引起肌肉韌帶疲勞,脊柱結構變形,從而使得脊柱發育受到影響。另外運動量少會導致肌肉力量不足以保護骨骼,同樣易發生骨折。
2、青壯年
青壯年時期骨骼密度增加,一直到30~35歲時達到巔峯,成骨和破骨功能維持平衡狀態。不過長時間坐着不動和大量吸煙酗酒可降低骨質量,再加上缺乏陽光照射會影響維生素D合成,不利於鈣質吸收以及過量儲存。長期吸煙會減少體內雌性激素水平,不能更好地保護骨骼;喝濃茶以及濃咖啡會使得鈣跟隨尿液排出體外。
3、中青年時期
中青年女性較特殊,可經歷兩個骨質流失高峯期,即妊娠期哺乳期和更年期。在妊娠期和哺乳期體內激素水平發生很大變化,易引起特發性骨質疏鬆;產後1~3個月易出現腰背部疼痛,嚴重時可導致腰頸椎骨折,此時需立即停止母乳餵養,合理用抗骨質疏鬆藥物。女性進入絕經期後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不足,破骨速度超過成骨速度,從而導致骨質流失,引起骨質疏鬆。
4、老年人
上了年紀後激素水平下降,體內代謝發生異常,維生素D合成或活化不足會減弱胃腸道對鈣吸收能力。經過研究發現,年齡每增加10歲,患上骨質疏鬆的風險可增加1.4倍。另外大部分老年人伴有慢性病,某些疾病或藥物可損害骨骼,如患有慢阻肺會使得呼吸受到影響,運動量減少,再加上藥物中含有的激素,若長期用可引起骨質疏鬆。另外患有動脈硬化的老年人,骨組織易發生病理性改變,其主要症狀是骨礦物質含量降低,甚至可產生骨質疏鬆。一旦跌倒,無論是脊柱、髖部,還是手腕部以及肩臂交接處都會發生骨折,進而升高致殘率和致死率。除此之外身體消瘦的老年人肌肉力量不足,身體協調能力差,易發生摔跤而骨折。
温馨提示
強健骨骼要貫穿一生,從兒童時期就要強健骨骼,多吃含鈣食物,如奶類豆類綠葉蔬菜、海帶和黑芝麻等,每天至少曬太陽20~30分鐘能促進身體對鈣吸收,戒煙戒酒,少喝濃茶、濃咖啡以及碳酸飲料。每週至少有150分鐘的有氧運動,能增強骨密度,如騎行、快步走、慢跑或跳繩等。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家庭醫生超能團##健康科普排位賽#
參考資料:
1、《養護好我們脆弱的骨頭》,生命時報,2020-10-16
2、《骨折的發生與年齡及體質有關嗎?醫生這麼解釋》,骨科王健醫生,201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