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擁有太多的玩具,真的是一件好事嗎?看看猶太媽媽的做法

前段時間,我和一位寶媽聊天,這位寶媽告訴我:孩子現在一發脾氣就把玩具扔的滿地都是,玩一下就不願玩了,一點都不愛惜玩具。我問她:家裏的玩具多嗎?她説很多玩具啊!現在哪個家庭不是這樣會給孩子買很多玩具呢?平常,父母太忙,也沒有那麼多時間管孩子,孩子在家裏就是玩玩具。

是啊!現在家庭中大多都是這樣,只要買得起的,都會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

六 一節前,我給外甥女的孩子買了一些書。本來想在孩過生日時再買一些玩具的,不過外甥女告訴我,叫我別買了玩具了,家裏的玩具太多了。衣服也有很多,穿都穿不完。説孩子現在什麼都不缺。

我知道,這是在給我省錢呀!不過,我心裏想,現在孩子的物質確實都非常豐富,並不像我們小時候那樣,沒有什麼玩具,每天就是跳繩、跳橡皮筋、玩沙包、衝城等等。玩具太多了對孩子來説也不是好事,有時,孩子看着幾箱子的玩具,都不知道怎麼選擇才好。當大腦習慣了過度刺激,就很難集中注意力了。

後來,我就沒有給孩子買玩具了,還是準備再給孩子買些繪本。

我們的寶媽對孩子都非常負責,會讓孩子處於一個豐富的環境中,有豐富的物質和教育資源。認為孩子可以在這個環境裏能學到很多的知識。不過在《兒童自然法則》這本書中談到,豐富的環境並不意味着過分的富足,對孩子來説,一個真正豐富的環境不在於活動數量的多少,而在於所能提供的活動的質量。我們不提倡枯燥的環境,但是過多的刺激同樣是過猶不及的。

《簡單養育》這本書的作者金.約翰.佩恩指出:現在的孩子擁有太多的東西,太多的選擇,信息量太大,而且生活節奏太快,這些都會損傷孩子的注意力機制。他主導了一項針對專注力障礙兒童的簡化生活實驗,通過改善環境來改善兒童專注力。

比如減少孩子的玩具、減少課外課程、少看電視,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動和自由支配的時間。在四個月以後,有68%的受試兒童專注力障礙得到了改善,而且學習成績和認知力都提高了37%。

從這個簡化生活實驗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孩子並不是擁有的越多越好。

在有些家庭中,有的孩子知道家庭條件優越,父母會滿足他們所有的要求,只要孩子開句口,他們想要什麼都能擁有。這樣,也會導致孩子並不珍惜這些物質。很多家庭中的玩具,孩子玩不到幾天就不願玩了,會吵着媽媽再買新的玩具。

不過,父母不能滿足孩子所有的物質要求,這是因為,孩子除了玩玩具以外,父母還可以帶着孩子一起進行一些户外活動,或者是讓孩子自由支配他的活動時間。比如:父母可以帶孩子在小區裏玩沙、拍球、拋接球等球類遊戲。

如果家裏的玩具太多,父母還可以把一些帶有聲響的、材質繁多的玩具處理掉。讓孩子減少看電視的時間。因為,電視裏變換的畫面也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有些家庭的牆面上也貼滿了畫,到處都是孩子看的海報和家庭照片。其實,父母沒有必要這麼做,這樣給孩子的刺激太多了,反而會適得其反。

匹茲堡卡內基梅隆大學發表過一份研究《太多好東西是否反而有害?》中指出:過分的裝飾容易導致孩子注意力分散,直接有損孩子的認知,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於是,他花了很多時間去思考如何佈置教室,並拿走了他認為多餘的裝飾。在家裏,父母也是如此。不需要給孩子營造太豐富的環境,有時簡單一些會讓孩子有更多的想象力。

猶太人認為,遊戲不是放假時的休閒活動,而是激發孩子好奇心的一種方式。猶太人認為早期教育的核心,就是自由自在且多元化的遊戲。9歲之前是人類開發右腦創造力功能的黃金時期,因此,猶太人不會錯失這個機會,他們會通過早期教育的方式,來提高孩子的創造力和直覺。

可是猶太父母並不會選擇益智玩具作為兒童玩具,因為周圍一些微不足道的東西,就可以拿來當成玩具,也可以當成教具。

猶太人覺得,跟孩子一起玩遊戲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因此,猶太父母並不需要特別找時間去買玩具,或是準備教具。在家裏,就有很多生活用品,可以用來當成孩子的玩具。有時,也不需要玩具,自己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自己陪伴孩子做遊戲就行。

每個家庭中都有一些生活用品,比如像孩子用過的奶粉罐、酸奶瓶、礦泉水瓶、牙膏盒、吸管等等,經過簡單的製作後,都可以成為孩子的遊戲材料。在我們幼兒園裏,也經常會進行廢物利用。把三個奶粉罐用繩子捆起來,就成為了一個梅花樁。一方面可以教育孩子節約物資,對物資充分利用;另一方面,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孩子來製作一些簡單的玩具。孩子對自己製作的東西還會倍加愛惜。

大自然中的一些物品也可以成為孩子的玩教具。比如:樹葉,孩子可以用樹葉進行遊戲,自己去設計一個落葉的遊戲。還可以用樹葉去裝飾一幅畫或是做粘貼畫都可以。

猶太父母觀察周圍環境的習慣和找尋機會的無限想象力,自然而然就培養出了孩子的創造力,並且具備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做成玩具的創意。並不需要特意去花錢購買。

父母不要為孩子安排好每個活動,要允許孩子自由的安排屬於他們的時間。

基本上孩子每天都會進行玩耍,看書等活動。孩子停下來時,他們可能會發呆,無所事事。不過這個時候父母千萬不要去幹預孩子,讓孩子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給與孩子自由選擇活動的時間非常重要。比如:孩子可以在地上打個滾、在房間裏跑來跑去等等。其實這些活動都是有利於孩子大腦發育的。遊戲專家亞科.潘克西普指出:遊戲是一種有助於孩子大腦發育和情緒平衡的生理活動。給孩子一個沒有大人指手畫腳,可以自由活動的空間就顯得非常重要。

當孩子不想玩玩具了,父母不用擔心孩子沒事幹,而把他們的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的。在孩子吃完飯時,父母可以陪孩子散散步,出去走動一下,呼吸新鮮空氣。如果孩子不想去,就讓孩子自己選擇活動,不要干擾孩子。

我在《當我遇見一個人,母嬰關係決定孩子的一切關係》這本書中,看到一句話:不干擾孩子的內在成長節律。這本書是李雪寫的。

在這本書中,他舉了一個例子:

他有一個好友,智商非常高,大學讀的是少年班,本科是畢業出國。順利讀到麻省理工的博士畢業。這是一個公認的聰明女人,但是在她小的時候説話卻非常晚。大人們曾經向她提出過很多的問題來考考她,她一律回答不知道。她一律回答不知道。

這是因為她覺得他們的問題很愚蠢,於是她想:乾脆讓他們認為我蠢吧!這樣就不會繼續打擾我了。後來大人真的認為她是傻傻的,她就這樣才得以擁有安寧的空間,專心發展自己的精神生命。

她的父母並沒有認為自己的孩子真的很傻,她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了期待!若是孩子沒有了自己的空間,總是為了迎合父母的需要而去做一件事情的話,他就無法成為一個有創造性的個體。

有的孩子在自由活動時,可能會發呆。但其實他們的大腦裏在想象着各種不受束縛的畫面。他們在發展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可能會成為一個有創造性的人,而不是一個服從的個體。

《培養高情商男孩》一書的作者丹金德倫博士説:“盡情地跑跳和遊戲,就是兒童學習和心理健康發展的最佳處方。”別讓太多的玩具毀了孩子的創造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44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擁有太多的玩具,真的是一件好事嗎?看看猶太媽媽的做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