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脈動,血管之舞:揭秘手術中的有創動脈壓

悠然脈動,血管之舞:揭秘手術中的有創動脈壓

有創動脈壓(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中期,以下是一些關鍵的里程碑事件:

1948年:美國醫生Werner Forssmann首次成功地將導管插入自己的肘窩靜脈,使得他能夠在X射線下觀察到心臟,併為下一步的心導管術奠定了基礎。

1953年:André F. Cournand、Dickinson W. Richards以及Forssmann因他們在心臟導管術方面的開創性工作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60年代初:隨着技術的進步和設備的改進,開始出現了用於測量血壓的導管和傳感器。

1967年:英國醫生Swan和Ganz開發了斯旺-甘茨導管(Swan-Ganz Catheter),這種導管可以通過心臟的右房、右室到達肺動脈,從而實現了對肺動脈壓力、心輸出量和其他血流動力學參數的直接監測。

1990年代:隨着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出現了更小型化、數字化的壓力傳感器,使得有創動脈壓力監測更加方便和準確。

到目前為止,有創動脈壓監測在臨牀上已經成為重症監護、手術室和恢復室等場景中常見的一種監測手段。不斷的技術改進和設備的創新使得有創動脈壓力監測更加安全、可靠和易於操作。

介紹

麻醉是手術期間保持患者穩定性和舒適度的重要技術。 在麻醉過程中,監測患者的生理參數對於安全管理至關重要。 其中,有創動脈壓監測是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提供關鍵的心輸出量和血流動力學信息,幫助麻醉醫生更好地評估患者的病情。

什麼是有創動脈壓監測?

有創動脈壓監測通過將長而細的導管插入患者動脈來測量動脈內的壓力。 這種導管通常插入手腕或股動脈,然後連接到監測設備,例如監視器,以顯示患者的動脈血壓。

悠然脈動,血管之舞:揭秘手術中的有創動脈壓

監控原理

有創動脈壓監測使用一種稱為“Pulse Wave Analysis(脈搏波分析)”的技術。 當心髒跳動時,隨着心臟收縮,動脈中會產生脈搏波。 該脈衝波進入導管,被傳感器接收並轉換成電信號。 監視器分析這些信號並計算動脈壓值。

為什麼需要有創動脈壓監測?

麻醉過程中,有創動脈壓監測是重要的監測方法,其具有以下優點:

提供及時、準確的血流動力學信息:通過監測動脈壓,可以獲得患者心輸出量和血管阻力的重要數據。 這對於評估患者的循環功能、判斷血容量狀態、調整藥物劑量非常有幫助。

指導液體管理:手術期間準確評估患者的液體需求至關重要。 通過動態監測有創動脈壓,可以及時發現血容量不足或水分過多,並做出相應的調整,避免液體平衡紊亂。

循環障礙的檢測:在某些情況下,患者可能會出現低血壓、休克等循環障礙,有創動脈壓監測可以快速發現這些問題,並及時採取措施進行治療,確保患者的安全。

麻醉期間的風險

有創動脈壓監測作為一種有創監測技術,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和注意事項:

感染風險:插入動脈導管可能會導致感染。 因此,在插入導管前,應嚴格遵循無菌技術,並定期更換導管。

受傷風險:插入導管時,血管壁可能會受損或可能發生出血。 麻醉師需要小心操作,以儘量減少這種風險。

血栓形成:長時間插管可能會導致動脈中形成血栓。 因此,應定期檢查導管的通暢性,並按照醫生的指示進行適當的沖洗和拔管。

綜上所述

有創動脈壓監測是麻醉中非常重要的監測方法之一。 通過實時監測患者的動脈壓,我們可以獲得重要的血流動力學信息,指導麻醉師做出更準確的治療決策,提高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安全性。 不過,麻醉醫生在使用該技術時,也需要注意其風險和注意事項,以確保患者的安全。

作者:周侃 單位: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

悠然脈動,血管之舞:揭秘手術中的有創動脈壓

【温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裏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81 字。

轉載請註明: 悠然脈動,血管之舞:揭秘手術中的有創動脈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