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宣稱在礦物質元素及含量、無菌程度上更適用於嬰兒飲用的“嬰兒水”在市場上走紅。商家宣稱,嬰幼兒的肝臟和腎臟功能尚未發育成熟,過高的礦物元素會給嬰兒臟器造成額外負擔,“嬰兒水”根據嬰幼兒的需求,在礦素質元素及含量、無菌程度上精益求精。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同容量規格下,嬰兒水售價是普通飲用水的3-4倍。
適宜適量的飲用水攝取,對嬰幼兒極其重要。然而,嬰兒水是否有商家宣稱的神奇功效?為保障孩子健康成長,是否非買嬰兒水不可?上海市消保委購買了數款標註“適合嬰幼兒”的水,將其與同品牌普通水對比,檢測結果顯示:兩者的成分含量並沒有顯著區別。也有營養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除了嬰幼兒配方奶粉,其餘絕大多數標稱“適合嬰幼兒”的食品,都為商家自封,都是商業“噱頭”。
只要乾淨衞生,成年人與嬰兒對飲用水的需求並無顯著區別,國家也未對嬰兒飲用水制定專門標準。商家以“嬰兒水”的名義進行營銷包裝,恐怕只是利用人們的健康焦慮。除了關心自己的健康,父母關心年幼孩子的健康是人之常情。因此,凡有類似“適合嬰幼兒”“為嬰幼兒量身訂製”的概念拋出,不少家長“寧可信其有”,不假思索地花重金購買。
雖説孩子飲用嬰兒水沒有什麼傷害,但高達幾倍的售價,讓家長當了“冤大頭”,違背了市場交易的公平性。我國廣告法規定:廣告中對商品的性能、功能、產地、用途、質量、成分、價格、生產者、有效期限、允諾等有表示的,應當準確、清楚、明白。在飲用水營銷中提出“專為寶寶打造”等超出實際效果的允諾,與廣告法的準確性原則不盡相符。
商家通過某種營銷話術和包裝方式,努力抬高自身產品的“身價”,似乎無可厚非。但在涉及未成年人的問題上,卻由不得商家隨意發揮,為了謀利不擇手段。讓每一個孩子在安全、健康環境下成長是社會的責任,嬰兒水的出現,給人一種暗示:只有捨得花錢,才能讓孩子喝到更健康的水。這不僅與事實不符,也有礙打造公平和諧的未成年人成長環境。
“一老一小”是健康消費的重點領域,商家在這一領域製造的新概念層出不窮,其中有不少像嬰兒水一樣言過其實、似是而非。防止商家繼續利用人們的健康焦慮“圈錢”,最根本的方法還是提升公眾科學素質,讓消費者在面對此類營銷時具備更高辨識能力,不被偽概念和偽科學忽悠。
不久前,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分別對2025年和2035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提出具體目標,並在企業履行科普責任、公民自覺提升科學素質等方面提出相關要求。企業履行科普責任,最基本的就是在產品設計、生產、銷售各環節講科學,不用偽科學手段矇蔽消費者。隨着公民科學素質的提升,對食品和健康消費“物盡其用”的理解將更加深刻,類似嬰兒水的浮誇營銷終將失去市場。
(中青評論,作者王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