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之內的孩子,拿到任何物品都會第一時間往嘴裏放;
2歲左右的孩子,在馬路邊上盯着地上的小螞蟻看個半天;
4歲多的孩子,喜歡剪紙工作,一個上午沒有換過第二個工作......
孩子一切行為的背後,都指向了一個黃金般貴重的概念 — “敏感期”。
蒙台梭利博士説:“敏感期,是大自然賦予兒童的生命助力。”
然而,敏感期卻很短暫,並且在這特定的敏感期中,只對一種特定的知識或技能感興趣。
然後經過這個時期就會消失,不會再出現在同一個時期,也不會再對相同的興趣點有同樣強烈的興趣感。
敏感期有且僅有一次,錯過就不會再現,那麼作為家長/老師,該如何發現兒童的敏感期?
01
何謂兒童的敏感期?
我們常講兒童具有敏感期,那麼什麼是敏感期?
“敏感期”一詞本來是生物學用語,是19世紀生物學家首先提出,蒙台梭利博士在教學中觀察兒童的行為,引入了敏感期的概念。
所謂兒童的敏感期,是指0-6歲的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的過程。
敏感期不僅是幼兒學習的關鍵期,也影響其心靈、人格的發展。
蒙台梭利教育中所講的敏感期,具有以下三個關鍵要素:
要素一:環境中的特定因素
蒙台梭利博士指出:敏感期是在一定的外界環境中出現的,外部環境為兒童提供了心理發展的必要條件。
當外部環境與兒童的內在發展需要協調一致時,一切都會順其自然地實現。
如果兒童的敏感期出現,而此時外部環境沒有準備好,或者説缺乏適宜的環境,兒童將永遠失去這個大自然賦予的成長機會。
要素二:特別敏鋭的感受力
蒙台梭利博士在長期教學觀察中研究發現,兒童在成長髮展的過程中,會對外在環境的某些刺激,產生特別敏鋭的感受力。
這種感受力會影響兒童心智的運作,進而使得兒童出現某些特殊的好惡或感受。
當兒童的敏感力產生時,幼兒內心會有一股無法抑制的動力,驅使他對他所感興趣的特定的事物產生嘗試或狂熱的學習。
直到滿足需求或敏感力減弱,這股力量才會消逝。
要素三:只在特定的時期出現
敏感期出現在特定的期間,過了這個時期,兒童的特殊感受力便會消失。
蒙台梭利對敏感期的發現,對於如何完善一個人的教育起到了關鍵指導作用。
蒙台梭利説:錯失了敏感期就像錯過前往目的地的唯一巴士,或者像編織的時候漏了針一樣。
如果沒有搭上唯一的巴士,以後再也沒有這個機會了,人就必須付出多倍的時間,配合其他方法才能到達目的地。
兒童的敏感期大多出現在學期教育階段,即0-6歲,可以説一個人一生中最關鍵的時期就在這個0-6歲階段,而不是大學階段,因為一個人性格的養成、心智的發展都在這個階段。
02
如何發現兒童的敏感期?
敏感期這麼重要,但是太過於抽象了,作為家長/老師,我們該通過孩子哪些可見的行為,來發現孩子是到了敏感期了呢?
簡單地來説,在一段時間期內,兒童會重複做一件事情,甚至每天都重複一件事情,而對其他事情不感興趣。
這就足以説明,兒童已進入某個敏感期。
敏感期是兒童成長的關鍵期,錯過兒童的某一項敏感期,再想對兒童進行相應的教育往往難以奏效。要想發展兒童的某項能力,就必須抓住兒童該項能力的敏感期。
語言第一敏感期
(1.5歲~2.5歲)
特點:語言的啓蒙始終伴隨着嬰幼兒,甚至是胎兒期。對着胎兒説話,嬰兒的咿咿呀呀學語就開始了語言敏感期。
建議:大自然賦予了孩子這種能力,從觀看爸爸媽媽説話的口型直到突然開口説話,這個過程就是語言敏感期積攢的力量。
有些孩子説話晚,如果不是病症,那麼就有可能是環境的影響所致,不管他會不會説話,我們都要不斷給他注入“養分”,家長們可以通過「跟Jesy玩英語」的4L故事導讀法,“聽、説、看、玩、讀、演”
的語言習得規律,讓孩子自然説英語、自信講故事、輕鬆讀原版。
同樣,良好的語言教育會使幼兒的表達能力增強,學會與人交往。
邏輯思維敏感期
(3~5歲)
特點:不斷追問“為什麼?”“天為什麼黑了?”“為什麼會下雨?”“小朋友為什麼要上幼兒園?”等等。
這些問題總是讓家長感到應接不暇,可是孩子卻不管不顧地打破沙鍋問到底。當我們一次一次地給孩子解答時,孩子開始出現了邏輯思維。
孩子正是通過這樣一問一答,在認識客觀世界的同時也發展了思維能力。
建議:保護好孩子這份珍貴的好奇心,如果家長不能回答的問題,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這時家裏有一套百科全書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時認知的速度是事半功倍的
認字敏感期
(4歲~7歲)
特點:這是孩子第一次接觸符號,我們的方法是給孩子一些文字卡片,讓孩子把動作和看到的文字配合起來去學習文字。
建議:在這個階段,孩子只能宏觀地認識文字,也就是一個整體的形象,還不能夠分解字的筆畫,也達不到書寫。
孩子也會對自己熟悉的某些文字感興趣,比如他們會發現自己名字裏的字在別的地方出現。
文化敏感期
(6~9歲)
特點:幼兒對文化學習的興趣,起於3歲;而到了6~9歲則出現想探究事物奧秘的強烈需求。因此,這時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塊肥沃的土地,準備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種。
建議:家長可在此時提供豐富的文化資訊,以本土文化為基礎,延展至關懷世界的大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