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簡單心理 (ID:jdxl2000),作者:江湖邊,責編:kuma,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對普通人來説,“心理學”有時挺嚇人的。
因為只要願意,作為父母,你總能找到自己的“不合格”之處。
孩子哭了沒及時安慰,你是“情感忽視”;立刻安慰,你是“直升機父母”……世界上多的是些惡狠狠的概念,等着對新手爸媽張牙舞爪。
説好聽點,上代人可能忙於生計無暇“學習育兒”。但今天的情況似乎到了另一個極端:
我的童年如此不幸,所以我一定不會 PUA 孩子,我要給他很多稱讚,給他自由完美的童年。成年後,我想盡可能給他提供無限選擇。他想做什麼就去做,不喜歡了就換,讓他一定活得幸福快樂(不要像我這樣辛苦和侷限)。
十年前,美國社會也出現了類似這樣一種育兒風格:
給孩子無時無刻的關注,提醒他們是“完美的、特別的”,“你沒有不擅長 XXX,你只是擅長用別的方式 XXX”,“你需要無時無刻保持快樂(因為這是我的願望)”。
▷ 豆瓣 9 分,去年最受歡迎的心理自助書
心理諮詢師、《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一書作者 Lori Gottlieb 發現,這些家庭養育出的子女,看上去有無可指摘的童年、家庭和社會地位,但這些年輕人卻走進心理諮詢室,抱怨自己焦慮、抑鬱、沒有方向:
“我爸媽……挺好的呀!但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是開心不起來。我看似有很多選擇,但我每投身於一種選擇,都覺得不如想象中完美,總是無法相信自己的決定。”
2011 年,觀察到這一現象的 Lori 在《大西洋月刊》發表了一篇引起巨大轟動的文章,名為《如何培養一個需要心理治療的孩子(How to Land Your Kid in Therapy)》。
她一針見血地指出:
痴迷於孩子的“幸福”,可能會讓他們走向不幸。
我們這一輩人對無限選擇、自尊和幸福的迷戀,可能會養育一代“權力感強、自戀、物質主義、成年後無力面對挑戰”的年輕人。
這些新父母們不是做得不夠,恰好相反:他們總是“恐懼自己做得太少”而做得太多。他們是“過度養育(Over-parenting)”的父母。
1. 對幸福的痴迷,不利於發展出孩子的“真實自我”
臨牀心理學家 Judith Locke 認為,過度養育有兩種特點:
(1)過度協助(over-assisting)
家長出於好意,過度幫助孩子完成各種任務。然而,這可能會導致孩子難以發展基本技能。
雖然孩子可能會因為順利做完任務得到稱讚,但他們的“自我”建立在“他人眼中的虛假自我”之上——同樣的因素,也可能讓孩子陷入心理危機。
(2)超敏回應(extreme responsiveness)
父母對孩子的回應“極其靈敏”,對孩子付出的愛、關心、愛護和讚揚的程度“超出真實情況”。
他們相信孩子所説的一切,過分保護孩子發展出高水平的自尊,告訴孩子他是多麼與眾不同,多麼有才華,以至於孩子們不習慣任何建設性的批評,或者高估自己在人羣中的獨特性。可是他們感覺到的,不是自己很好,而是自己比別人更好。
Lori 舉了兩個典型例子:
有孩子的家長會找班主任,請他“不要用紅筆批改作業”——因為擔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或者看到心情不好。Lori 稱之為“家長以小孩自尊為藉口的自我陶醉”。
學校有一支少年足球隊,組織者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覺得自己很優秀”而發明了各種各樣的獎項。比如,給表現不佳但有進步的孩子頒佈“最佳進步獎”,給沒成績的孩子頒佈“全勤獎”……總之,每個人都值得稱讚,團隊氣氛很棒,沒有失敗者。但實際上“所有孩子心裏都清楚誰是 MVP”。
有時,挫折不僅是必要的(我們從失敗中成長),而且是真實的(它更符合我們所處社會的規則)。
父母可能不願承認,害羞、沮喪、被排斥……這些對負面情緒的體驗,同樣屬於“成長的權利”。
如精神分析學家 Adam Phillips 説,“苛求快樂”反而會破壞生活。生活中必然有苦有樂,如果我們試圖消除痛苦,以快樂來掩蓋痛苦或麻痹痛苦,或以轉移我們或他人的注意力來忘卻痛苦,我們就無法學會接納及調整它。
“攔住一切挫折”的可能後果是,孩子無法承受對自身的精確反饋。他們的自戀日益膨脹,以至於“完成某項工作後,如果沒有得到表揚,就等於受到了批評”。
2. 死於“社會面幸福”
很明顯,我爸媽也希望我過上幸福的生活。
當我繼續推進對話,就會發現他們對“什麼是幸福”事實上具備一套相當嚴苛的標準:
在北京有自己的房子(出於一種認為“房子可以終結漂泊感”的迷思)
有收入比我高的結婚對象(逢年過節倍兒體面那種)
孩子在公司裏是“總監”(對,不可以是小職員,也不可以是創始人。因為前者太卑微,後者太勞神。至於為什麼是總監,可能是拜國產職場劇所賜吧)
這樣,不管發生了什麼不幸,我都可以稱之為“社會面幸福了”。
後來我逐漸領悟,“希望孩子一定要幸福”和“希望孩子一定要出人頭地”沒什麼不同,只是父母基於自身願望的兩種不同投射。
家長可能的心理動機是:
(1)把自己和孩子的需要混為一談
“我哥哥小時候踢足球摔斷了腿,所以你絕不可以從事危險的運動,尤其是踢球”……某種層面上看,過度養育的出發點總是情有可原。
父母因為焦慮或恐懼,試圖規避孩子“成長道路上的雜音”,填補自己的情緒黑洞,甚至無視親子邊界,剝奪他們發展完整人格的機會。
然而,真實地生活,意味着你也需要體驗失控、崩潰、不如意、不完美。我們並不需要殺死它們,只需要學會不讓自己被負面情緒所殺死。重要的是,分清你的情緒究竟是來源於當下,還是“過去所誘發的疊加反應”?
(2)用“幻想紐帶(fantasy bond)”應對死亡焦慮
“幻想紐帶”是心理學者 Robert Firestone 提出的概念,它最初出現是為了應對人際痛苦和分離焦慮。在幻想紐帶中,父母通過想象自己與孩子之間的聯繫,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自己對孤獨、分離和死亡的恐懼——也就是最終的分離。
父母會感覺自己與孩子融為一體,珍惜被孩子需要的感覺,比如給成年的孩子洗襪子,每天給孩子打電話。但在現實中,他們甚至可能無法完全融入到與孩子的互動中,體會到孩子真正需要什麼。
3. “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
Philippa Perry 在《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一書中寫道:
不久前,一位懷孕的準媽媽問我,如果給新手父母一個建議,那會是什麼?
我告訴她:無論孩子的年紀多大,他都會以行動來提醒你,你在他那個年紀時所經歷的情緒。
對於“育兒”你真正需要學習的部分,是處理孩子在你身上引發的感覺,學習拋開童年在你身上留下的障礙(它阻礙了你真正的愛,你作為父母本能的温情與接納,身體接觸,身體的存在感與理解力),然後享受一些成年人應有的樂趣。
父母需要審視自己的創傷(經歷、信念、期望),努力治癒自己,而不是投射到孩子身上。當我們真正看到自己並學會自我同情時,我們就會獲得自由。
我願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最信奉的人生信條”作為今天文章的結尾: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
如果你總覺得:
別讓我逮到任何不尊重我小孩的地方,不然你就可以看到我們這些“從小被 PUA 的人”反抗起來有多可怕!
害,醒醒,那只是我們步入中年的額頭爆出的遲發青春痘罷了。
PS:根據温尼科特的觀點,想要養育一個可以良好地進行自我心理調節的孩子,你並不需要成為一個完美的母親。你只需要成為一個“足夠好”的媽媽(“媽媽”是養育者的代稱)。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簡單心理 (ID:jdxl2000),作者:江湖邊,責編:k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