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早懂事的孩子有着與他們年齡不符的成熟,是其犧牲任性的權利和天真的童心換來的。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多數父母都認為懂事乖巧的孩子最受人喜歡,殊不知,孩子太懂事未必是件好事。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可能只是刻意壓抑內心的真實感受,長大後心理問題更多。
案例敏敏是鄰居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她性格温和,待人有禮貌,學習成績好,給人留下總是聽話、懂事的好印象。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被人誇獎着長大的女孩子,卻説自己活得很累。因為總是要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努力壓抑自身的需求,當一個孩子習慣性將事情憋在心裏,做什麼事都怕給人添麻煩,自己硬抗,過於在意別人的感受和評價時,他們慢慢地不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即使知道也不敢要,這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
其實,越是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就會越不快樂。因為忙着取悦所有人,不斷迎合他人的想法,按照他人的意願辦事,事事表現得順從,隱藏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和意願,壓制所有的委屈和不滿,時間久了,內心會感覺非常的壓抑,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變得愈發沒有自我。
懂事的孩子其實很讓人心疼,他們在本該擁有童真和快樂的年紀,卻戴着一副成熟的假面具生活,偽裝自己內心的喜怒哀樂,小小年紀就揹負着心理負擔,其實,讓孩子做自信真實的自己,遠比懂事重要。
小孩子天性愛玩,一方面是生理因素導致的,大腦發育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較弱,一方面是環境因素造成的,因為認知發育不完善,行為不夠社會規範化,為此,不聽話是很正常的現象。
小孩子的發展要遵循自然規律,只有在建立自我價值和自我意識後,他們才能獲得充分的自尊和安全感,才能由己及人,關注他人的感受、情緒以及需要,而父母如果忽視這一規律,急於求成地讓孩子過早懂事、善解人意,那麼他們只是表面上的乖,內心其實很缺愛。
因為與年齡不相稱的成熟懂事,總是和“委屈”和“不快樂”的經歷掛鈎,這類孩子往往都犧牲了任性的權利和天真的童心,“懂事的娃沒糖吃”是真的有道理。
什麼樣的家庭容易養出“懂事”的孩子孩子過於懂事或者太早懂事和家庭教育脱不開關係,民主型、專制型、溺愛型、忽視型是四種典型的教育方式。
而懂事乖巧的孩子多出於專制型家庭,父母過於強制,常常忽視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一味地將自身想法強加給孩子,忽視他們內心的脆弱,無視他們流露出的小任性,扼殺他們敢想又不敢求的渴望。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最終,孩子屈服於權威,變成一個“乖寶寶”,他們不敢反抗、不敢鬧騰,外人看見的懂事聽話,其實都是被逼出來的,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裏,只有“懂事”才能得到關注和愛,一旦不那麼“懂事”,就會被否定、批評。這種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在成年後容易出現自卑、怯弱、退縮、攻擊性強等特點,
對於父母來説,民主型應該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這類父母懂得尊重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重視孩子的身心發展,不會一味地批評孩子,採用的是嚴慈相濟的教育方法,既能滿足孩子的天性發展,又能規範孩子的社會行為,允許孩子犯錯,表達自身的想法。
我們希望孩子懂事乖巧,但是前提一定是符合身心發展規律的,孩子心智成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父母是孩子通向社會的演練場,如果他們在你面前都畏首畏尾、謹小慎微,不敢出一點錯,那麼進入複雜多變的社會後,他們會很難立足。
總而言之,培養任何好品質都需要按照孩子的成長規律,科學智慧地加以引導和開發。作為父母,一定要懂兒童心理學,《父母要懂兒童心理學》對從嬰幼兒到兒童的心理發展規律、心理需求進行了深入研究,幫助父母理解孩子的情緒和行為模式,輕鬆擺脱育兒路上的迷茫、煩惱以及困惑。
孩子喜歡發脾氣亂扔東西、黏着媽媽不放、搶別人東西……遇到這些問題,不要認為孩子行為古怪,也不要認為孩子“變壞了”,這本書教你讀懂孩子的行為模式,破解孩子的行為密碼,巧妙規範孩子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