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濕氣不是水,也不是水汽,而是像鼻涕一樣黏黏的東西!如何祛濕?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健康

濕氣不是水,也不是水汽,而是像鼻涕一樣黏黏的東西。
濕氣“喜歡”存在骨縫關節處,體內的濕氣是各種各樣病症的源頭。濕氣從來不會孤軍奮戰,它總是與別的物質狼狽為奸,濕氣遇寒為濕寒,遇熱為濕熱,遇風為風濕,還有署濕、痰濕,所以認識濕氣判斷自己體內的濕氣很重要。
每個人體質不同,體內的濕氣也不同!養生從認識自己的健康做起!
為什麼會有濕氣?
1、內在原因:
脾是運化水濕的,脾胃功能出現異常,水濕運化就會受阻,自然就形成了濕。影響脾胃功能的原因有很多,暴飲暴食、三餐不定、過油過鹹等等這些都在傷害腸胃,長久下去就會使體內濕氣堆積,影響健康。
2、外在原因:
如果經常淋雨、穿半乾衣服、頭髮不吹乾、着涼、居住環境過於潮濕,這些都會讓你染上濕邪。
不是什麼濕都叫“大濕”,看看你有資格晉級麼:
初級大濕:
頭 :早晨起牀,濛濛的不清爽。
四肢:平時痠懶乏力。
中級大濕:
頭 :像裹了一條濕毛巾,沉沉的或濛濛的。
四肢:上下樓或走路會覺沉重,腿如灌鉛。
嘴巴:粘膩不清爽。
高級大濕:
腹 :容易腹脹,噁心嘔吐,食慾不振,長期腹瀉,大便不成形。
腸道:便秘,排便不爽,特費廁紙,大便粘膩粘馬桶。
殿堂級大濕:
面部:浮腫;每當早起臉面或者眼皮都會變的豐滿性感。
腿腳:浮腫;每到晚上都覺靴子變小腿脹、或腳踝總有很深的襪印;手腳冒汗;腳氣。 
皮膚:皮膚瘙癢;濕疹。
口舌:舌苔黃膩;睡覺流口水,説話唾沫星子漫天飛。
四肢:身體常沉重痠痛,關節炎。
如何祛濕?
1、背部推拿,通經祛濕
容易受風的部位通常是人體背部的上1/3,也就是肩背區域。背部推拿可以使毛細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於身體散熱祛濕。
具體操作方法是:背部兩條膀胱經疏通,可以用捏法、推法、按壓法、滾法等各種手法進行疏通。
2、艾灸養生,祛濕補陽
艾灸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調理疾病的方法,有開鬱、祛濕、補陽氣的作用,特別適合祛濕。
艾灸取穴
1. 關元穴:
位於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長期施灸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
2. 命門穴:
位於人體背後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為元氣“住宿”的地方。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灸儀灸療30分鐘。
3. 中脘穴:
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灸儀灸30分鐘,能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症狀。
4. 足三里穴:
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灸儀灸30分鐘。
5. 豐隆穴:
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鼓起的地方,這個是祛濕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灸儀灸30分鐘即可有效健脾化濕。
6. 解溪穴:
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濕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每日艾灸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