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歲前咀嚼能力要鍛鍊好,錯過了以後愛生病,別不當回事

細嚼慢嚥才能消化更好,吸收更多營養,大家應該都聽説過這個理論吧?

可生活中很多人都做不到,通常都是飯菜在嘴裏囫圇幾口就吞下了,甚至於多嚼幾次都會感覺腮幫子酸成檸檬。

不過對大人來説,咀嚼得充不充分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影響,寶寶就不一樣了。

關於這類問題後台收到過不少留言,大部分都是孩子不愛吃飯,挑食,不愛吃肉和一切硬的食物,每回放嘴裏嚼幾口就吐出來了,甚至還有乾嘔、吃啥拉啥的現象。

之所以如此,其實根源大多是寶寶的咀嚼能力太差了。

孩子1歲前咀嚼能力要鍛鍊好,錯過了以後愛生病,別不當回事

為何咀嚼能力差的寶寶不愛吃飯還愛生病?

飯菜沒有在口腔裏經歷唾液中消化酶的充分反應,進入胃腸道吸收自然也困難些,時間長了容易積食,導致免疫力降低。

寶寶咀嚼能力差,家長投其所好,也就一直喂他吃軟食物,結果導致咀嚼能力更加得不到鍛鍊,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再者,牙齒和牙齦長時間得不到擠壓鍛鍊,可能會導致排列或發育出現問題,進一步影響口腔和麪部肌肉的發展,最為直觀的表現就是語言發育遲緩、説話説不清楚。

等孩子進入幼兒園後,還會因為咀嚼能力差、吃飯太慢,遇到吃飯總是吃不飽、吃冷飯的問題。

還有的孩子可能因為眼睜睜看着別的小朋友都吃完了一起玩,感覺到焦慮和不合羣,對心理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因此自卑。

可知,咀嚼能力對孩子來説有多重要。

孩子1歲前咀嚼能力要鍛鍊好,錯過了以後愛生病,別不當回事

一般來説,咀嚼能力在1歲前就應該鍛鍊,如果錯過了這個關鍵時期,以後愛生病是必然的,別不當回事。

因此,父母一定要形成正確認知啊!別照料得太過了,因為怕寶寶嚼不動、不消化、乾嘔,就只喂軟質食物,這樣會讓問題越來越糟。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呢?不想陷入惡性循環,請依照月齡給寶寶需要的幫助。

鍛鍊孩子咀嚼能力的建議:

寶寶咀嚼能力的發展也是個大話題,需要經歷口唇咀嚼、舌嚼食、牙齦嚼食和牙齒嚼食共4個階段。

而且,每個寶寶口腔發育的時間還不一定,都需要父母仔細觀察。

一般來説,等寶寶長出第1顆時乳臼牙,就具備嚼碎有一定彈性和硬度食物的能力了,抓住這個時機進行轉變更好。

以下我將就孩子們普遍的發育規律細細説明,培養咀嚼能力需要做的改變。

4~6月齡:

部分發育比較早的孩子,差不多開始對輔食表現出興趣了。

當然,一般情況下還是6個月,添加輔食時要逐漸嘗試從母乳過渡到泥糊狀的輔食,比如強化鐵米粉。

孩子1歲前咀嚼能力要鍛鍊好,錯過了以後愛生病,別不當回事

6~7月齡:

大部分孩子剛剛開始添加輔食,仍然要以糊狀食物為主,且要越細膩越好,對食物進行充分的吸收和消化。

8~9月齡:

到了應該鍛鍊孩子咀嚼能力的時候了,家長要做好心理準備,適當狠下心來。

剛開始喂可能會得到寶寶的抗拒,但千萬不能放棄,循序漸進的方式更有利於他接受,因此慢慢調整食物的性狀會比較有效。

比如從細膩的泥糊狀變得稍微粗一些,做成泥蓉狀,比如肉泥、土豆泥都可以帶些顆粒,麪條粥和軟飯也可以適當嘗試。

與此同時,為了讓孩子學會獨立進食,並鍛鍊抓握能力,可以引入手指食物了,比如煮得軟爛的南瓜塊和土豆塊等等。

孩子1歲前咀嚼能力要鍛鍊好,錯過了以後愛生病,別不當回事

10~12月齡:

開始進入寶寶咀嚼能力的快速發展期,這個階段寶爸寶媽們可以大膽一些,慢慢把食物的顆粒變大,觀察寶寶的接受程度。

此外,手指食物也可以不再煮得那麼軟爛,試着更有嚼勁一點,快稍微大一些。

還可以給寶寶開發新菜譜,比如雞蛋塊、雞蛋餅、小餛飩。

PS: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寶寶從1歲開始就要有意識地戒掉奶瓶了,一直到18個月完全戒除。

這項任務要和鍛鍊咀嚼能力一起進行,因為長時間用奶瓶,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寶寶的咀嚼能力,還有導致牙齒排列不整齊的可能。

孩子1歲前咀嚼能力要鍛鍊好,錯過了以後愛生病,別不當回事

如果前面這幾步都進行順利的話,寶寶到1歲以後,就可以逐漸適應成人的飲食了。只是要注意口味清淡,並且把食物處理得再小塊兒一點,讓寶寶單獨吃。

媛媽寄語:

這個過程不簡單,需要媽媽們具備足夠的耐心,給孩子留足充裕的咀嚼時間。

孩子1歲前咀嚼能力要鍛鍊好,錯過了以後愛生病,別不當回事

不要太過在意寶寶吃下去的量,有的父母見寶寶吃硬食物有些困難,又吃得少,就立馬換回糊狀食物和軟食,這樣就功虧一簣了,將來孩子上了幼兒園你才知道頭疼。

再者,咀嚼能力的發育水平也是因人而異的,通常情況下母乳餵養的寶寶進步更快。

冷靜應對、保持耐心、細心觀察,你自然會看到變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40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1歲前咀嚼能力要鍛鍊好,錯過了以後愛生病,別不當回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