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五彩人生──沈從文故居踏訪

文/田櫻(遼寧)

來到湖南湘西小城鳳凰,眼前武陵山色深翠,曾追隨屈原溯江而行的沅水流淌而過,翠峯碧水,草青樹茂。此時,我的腦中閃現出沈從文代表作《邊城》中的少女翠翠純樸動人的形象,而這個邊城便是“鳳凰之子”沈從文的故鄉。

青未了|五彩人生──沈從文故居踏訪

豔日,我懷着崇敬的心情踏訪先生的故居。沿着長長 的青石板路,走過一段窄窄的小巷,目光集中到小巷盡頭的一個小巧玲瓏的院落:四合院,老屋留痕,顯示着它已過去的百年光陰。故居建於一八六六年,大小九間,為沈從文祖父 沈宏富辭官歸家所建造。一九〇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沈從文就出生在沈宅二進右側的正 屋裏。故居房門上方懸掛着一行遒勁沉凝的大字橫匾“沈從文故居”,正房高大寬闊,是沈先生父母卧室。西廂房陳列着沈從文先生的各種著作,牆上有先生不同時期的照片,印 記着他年輕時的英俊倜儻,老年時的寬厚慈愛。雕花的窗下,擺放着沈從文先生創作《邊 城》時用過的大理石貼面木桌。東廂房牆上懸掛着多幅字,擺放着暗紅色的舊櫥櫃,近窗 有一把纏着線的老式藤躺椅。老屋顯示着主人的樸實無華、醇厚的鄉土風情。

青未了|五彩人生──沈從文故居踏訪

老屋留下了沈從文童年和少年的腳印,也留在了他的作品中。汪曾祺形象地寫道: “二十歲以前生活在沅水邊的土地上;二十歲以後生活在對這片土地的印象裏。”沈從文從私塾到小學,因家境貧寒沒能繼續上學。後當過兵,有了機會同社會底層的人們接觸。 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他離開家鄉,到北京開始了筆耕生活,從此筆耕不輟。這位對現代文學有着極大貢獻的作家,先後創作了小説《媚金、豹子與那 羊》《菜園》《蕭蕭》《三三》 《長河》和代表作《邊城》,一舉成 了當時我國文壇上的一顆巨星。二十 世紀五十年代初,他在中國歷史博物 館工作,先後寫出了《中國古代服飾 研究》《中國絲綢圖案》《唐宋銅鏡》 等,他的力作《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深受讚譽。

青未了|五彩人生──沈從文故居踏訪

走出故居,穿小巷,由北門碼頭乘渡船溯 沱江而上,船靠岸,走過一段窄窄的小道,來 到了聽濤山。沿着一條石板小路拾級而上,在半山腰一塊青石小坪上,豎立着一方形大石碑, 閃着彩光,其墓碑上的“沈從文墓地”五個深 紅色字,像火焰般的山茶花,鮮活地開放着, 分外奪目。由此前行,在左上方有一塊月牙形 的草坪,一塊狀如雲菇的巨大天然五彩石立在 其中,這是沈先生的墓。五彩墓石上書寫着沈先生的字句:“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 索,可認識人。”背面是一副輓詞:“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這是著名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和夫人張充和從美國電傳來的一副輓詞,並且是嵌字格,很貼切地把沈從文的一生概括得很全面。墓旁邊立着一塊石碑,上面刻着著名畫家黃永玉題寫的碑文:“一個士兵要不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 墓石周圍鋪了一些江邊的卵石,旁植幾株幼松和萬年青。

我凝望着五彩石,感到這五彩石多麼像沈先生的五彩人生,是他的智慧、他的堅強、他的勤奮、他的夢想、他的仁愛,凝結成這五彩的石。

沈先生自稱,他“這顆心不僅能夠夢想一切,而且可以完全實現它”。他雖是隻讀過小學的人,卻用一支筆闖出一個燦爛的文學天地。他主張“博大堅實富於生氣的人格”,在他的筆下的湘西世界,美好樸拙。他用手中的筆,寫下了篇篇錦繡文章,描繪出湘西迷人的風 情,謳歌了大自然賦予湘西苗漢人民原始粗獷的生命力,禮讚了他們熾熱、樸素的人 性之美。而這一切都是由於沈先生已把自己完全融入湘西這山、這水、這人家,成了“鳳凰之子”。

作者簡介:本名:田俊明, 筆名:田櫻,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作家協會理事。曾任大連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大連市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現為大連作家協會顧問、遼寧省作家協會理事、大連市散文學會會長。著有:《榴槤情》《櫻花情》《草屋情》《峇釐情》《吳哥情》《基緯情》《雅典情》《海天片羽》《櫻》等。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壹點號 書卷文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75 字。

轉載請註明: 青未了|五彩人生──沈從文故居踏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