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西路,是一條窄窄蜿蜒曲折的小馬路,在長寧並不起眼。但只要你走進去,就會發現這小路內藏乾坤,多位名人大佬都曾在這裏住過,而且那些別墅住宅,風格獨特,值得探究。
利西路位於長寧區東部,東起江蘇路,西至安西路。長度僅七百餘米。1912年後由土路拓寬,名呂西納路(Lucerne Road),又名永樂街,1943年以呂西納的諧音改為今名。
01利西路24弄5號戴家花園
利西路24弄5號屬於法式風格獨立花園建築,磚木結構,上世紀30年代建造,原為“美麗牌”香煙創始人戴耕莘住宅。
該住宅一層南面中部外突,頂部形成一陽台,東側有一較大的室外平台。中部陽台門為圓券形,共三扇。屋頂呈現荷蘭式風格,挑檐處略翹,像武士頭盔,老虎窗比例較大,房屋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整棟老洋房早已劃分給多家住户居住,形成“七十二家房客”的模樣,以往大修期間,原有的設計風格仍然被保留下來。可以看到,公共走廊區域仍然沿用了大塊黑白色方格相拼的大理石地磚。
樓梯扶手和牆面都刻有帶着古典特色的花紋圖案,傳統紋樣成對相連,紋路仍十分清晰。
二樓的一家住户將房間改造成民宿,整體還原民國情調,乳白色的牆體、落地窗架帶有歐洲中世紀風格,卧室可直通內陽台與外陽台,聽屋主介紹,在過去,內陽台可作為會客、聚會之用,到了夏天,前後窗門打開,通風效果極佳。
室內的壁爐已經被封閉,但仍可觀其整體輪廓
02 利西路30號、32號“雙子星”樓
利西路30號和32號是兩棟平立面完全對稱的三層磚木結構花園洋房,建於上世紀30年代,帶有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據説,以前,家裏如果有兩個兒子就會建造這樣的對稱結構的房屋,以表示不偏不倚。
建築外立面由清水紅磚鋪就,顯得簡約、大氣
建築的南面有大玻璃窗採光,冬季日照充足,抬頭望去,還可以看到窗户下的中式元素花紋,以及八卦鏡圖案。
每户都有一座實木樓梯。
兩棟洋房的原主人已無從查起,只知道此處以前住着兄弟二人,但根據他們的鄰居如戴耕莘、郭氏兄弟、李鴻章的母親這等非富即貴的住户來推斷,兄弟二人的身世也不會簡單。
03利西路44號 李鴻章之母的老宅
利西路44號這幢別墅是李鴻章母親的住宅,建於1889年,面積約607平方米,是上海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長寧區文物保護點。
該建築外形是中國傳統的2層塔形建築,木質結構。據在此居住多年的老住户説,李鴻章老母親誠信佛教,故建成塔形,底層面積大,二層收小,底層方形平面均削去四角,成立八角形,二層重檐的八個戧角反翹,均有吻獸,二層屋頂頂尖曾立有一隻仙鶴,現已不可見。
建築外立面貼着小河卵石,外牆牆體中空,內層牆為板條抹灰隔牆,整個外牆隔熱功能良好,住起來冬暖夏涼。
在廳堂迎門處原有李家老太太供奉的鎦金彌勒佛坐像,約有六七十釐米大小,佛像底座下是鎦金紫檀木浮雕二十四孝圖。房屋大修拆除時還香氣四溢。佛壇後面是檀木樓梯,四個轉角立柱柱頭都雕有獅頭,口中含有一珠,柱身盤着龍神,全部鎦金,至今仍可見到原貌。
室內門窗都有木刻浮雕,主要內門還鑲嵌貝骨浮雕,東側內室門罩是一檀木鏤空掛落,充滿古樸風韻。
這幢李氏住宅在20世紀40年代還由李鴻章的孫子居住,解放前夕李鴻章之孫移居美國,解放後此房分給居民居住。此建築於1978年大修時由於技術問題,屋面被改成普通青瓦屋面,加上局部搭建和房間分隔,建築面目已非昔日。
04利西路郭宅
郭氏住宅,位於延安西路949弄25-47號(加建部分除外),該建築原是當年締造了上海永安紡織、百貨集團公司的傳奇人物郭氏兄弟郭樂、郭順二人的住宅。
郭氏兄弟於20世紀初到上海,這幢花園住宅是郭家兄弟到上海不久,向一位瑞典商人購買下來的,郭家的多位兄弟閤家都住在這裏,而在這裏居住最久的人是郭樂堂兄郭標的女兒郭婉瑩,曾是上海灘的名媛,風光無限時她高貴優雅,落魄困頓時泰然處之,不失涵養與氣質,曾言:“要是生活真的要給我什麼,那我就收下它們。”其傳奇人生為後世津津樂道。
該建築是由主體和附屬部分組成的一個整體,它們或有廊道連接,或毗鄰而居,並形成户外空間。陡坡的屋面上鋪設着紅色瓦片,另設有單坡棚屋形和三坡形老虎窗。建築前面原來是一個相當開闊的大花園,八十年代後房管部門在花園裏建造了二幢六層住宅,使花園面積大大的縮小了。
短短一條利西路,不僅有名人之所,官宦之家,還是我國近代民族資產階級產業興國的歷史縮影。當時光流轉、滄桑鉅變,歷史建築、名人舊居被重新定義,建築文化價值得以延展。利西路正處於“靜雅武夷”的歷史風貌街區中,優雅的武夷路已成為上海長寧的城市名片,利西路則顯得曲徑通幽、“默默無聞”,其背後的歷史故事,值得探尋。
記者、攝影:李媛媛、張一帆
編輯:畢揚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