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户端北京6月1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羣)今天是第17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主辦的“雲遊長城”線上發佈會在北京、深圳兩地舉辦。
“雲遊長城”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協同天津大學建築學院、長城小站等眾多長城保護研究專業機構及社會團體共同打造。在“雲遊長城”微信小程序內,用户能“穿越”到喜峯口西潘家口段長城,在線“爬長城”和“修長城”。
在發佈會上,國家文物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顧玉才表示,科技和傳播是賦能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力量,拉近了公眾與長城的距離,引導大眾積極參與長城保護,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講好中國故事的一次有益嘗試。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劉玉珠表示,在政府主導下,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發揮平台優勢,會同各方力量,積極探索數字化保護、展示、公益傳導等“文物+科技+傳媒”工作,多角度解讀並展現長城悠久歷史和人文底藴的創新方式,為長城歷史傳播和文物保護普及積極探索,致力營造全社會參與的良好氛圍。
作為“數字長城”研發團隊的負責人,騰訊互娛副總裁崔曉春介紹,用户通過“數字長城”,不僅可以直觀體驗影視級超寫實的沉浸式場景,還可以通過考古、清理、砌築、勾縫、磚牆剔補和支護加固等趣味互動,學習關於長城的知識。
“數字長城”綜合運用了多種創新技術。首先,通過照片掃描建模技術,實現對喜峯口長城的毫米級測量,然後渲染了超過5萬張的海量素材,最終生成了超10億面片的超擬真數字模型。
(超10億面片的超擬真數字模型)
據介紹,PCG生成技術除了處理多達10億面片的長城牆體掃描資產,還在周圍山體“種植”了超過20萬顆樹,用户可以 “一鏡到底”看到非常完整的自然環境。
實時渲染和動態光照技術,讓用户可以在裏面移步換影,看到樹影婆娑,也可以感受早晨、中午、黃昏的美景變化。
另外,研發團隊通過獨有的雲遊戲傳輸流控算法,確保在手機等移動端也能呈現3A級的觀看效果和交互體驗。這也是全球首次將雲遊戲技術應用於人類文化遺產保護。
根據計劃,未來“數字長城”還將輸送到長城沿線的多家博物館,為遊客提供更具科技感和沉浸感的參觀體驗。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