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雅典住的地方,是一個一室一廳的小公寓,有一個偌大的露台,從房間裏和露台上都可以看到最著名的利卡維託斯山丘。剛到的那天晚上,我甚至覺得有些不習慣。因為我最初看到利卡維託斯山丘的樣子,是在伊斯坦布爾的Istiklal Street上,希臘駐土耳其的使館,曾經將利卡維託斯的夜景畫報高高懸掛在外牆上。因此,當畫報中的東西三維呈現在現實中時,總覺得有些“畫中仙”的虛幻感。但我這一年半來,常常會陷入這樣的情緒。在梵蒂岡度過平安夜的時候,我腦海中一直想起自己在丹布朗《天使與惡魔》中提到的那些關於“梵蒂岡”的描述,然後總覺得自己到了書中所提到的這個地方這件事,實在是不可思議。
我在雅典的房東是一個人特別好的中年男子,我抵達雅典的時候才凌晨四點半,他竟然也開車來機場巴士的終點站來接我,把我安頓好才離開。公寓裏,他準備了足夠一個星期喝的純淨水,水果還有希臘傳統的醃漬橄欖、蜂蜜、果汁、啤酒、咖啡和茶,房子並不是很大,但是一切有條不紊。這房子就在市中心,附近綠意盎然,有很多咖啡館和當地特色的餐廳。關鍵是住上一週才1100人民幣,一天也就150塊而已,這個價錢在我上海的家附近,連漢庭都住不上,所以就性價比而言,實在是無可挑剔。我是從倫敦飛來雅典的,離開的那天,倫敦一個來不及見面的朋友約我下週一起吃飯,我説“抱歉,但我今晚就要飛雅典啦。”他懊惱地回了一句:“Man,are you travelling all year long?"我打趣回他:“Isn't that a good thing?"
我在微信分享自己的旅行時,有時候會收到一些豆瓣友鄰的回覆:“真羨慕你的人生”、“你都不用工作嗎?”(BTW豆瓣友鄰可以直接加我的私人微信,68319094,加的時候註明自己來自豆瓣就會通過,但是加的人很多,所以沒通過慢慢等就好,我會在裏邊分享我的旅行,你們也可以隨時問我護膚和旅行的問題)自己支配自己的時間,逐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這對我來説也不是一步完成的。要是關注我老一點的友鄰,大概就還記得我世博那年剛來上海時,元旦那天還因為身上只有20多塊而過得慘兮兮。所以有時候回頭看我這五年的變化,會真的很感謝上天的照顧和恩賜。去年4月,我第一次到歐洲,飛機抵達巴黎的時候,我心裏興奮得不行,不是説我有多麼熱愛巴黎或者法國。而是我像是遵守了一次約定一樣,感到釋然和喜悦——“嘿,當年想來看看塞納河的那個小夏奈,我今天帶你到這裏來了。”
我覺得這五年來説,對我最有用的一件事,就是清楚知道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因為只有這樣你才有一個目標去為之奮鬥,如果盲盲目目過日子,有時候機會到了你身邊,你也不會有所發覺,因為你連自己想要的人生都不清楚啊。自己知道自己想要過怎樣的人生,自然對於自身就會有更多要求。五年前,在許多同學還拖着大學尾巴無所事事宅在宿舍的時候,我就開始為自己的未來籌謀策劃。首先,在那一年年初,我經過朋友的介紹,去聽了安利的每週講座。這並不是代表我希望自己未來的職業是安利Sales,而是當時安利萬人團首遊台灣這件事確實給我很大觸動,我覺得在這些人身上我可以學到我未來職業技能中的很多東西。
現在想來,當時授課的“老師”其實都有點“半桶水”,但是在我最茫然最不知所措的大學尾聲,這些講座還是給了我非常多幫助。因為安利的講座什麼年齡層、什麼樣階層的人都有,所以對我認識這個社會有一個很有用的幫助。這樣一個講座讓我意識到:首先,在你步入社會前,你就應該認識到:就算這個社會看不起你,對你沒有過高要求;但至少你自己對自己是有要求的;這句話其實很容易變通,就像我們經常説:如果一個女孩想要得到男孩的愛,那她首先應該學會自己愛自己。我並不推薦大家去做安利,我自己也沒有加入安利,只是那一兩個月,我在每週四會跟着當時想要做安利的朋友去聽講座而已,但畢業後兩三年,那個朋友也沒有再做下去。這並不是説安利不好,而是我認為在你人生還有很多選擇的時候,你沒必要去做一個強迫性這麼強的事情,如果做這個讓你失去更好的機會,那麼是得不償失的。
包括到現在,我也是儘量避免自己加入任何一個圈子,因為在任何一個圈子裏,你雖然會找到歸屬感和認同感,但每一個圈子最後不可避免都會把你這個人的視野壓縮在圈子以內,讓你視野變得更小。當你五十歲六十歲,生活不可能再有太多波瀾起伏的時候,你去加入圈子,只做一件事,大概是可以的,但是當你二十歲三十歲,任何事情都是新鮮的,任何未來對你來説都有可能的事情,我不建議你走進任何一個小圈子,這是我這五年來的總結。就好比是我曾經接觸過一些人,喜歡酒店就加入了一些奢侈品酒店的分享小圈子,這樣他以後旅行永遠都只會考慮奢侈品酒店,每天想着的事情就是怎麼升級和保級,但是對我而言,奢侈品酒店很好,但是有時候住在當地人家裏也很棒。你看,150元住在希臘市中心的小套房這不是很好嗎?還可以實實在在對當地人有經濟貢獻,不至於在希臘國家破產的時候還只把錢奉獻給大財團們。
其實大多數人都懂得自愛,但是他們不懂得自己對自己有要求。因為我覺得要做到這一點,是需要一股傲氣的——你明白你自己多少斤兩,因此在受到詆譭和質疑的時候,你依舊能夠堅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相信這也是馬雲曾經遇到過的情況。五年前的我,即使在學歷和資歷上都平平,卻依舊天不怕地不怕去了上海,並得到了我第一份工作。《外灘畫報》採訪小米創始人雷軍時,雷軍説了一段我很有感觸的話:“至於我怎麼掙錢,説實話就像十年前你拿槍逼着李彥宏,問他怎麼掙錢?他們肯定説不出來,我也是這樣。今天他們侃侃而談,可十年前懂嗎?不懂。他要懂他就是先知,我不是先知,我不知道,但我相信我做好一定可以的。”所以,你要相信,自己能做好一件事,你要對自己有自信。因為你對自己有要求,這一點就與世上的很多人截然不同。當時的我就是這樣,不知道自己會走到哪個行業的哪個位置;我只知道我對自己有要求,我只知道我要走,只要我不斷走,我就一定能在未來走到我自己和自己約定的地方。那篇文章,《外灘畫報》選擇了一個醒目的題目:人生就是要折騰。
我從來都不害怕折騰自己,因為這永遠是最短的時間為自己找到最合適位置的方式。我不害怕一個人旅行,不害怕在旅途中與陌生人交談。沒有旅行會是永遠一帆風順的,因為旅行不是度假,不可能所以事情都安排好按部就班來。我曾經在紐約的時候臨時被朋友趕出家門(她爸爸突然要來),現找房子住到了布魯克林一個藝術家的房子裏。我永遠是抱着先去相信一個人,往好處去想的心態在過日子,而我在旅途中真的也沒有遇到過很壞很壞的人。大部分人天性都很好(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中國人説外國人很好騙很天真,他們不是好騙,他們只是願意相信你,利用這個心態去騙人反而讓我覺得很不齒),無數個人借過我電話、幫我刷過公交卡、給我指過路(甚至有些人直接帶我去),大家都很好,都是世界公民。
那些人總説這裏是不是很亂啊,那裏是不是反華啊?總是還沒出發就已經開始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其實世界哪有這麼可怕,不會有人真的因為你是中國人就恨你好嗎?因為人是個體,因為一個人的國籍而判定這個人值不值得喜歡,那才讓人覺得很奇怪不是嗎?如果一個人因為你是中國人就不喜歡你,那你也沒必要跟他做朋友不是嗎?這就好像反同的人,覺得好像所有同志都很可怕一樣,拜託,同志又不是生產線量販的芭比娃娃,每個人的個性和內在才是最重要的吧?還沒了解一個人就開始討厭他,這不是你自己的問題嗎?我在土耳其,也從不説自己是日本人或韓國人,我就説自己是中國人,從來沒有人會因此冒犯我,反而在伊茲密爾的時候,坐我對面的陌生兄妹,用磕磕碰碰的英文開開心心跟我聊起天來。“哎呀,中國啊,好遠吶,飛機都要十個小時呢。”
我熱愛旅行,冒險就在我的血液中。任何一個有眼界的人,都不是生來就有眼界,他總是在旅行中不斷尋找和發現,最終得以瞭解自己的天賦。即使是喬布斯,在讓蘋果發跡前,他也去了一趟印度。我最不喜歡別人問我的一個問題就是:“你這麼跑來跑去不覺得折騰嗎?”因為只要他們問我這個問題,我就知道我和他們是從本質上的“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在這一年半中,去了法國、西班牙、印度尼西亞、意大利、梵蒂岡、斯洛文尼亞、瑞典、奧地利、匈牙利、葡萄牙、荷蘭、德國、泰國、台灣、英國、希臘,11月的時候我會回到土耳其,準備在伊斯坦布爾辦一年的居留,到時候我會從上海搬到伊斯坦布爾去,然後到伊朗、約旦還有其他的歐洲城市去旅行。我依舊對自己有着要求,這些要求配合不斷成長的我也在不斷改變,像是變形金剛一樣將在在異鄉獨自奮鬥的我組合得更大更強。
我最近對一個人説了這樣一句話:“我不想顯得薪酬對我來説有多重要,但是它確實是我販賣一輩子最好最年輕的時間才換來的報酬。”也正是因為如此,你對自己更加應該有要求,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你最好的年華。這篇文章並不是什麼成功人士的勵志文章,因為我還沒有達到我最終的要求(甚至沒有真正意義上地成功);你可以把它看做是一個陌生人的個人總結,或者一個陌生人自己對自己的約定;而我作為這個陌生人,想要告訴你的就是:你可以不折騰,你也可以不以成為喬布斯為目標,但是,無論是小是大,你對自己必須是有要求;這種要求是傲氣,是真正的骨氣,是從心底湧起對自我的認知和認可;它是你人生的導向標和座右銘,有了它,你才知道自己會過怎麼樣的人生;也只有有了它,你才會遇見最好的自己,才能最終實現自己對自己許下的約定。
這就是我,坐在雅典家裏吹着利卡維託斯山丘吹來的風,突然想要對你説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