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腳下有個三司村,曾是明代宣府南山路一關口
早就耳聞延慶有個三司村,距離鳳凰城柳溝村不遠,且是明代就有的古村。説來也是湊巧,由於工作關係,筆者和燕羽山腳下的這個小山村有了不解之緣。
三司村
“三司”作何解?明朝“三司”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這些朝廷的中樞機構,自然和京城北部的小山村沒有關係。“三司村”的由來要從明朝修築宣化府南山路長城説起。
嘉靖四十五年(1566),朝廷設置宣府南山路,為了更好地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也為了更好地保護明朝皇陵,開始建築柳溝城。柳溝是重要的軍事城堡,柳溝往東設有頭司、二司、三司、四司,一名司官率一營兵守一個土城。三司所在之處當時叫井泉口村,在嘉靖二十二年(1543)就已經建起了一座營城、一座烽火台。後來,由於士兵長年在這裏戍邊,便把家眷遷居於此,時間久了,每個司戍邊的作用慢慢淡化,兵丁也就變成了百姓,井泉口村漸漸地被人們稱為“三司村”。
俯瞰三司村
南山路上的小城堡
追溯起來,三司村始建於明朝初期。據説,明朝永樂十二年(1414),明成祖朱棣北巡駐蹕團山,下詔設立隆慶州。但是,元末明初,北京地區戰亂頻繁,導致人煙稀少,隆慶州也不例外。於是,從洪武年間一直延續到永樂年間的明初大移民,也給隆慶州帶來新生力量。其中就有張、王、李、侯、蔣、郝等幾家人遷徙到現今三司村西約500米處一塊平坦的土地上,搭起小屋居住下來。也許搭建的房子正好在山的西側,故取名為“西莊子”,算起來至今也有600多年的歷史了。可是,那時候村裏乾旱缺水,村民需要到村東河套邊的一個水泉去取水,來來去去着實是費時費力。於是,為了吃水方便,村民就搬到距離泉水比較近的地方居住,後來村名就改成了“井泉口”。“井泉口”村名在明朝嘉靖年間纂修的《隆慶志》裏有過明文記載,那口石頭井至今還在,只不過早就沒有了泉水,只剩下一個井口。為了紀念村子的由來,村裏特意在古井處搭建了一個四方立柱、古色古香的小亭子。
古井與亭子
走在村子裏高低起伏、寬窄不一的街道上,兩旁的民居既有帶着歷史滄桑感般青磚青瓦的老房子,也有寬敞高大富有現代建築氣息的宅子。一般別的村修的路都是用水泥或方磚砌在兩邊,而三司村的路兩邊卻是砌滿了形狀不一、高低不平的石頭。透過這一塊塊不知道在村裏停留了多少年的石頭,可以感受到這個小山村曾經的歷史過往……
道路兩旁的石牆
在村子西側的一處高地上,有一堵厚厚的土城牆,底層用石頭和灰磚包裹着,裸露的牆面很是斑駁,表層的土有一種隨時要脱落的感覺。土城牆並不完整,只剩下短短的一截。在凸凹不平的土牆上,長滿了枯草與灌木叢,在寒風的吹拂下時不時地搖曳着,遂想起王昌齡《塞下曲》中描寫邊關城堡的詩句:“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土牆不遠處,還留存着原來三司城南城門的一座影壁牆,整體是青磚壘砌而成,傷痕遍佈、表層斑駁的城磚、石條,依然顯示着南城門獨有的氣派與威嚴。在殘城牆下,豎立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長城——三司城堡”等字樣。順着石碑看去,一堵幾十米長的石頭牆映入眼簾。再細看一下,不論是附近的房屋還是院牆,大都是用拆下來的城堡牆磚壘砌而成,間雜着一些石塊和新式紅磚。這或許是在那缺乏文物保護意識的貧窮的年代,村民們為了改善居住條件的一種無奈之舉吧!
三司村北城牆遺址
三司村雖然不大,但是歷史文化遺址還真是不少,除了三司城堡的遺址和石頭井之外,在村子的東山邊上,還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土邊長城和石邊長城呢!
村邊有座烽火台
從古井亭子往東,很快就來到了長城腳下。這條修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的南山路長城,經過數百年的風吹雨打,早已被大自然侵蝕得不成樣子了,但是長城的紋路與殘垣斷壁,仍然清晰可見。仔細查看,心裏生出疑問:為什麼這裏的長城一段是土邊,一段是石邊呢?
以前修南山路長城的時候,為了節約成本,大都是就地取材。黃土多的這一段,就地修成了土邊長城。這不,三司村旁邊還有一處比較大的窯院遺址呢!窯院遺址就是三司村東邊一片平平整整的院落,過去曾經是修長城燒磚備磚的場地,人們都把這裏叫做窯院。如今,曾經偌大的窯院只剩下幾處窯洞,周圍焦土經過長時間的風吹雨淋,也是長滿了各種灌木和蒿草,荊棘叢生、破敗不堪,只看見兩個用亂磚頭擋住的碩大窯洞口,好像在向人們展示着這裏曾經有過的熱鬧、繁忙場景。
石邊長城遺址
再往東去,由於那裏的山脊上下遍佈着大小不一、奇形怪狀的石頭,所以就地砌成了石邊長城,現如今也已是凌亂不整,早已沒有了昔日石邊長城的英姿。看着這條土邊和石邊兼而有之的南山路長城,腦海裏隱隱約約看到了那時候正在挖土、搬石修建長城的場面,一股難以名狀的情愫在心頭漾起……
烽火台遺址
南山路長城上修建的烽火台中,自紅門西側有五座,依次是將台墩、大紅門墩、小紅門墩、小張家口墩、川口墩。自紅門東側有九座,依次是虎皮墩、東二墩、東三墩、東四墩、東五墩、東六墩、桅杆山墩、桃木衝墩、老虎窯墩。而三司村東頭至今還存在的一座烽火台,就是“東三墩”。明朝時,永寧衞官軍在這裏駐守瞭望、晝夜值班,如果有北方遊牧民族前來騷擾時,就立馬點燃烽火台,以示報警。
相傳,在這三司營城裏駐守着一名軍官,名字叫做趙慶元,他很是關心百姓疾苦,經常為老百姓辦好事,主持公道,備受人們誇獎,人稱“趙清官”。平日裏,他常常到山樑上察看地形地貌、體察民情,若是遇到莊稼大旱,想盡方法給村民減税減租,人們很是擁護愛戴他。由於上山巡查的路不好走,村民們就自發開鑿修建了一條小道,趙慶元上山巡查就方便多了,這段石頭路就叫“東台子”。屯戍的軍民為了紀念趙慶元,把村東迎面的這座小山樑稱為“趙官梁”,自明代以來也有數百年的歷史了。
北寺溝紅色底藴深
這樣一個只有幾百人口的小山村,歷史上竟然建有堂廟、關公廟、山神廟、龍王廟、壽延寺等五座廟宇,也很是令人稱奇了。不過,隨着歷史的變遷和時間的流逝,這些廟宇毀的毀、拆的拆,大部分已經蕩然無存,只在人們腦海中留下些許殘存的記憶,令人唏噓慨嘆。
先説説堂廟吧!曾經就建在三司城堡的練兵場西面,也就是現在的村委會大院西側。堂廟坐南朝北,正面為南房兩間,松木柁檁、雕樑畫棟,磚砌神台、方磚漫地,中間是高大的泥塑神像望天吼,金色面龐彩色全身,身旁還有兩位善財童子,兩側是二尺高的十八羅漢坐像,像前還有香爐和磐,外面掛着一百多斤重的大鐵鐘。
村邊三里外的一座小山丘上,還有座山神廟,至今還完好保留着。這座山神廟只有一間,內有神台、香爐、壁龕,還有山神、土地、五道三位神像。
值得一提的是,三司村還有一座規模較大的壽延寺。遠看東山頭下的石邊長城,白灰勾縫,好像一條長龍在山樑上盤旋,南邊還有一道山樑像一條小龍攀延着,很像二龍戲珠的模樣。於是,人們就在二龍山中間蓋起了寺院,取名壽延寺。壽延寺在清朝年間被一場大洪水給沖毀了,當地人為了紀念曾經的壽延寺,就將洪水衝出的大土溝稱為北寺溝。
三司村土窯院遺址
提起北寺溝,上了年紀的村民念念不忘的就是“北寺溝四烈士”。抗日戰爭時期,三司村是當時昌延抗日聯合縣政府的一個秘密聯絡點,黨組織在村裏秘密發展黨員,村裏湧現出許多抗日積極分子。1942年4月2日,昌延聯合縣委組織部長徐亮、五區區長劉玉、區委書記蘇瑞勳等人從艾官營來到三司村開展徵兵籌糧工作。三司村第一任黨支部書記王國清、村長張宗義安排幾名幹部住在了村東窯院一户姜姓人家休息。這個消息不知如何走漏,柳溝據點的日偽軍在五更的時候,悄悄包圍了窯院。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徐亮、蘇建勳、劉玉、王國清英勇犧牲。
正是由於三司村有着很深的紅色底藴,是個有名的紅色村,吸引了市區很多機關單位來這裏參觀培訓。如今,北寺溝里長滿了松樹、柏樹,高大挺拔的蒼松翠柏,昂首屹立在這片鮮血浸染的土地上,酷似個個哨兵,守護着四名烈士的英魂……
(圖片均為孫廣勳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