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的轉型升級呼嘯而來,工業時代留存的老舊廠房成為獨特的城市風貌,承載着城市記憶與文化價值。
當生產屬性逐漸褪去,人們應該為其賦予何種時代價值?老舊廠房改造,應該是工業景觀、商業功能、創意內核、整體環境的有機融合與統一。
在政府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多方共建的背景下,國內工業廠房改造持續深化,但也仍然面臨不少問題。
本期,我們盤點國外舊廠房改造案例,看他們在新舊之間實現的功能轉換,能為國內業者帶來哪些啓發。
比利時Médiacité:
連接舊城與新城的“橋樑”
區位:老工業基地的新舊城連接點
背景:產業升級下的新城開發與城市更新
痛點:消弭社區、城市、歷史的割裂感,激活建築空間經濟價值
Médiacité是比利時最大的購物中心之一,位於比利時列日市(Liège)。列日市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鋼鐵生產中心之一。上世紀80年代,比利時重工業衰敗,列日市經濟嚴重下滑。
市內廢棄廠房的再開發成為了城市復興的象徵。
Médiacité由佔地6.5公頃的廢棄工廠改建而成,項目自開發以來就受到眾多關注。建成後的購物中心分為兩層,場內可租賃面積為4.5萬平方米,擁有124家商店和2350個地下停車位。
Médiacité以打造生活方式中心為願景,目標將居民從舊時狀態“連接”到新興場景。場內佈局豐富,不僅包含零售門店、餐飲店鋪、娛樂設施、溜冰場、電影院等,而且有比利時知名電視廣播公司RTBF的入駐。
Médiacité最具特色的是一條350米長的購物長廊。
建築層面,長廊有效利用了鋼鐵中心原本的超長結構;
商業層面,原廠區的建築隔閡被打通,提升遊逛與休閒的場景體驗感;
城市層面,廊道完美連接起列日市的舊城與新城——走廊兩端恰為新舊城入口。長廊的一端延伸進已被翻新的舊市場,另一端直達新的國家電視中心。
在城市的俯瞰圖上,Médiacité長廊以波浪形的造型蜿蜒向前,變成一條連接舊城與新城的城市紐帶。
此外,該項目建築風格也別具一格,通過鋼結構網狀的頂棚設計,打造極具現代感的購物空間,同時契合了原址鋼鐵工廠的特徵。
Médiacité改造完成後,輻射客羣範圍已不侷限於周邊城市居民,甚至延伸到瓦隆大區(該區域佔比利時國家總面積52%)。
現如今,Médiacité的年客流量已超過900萬遊客,既成為城市新地標,也實現了對當地經濟的推動。
美國龐城市場:
步行社區的網絡中心
區位:近百年曆史的老舊城區
背景:美國東南部最大的磚結構建築羣
痛點:空心化城區的商業活化
Ponce City Market(龐城市場)位於美國亞特蘭大,其前身是Sears,Roebuck&Co(西爾斯,羅斯巴克公司)東南部的零售和倉庫配送中心,建成於1925年。
80年代,亞特蘭大主要經濟活動搬遷到城市郊區,位於原中心區域的這座倉庫也逐漸閒置。在徹底關門之後,該建築幾經波折,其間曾有二十年被改為市政廳,但是使用率始終僅有10%。
龐城市場改造是亞特蘭大環線TOD項目的一部分。這一環線項目通過提升自行車和步行系統,創造街道和步行社區,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臨近環線的龐城市場正處於若干商圈和居住區中心位置。
2019年,亞特蘭大環線項目已建成五條開放式小徑和七個公園,直接連接了市中心和郊區,串聯了45個社區。
基於強大的社區網絡關聯,龐城市場通過頗具創意的內外部行人網絡改造,重新激發了歷史建築的活力。
改建後的龐城市場,建築二樓可以直接通往亞特蘭大環線,人們可以直接步行抵達周邊的弗吉尼亞高地、第四沃德區、龐塞高地、中城等商業與居住區。
步道系統實現了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的聯動,滿足了消費者在場內的體驗需求。
龐城市場改造屬於歷史街區的適應性再利用項目,其外圍改造完善了原有的辦公區和公寓住宅基礎設施,中心部分則對主體樓內的大廳餐飲和裙樓零售區域進行調整。
整個改建項目不僅侷限於室內,而且還對樓頂的空曠區域進行了全新的佈局。
開發商利用舊廠房樓頂面積大、立面簡單規整的特點,將樓頂設計為一個小型娛樂公園“Skyline Park”。消費者可以乘坐電梯到達樓頂,體驗娛樂設施,觀賞城市風光。
綜合性的佈局不僅豐富了龐城市場和周圍社區的生活,並且提高了社區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和舒適感。
改建後的龐城市場是全美最大的室內商業零售、美食、休閒娛樂的綜合性商圈之一,也是亞特蘭大全市租金最高的區域,目前已成為亞特蘭大蓬勃發展的新地標。
澳大利亞Tramsheds:
營造濃郁歷史氣息
打造小而美的温馨社區商圈
區位:城中心外圍居住區、地上軌交TOD節點
背景:歷史遺蹟疊加商業功能
痛點:聚合居住客羣,與臨近的核心商圈形成差異化競爭
澳大利亞悉尼的Tramsheds最初建於一百多年前的1904年,當時被稱為Rozelle Tramway Depot(羅澤爾有軌電車車廠),是悉尼電車網絡的一部分。
作為上世紀南半球最大的電車倉庫,該地存放着不少歷史悠久的電車。但2000年前後,無人看管的廠內電車遭到嚴重的破壞,政府因此考慮對整個車廠進行改造。
(改造前)
(改造後)
結合周邊社區進行的綜合開發部署,推動Tramsheds成為了周邊居民的生活消費中心。
以餐飲為主要業態,開發商Mirvac將項目改造為社區商業中心,輻射新建的Harold Park居住區1300棟住宅中的居民。
為了有效提升可達性、激活潛在客流,Tramsheds不僅在商場入口處開設公共停車場,而且利用廠房高度優勢,建設了一個室內停車場,充分利用空間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的歷史建築外表,項目僅對內部鋼筋架構進行了重新搭建。商場入口處還展示有一輛被修復過的R1級電車——悉尼最後一輛退役的有軌電車。
這也是Tramsheds向本地百年電車史的致敬,電車曾經引領悉尼民眾的交通方式,現在則引領消費者的社區生活方式。
Tramsheds場內店鋪以開放式形式存在,以使內部結構能夠得到充分呈現,同時形成促進社區交流的場景。
尤其是,項目開設有名為“Artisan Lane”的公共活動空間,商家可以在此定期擺攤,開展活動,不受鋪位限制地與消費者進行直接接觸。
互動式體驗空間的打造進一步加深了Tramsheds社區商圈的温馨氛圍。
Tramsheds可租賃面積僅為5952平方米,有18家商鋪,覆蓋餐飲、健身、美容、醫療等多種業態,甚至還有一家酒窖為周邊居民提供服務。
雖然店鋪數量有限,但是其年度客流量已達到220萬,年銷售額達到4590萬澳元。Tramsheds既滿足了周圍社區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又豐富了他們的生活體驗。
日本紅磚倉庫
從貨品貿易關口
到文化交流"關口"
區位:填海擴張的新城開發區
背景:傳統產業外遷後的城市更新
痛點:記錄現代化進程的國家文化名片
Yokohama Red Brick Warehouse(橫濱紅磚倉庫)是日本橫濱灣沿岸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座歷史古蹟曾經被用作城市的主要海運樞紐,而如今已在本地客羣與國際遊客中,成為備受關注的網紅打卡地。
19世紀末,世界貿易格局形成初期,橫濱市是當時東京地區主要港口之一。紅磚倉庫作為海關倉庫,存放等待清關的進口貨物。
1970年代,由於貨運的集裝箱化,該區域的港口功能逐漸被替代,1975年貨物吞吐量劇減;1989年,作為倉庫的使命終結,此後數年間空置。
基於紅磚倉庫地處橫濱灣港口且始終保存上世紀日式建築風格的特點,橫濱政府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的建築架構、用材和外立面,通過修補改造強化其文化元素,打造一個可以領略和享受橫濱文化的地方。
如今的橫濱紅磚倉庫共有兩個倉庫。1號倉庫以文化空間為主:其場內設施用於各類展覽展示、演藝演出,包括戲劇、音樂會、電影和舞蹈等等文藝活動。1號倉庫意在向國內外傳播橫濱獨特的藝術和文化,讓消費者切身體會橫濱文化的迷人之處。
2號倉庫則以商業零售為主,場內主要設有品類豐富的零售門店、咖啡廳和美食餐廳。
作為日本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之一,橫濱在舊時代不僅是國際貨品進入日本的渠道,也是西方文化影響日本的入口。例如,爵士樂最早是從橫濱進入日本,並由此傳播到全國。
從這一歷史背景出發,2號倉庫結合獨特的屬地文化開設Live Restaurant,讓消費者在享用美食的同時也能領略獨特的爵士音樂文化,為消費者營造了一個多元體驗空間。
紅磚倉庫不僅強調建築外部風貌及文化業態運營,還尤為關注如何使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相輔相成。其中,與兩個倉庫相連的廣場,被用來開展各類主題活動,例如春季花園、冬季“Art Rink”溜冰場和聖誕節市場。
橫濱紅磚倉庫被認證為日本“現代化工業遺產”之一,足以表明其對日本工業現代化做出的巨大貢獻。同時,該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時至今日,橫濱紅磚倉庫已經成為橫濱市代表性地標。
-小 結-
從這些案例中可以看到,從廠房到商業中心,舊改總是與人的連接、歷史的連接、文化的連接息息相關。
在城市的發展進程中,舊廠房的生產屬性逐漸褪去,留下建築的空殼,但其承載歷史記憶的功能不會改變。
如何激活這類載體的商業功能、社區功能、文化功能,利用原建築獨特的工業景觀特點、結合創新想法、並與周邊環境相輔相成,是國內業者需要具體分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