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下游已成“地上懸河”,每年堆積4億噸泥沙,為何不挖走呢?
導語:黃河自古以來就就我國人民親切地稱作“母親河”,也是我國第二大的河流,黃河全長將近5464公里,從青藏高原起始,至渤海灣入海,跨度將近大半個中國。
而我們今天所要説的黃河“懸河”,就是因為黃河流經黃土高坡等水土流失很嚴重的地區,大量的泥沙沉入河底,並隨着河流在下游流速緩和的地方堆積起來,所以人們也開始將黃河兩岸的堤壩不斷的抬高,而這段河流也就形成了長度800公里的“地上河”,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位於今河南開封市的一段地上河,據悉此處的地上河高出地表7米之高,可謂是奇觀了。
需要注意的是,這段地上河並不是就此終結,由於每年的泥沙還在不斷地流進黃河的主幹道,所以這種奇特的地上河還在不斷的向前擴展,雖然人工建造的黃河大壩能夠起到保護黃河兩岸的作用,但是近幾年這種懸河現象有向中上游發展的趨勢,所以治理黃河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泥沙從何而來?
黃河由於其流域寬廣,一路經歷的地形各式各樣,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流經的黃土高原,因為黃河中的大量泥沙都是來源於此,因為黃土高原的海拔基本都在1000米以上,2000米以下,幾乎全部都是黃土覆蓋,地表溝壑縱橫,植被十分稀少。
而之所以黃河的顏色會呈現出渾濁深黃就是因為黃土高坡嚴重的水土流失,每年的黃土高原幾乎會流失16億噸的泥沙進入黃河,其中有4億噸的泥沙會被沉積在黃河下游。而下游的地勢通常都是比較平緩的平原,所以這些泥沙流經這些地區就容易堆積在這裏,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地區容易出現地上河的原因。
當然,這種情況並不是在現在才出現的,自古以來就有這種情況,所以黃河大壩的修建自古有之,隨着時間的推移,大壩越來越高,所以地上河現象也就越來越明顯了。
為什麼不用挖泥船進行排泥排沙呢?
那麼就也有人説了,黃河泥沙既然這麼多,那麼可不可以將這些大量的泥沙挖走呢?其實這個方法或許對於一些普通的河流適合,但是這可是黃河,先不説黃河泥沙堆積了上百年,每年就以4億噸的速度增長,而這些黃沙堆積的長度將近800公里,這樣大的工作量所需要的資金支持和人員支持都是巨量的,所以與其將泥沙挖掉,還不如穩固堤壩來的實在。
此外,就算現在的財力、設備都能夠支持實現這一計劃,但挖走之後的泥沙怎麼處理也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挖沙排泥的方式比較不切實際的原因,尤其是在下游不斷的挖,上游黃土高原還是在不斷的水土流失中被攜走大量黃沙,甚至攜走的黃沙量會更多。
結語:所以要想真正的解決黃河“地上河”現象,就只能從源頭做起,只要將這些黃河兩岸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進行治理,只要這些水土流失得到緩解,才有可能遏制住地上河的繼續擴展,也才能創造進行下一步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