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17.29億元后,海昌海洋公園65.3億元“賣子”韓國財團

撰文 廖凱

編輯 董雨晴

北京環球度假區開園後的火爆市場行情,讓國內掀起了一股主題樂園討論熱。可是作為國內早期進軍主題樂園代表的海昌海洋公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昌控股”),卻已然走上了“賣子”的道路。

10月18日,海昌控股發佈公告表示,其旗下武漢、成都、天津、青島的主題樂園項目100%股權,以及鄭州主題樂園項目66%股權已完成轉讓,其中四個主題樂園項目價格合計60.8億元,鄭州在建項目為4.5億元,共計65.3億元。

海昌控股在公告中表示,除了出售主題樂園項目,雙方還簽署了品牌授權協議、過度服務協議,這意味着這些樂園將繼續使用“海昌”原品牌,海昌控股將提供營銷品牌推廣、動物租賃和保育支持。雙方未來合作包括了主題公園新建擴容、存量升級改造以及在輕資產業務方面開展合作。

據瞭解,此次交易對象為亞洲領先私募股權基金MBK Partners(以下簡稱“MBKP”)。MBKP成立於2005年,是當時亞洲規模最大的直接投資資金,該機構有五位創始合夥人,曾就職於凱雷亞洲投資基金和凱雷日本投資基金。該基金主要聚焦在中國、韓國和日本等市場,戰略以收購或控股收購為主,有着“韓國財團”之稱。

虧損17.29億元后,海昌海洋公園65.3億元“賣子”韓國財團

海昌控股表示,這次與實力雄厚的投資方聯合投資,可以優化公司的財務管理水平,以及輕資產戰略,可以有效降低海昌財務費用,提高經營的抗風險能力。

據瞭解,海昌控股從2015年開始,就不斷向外界傳遞其轉型輕資產戰略的信念,但與此同時,其資產負債率卻不斷攀升,債務逐漸陷入困境。截至今年上半年,海昌控股資產負債率已經從2015年的52.1%躍升至82.31%,淨負債比率更是高達262.1%,輕資產戰略運營並不順利。

作為國內主題樂園中起步較早的公司,海昌海洋公園的擴張採用的是從二線城市到一線城市的佈局策略,目前已經在成都、上海、三亞、大連、青島、重慶、天津、武漢、煙台、鄭州等城市合計佈局了11個海洋文化主題文旅項目。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旅遊業普遍面臨挑戰。海昌控股除了面臨高額債務外,公司還在持續虧損。數據顯示,其去年直接虧損14.52億元,今年上半年有所收窄,但仍虧損2.77億元,合計虧損17.29億元。

地產分析師嚴躍進表示,此類項目的出售,多半和具體項目的經營有關係。如果項目實際經營情況不好,那麼長久經營可能反而會有更多的成本開支。從這個角度看,進行項目轉讓可以降低相關項目的成本。類似出售能夠較好地回籠資金,支持其他海洋公園項目的運作。

AI財經社注意到,隨着國內主題樂園數量的不斷增加,在多重競爭壓力下,海昌控股的主題樂園口碑表現並不好,其中消費者的質疑點集中在軟實力服務和設施層面。

三年前,當時有着“亞洲最大”、“品類最豐富海洋物種羣”之稱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在上海開園。開業一個月就頻繁傳出環境髒亂、基礎設施較差等新聞。項目運營以來,一些運營操作也讓消費者大失所望。例如在推出打折團購活動後,將上海户籍用户排除在外。還有消費者表示, 其節目內容不夠創新。

此次被選中出售的成都海昌極地海洋公園項目,在海昌控股已有着超過10年的運營歷史,近幾年也逐漸暴露口碑問題。在大眾點評上,不乏“髒亂差、項目體驗差”等評論。

本文由《財經天下》週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48 字。

轉載請註明: 虧損17.29億元后,海昌海洋公園65.3億元“賣子”韓國財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