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武隆黃鶯大峽谷的相思綦走

由 習國防 發佈於 休閒

作者:搬螃蟹

試問相思誰不犯,除非不是紅塵人。綦走團與武隆黃鶯大峽谷的結緣,是重慶電視台《鳥瞰新重慶》的一段航拍:俯瞰谷底,絕壁深幽,吸引人深探究竟。百度僅有的一條人類活動痕跡是2014年五一節,駱駝重裝驢羣的@湮、@駱駝老大等17名川渝精英團隊留下的,其出行主題貼入選了本土最具影響力的高端旅遊雜誌《重慶旅遊》,他們還有4人走到了盡頭。網羅殆盡,再無第二。

花裏黃鶯時一弄,日斜驚起相思夢。2020年12月27日,33名綦走人來了一次説走就走,走向黃鶯,探進峽谷,抵到深淵:一起仰望狹窄的天空,自嘆人類的渺小。還有一半的徒友踐行“爬山要上山巔巔,探谷要攏谷底底”的理念,分批走到盡頭,沒留遺憾。

車行至黃鶯鄉政府往道真方向數公里右邊支路口起徒,大約2公里就到了谷口的德欣電站。一座薄薄的混凝土水泥板鋪的吊橋最是特別。膽大的綦走人爭先踩上去,沉重得閃悠晃悠,自得其樂。看得膽小的腿足閃閃,生怕託底的鋼繩會咔嚓一聲斷裂,人仰馬翻墜進溝,只有站在橋頭不敢尾隨,等到前面的踏上對面橋頭才敢起步,還回頭直呼後面的不要來,不要來,笑痛肚皮。

今兒個,是豬年冬日以來難得的爽朗天,上午9點,氣温接近10℃,風輕雲淡暖陽現,正是徒步好時光。谷口是乾涸的河牀,一般水流都衝不走的粗石胡亂堆積,使腳下的路坎坷不平。繼續往上走,伴着峽谷收窄,巨石開始慢慢出現,不時還有小水潭。好在綦走人已經有了295次的磨礪,不打無準備之仗,登山杖、竹杆齊上陣,看到水凼繞着走,遇到巨石手腳並用,翻就是。

前行路上,再遇沉水潭,又有巨石攔。@強娃、@紅太陽、@遠遠、@A.㦱詪杏胡、@順其自然、@強娃、@塵埃、@搬螃蟹等男徒吸取鴨江小三峽活動經驗,在能夠繞道努力墊腳撐爬通過的情況下,為後續所有女徒友着想,耗時約10來分鐘搬石填水成路,助力大家輕鬆通過。

遠望崖壁,離地100來米,滕綠掩映處,張着大口的洞窟隱略出現。@遠遠、@順其自然、@豫兒、@碧雲天、@風、@微風輕輕、@幽蘭曦、@搬螃蟹等徒友敏鋭判斷,這條溝,雖然草木茂盛,但缺少食物,只適合鳥蟲生存,野豬等大型猛獸誤撞進來都只有被餓死。這個洞,不會有怪物,也許正是黃鶯仙子的閨房呢。

大家攀上洞來,精緻的石門坎,厚達一米的人工洞牆,內外條石,中間填土,防風禦寒,當年的主人,頗為講究,費了一番功夫。進得洞去,頂天立地巨石鐘乳,似人似手鍾乳造型,飽了眼福的同時,還醉收一鼻與世隔絕的青草芳芬。返程老鄉告訴綦走,那就是張家寨。這一次,綦走是來作客的,百度給不了更多認知,有待武隆的朋友接力深探,解密張家寨的故事。

一路上,綦走的眼簾裏,絕壁翹楚立千仞,葱綠可餐矗山傲,飛瀑流雲隨風起,花間醉任黃鶯語,再美的詞句也無法寫盡大峽谷的美。還有@秀竹 “芭蕉羣落哪裏來——峽頂田彎山洪送黃鶯仙子”的完美詮釋,@豫兒 的黃鶯仙子點化“綦走”通達四方的腳板玉,@風 的黃鶯仙子祝福“綦走”行穩致遠的鞋底印跡化石、@幸運兒 的黃鶯仙子送“綦心”巨石等驚詫發現,以及@如煙 維妙維俏的黃鶯仙子“鳥語”逗引,@搬螃蟹 與黃鶯仙子對話,@瑩雪 帶領的黃鶯仙子健身操等。雖然往返只有短短的七八公里,卻耗費了我們8個小時。在與世隔絕的穿行裏,沒有信號覆蓋,手機的唯一作用就是“啪啪啪”,他人找不來,煩惱擾不了,我自逍遙沖天笑,徒友們享得難有的一天清靜。

當地人也諱莫如深的神秘渝黔溝(官宣黃鶯大峽谷》,因為綦走的闖入,帶來了忘記時光的開心穿越,平添了無限生機。峽深壁高黃鶯鬧,大自然的歌唱家,宛轉悠揚的啼鳴,成為綦走路上最美的伴奏。

黃鶯啼破紗窗曉,蘭缸一點窺人小。如果天上有隻眼睛,透過峽頂窄窄的裂縫,一定能看到幽峻險奇的谷底有一長蛇狀的熒光綠隊伍點綴五顏六色的揹包,渾然天成的一幅蠕動着前行的美圖——這一羣綦走人臉上,綻放着自然界最動聽的音符,用腳步丈量出來的簡單快樂,延長了有限的青春,讓我們擁抱無限的幸福。

快到盡頭,一塌方疊壘出來的小山包,橫亙在窄峽裏,偶長几根綠草。好在有@搬螃蟹去年峽谷上下兩月兩次踩線確認的緣由——武道公路垮方治理時的石方傾倒,徒友們才得以放心通過。不過,還是奉勸後來人,雨季掛瀑景雖美,毒蛇出沒更驚悸,安全第一不要來。這也是綦走選擇枯水冬日穿越黃鶯大峽谷的最重要原因。

出谷黃鶯終好在,辭風紅樹稍蕭然。徒友們難免不與鴨江小三峽比較一番。拋開“帶班匠”的人為障礙,鴨江更似風情萬種的女人,吸引萬千户外人“憶得前春,有個人人共”(詳見《鴨江小三峽綦走記(1)》《愛恨交織的鴨江》)。而黃鶯大峽谷,留給人的卻是神工鬼斧盡天造的氣魄和神秘莫測考膽識的幽深。

@搬螃蟹在去年踩線時,曾得到電站李姐主動借用筒靴的幫助,這次特意帶上表達“綦走”情意的禮物——兩粒珍稀紅豆,一表感激之情,二是想讓大姐知道,不是所有的户外人,都會“拉稀擺帶”自毀聲譽,讓當地人心生“厭惡”。

因為峽口德欣電站電站李姐曾在@搬螃蟹 踩線時直言不諱了一件讓她深感噁心的狗血劇:

之前,她好心允許露營的在電站辦公樓的過道上搭帳篷,遮風躲雨舒適安全,但也提醒不要進工人夜不閉户的宿舍。結果她半夜醒來,不經意間發現有男女不但進了工人宿舍,而且還同睡在一張牀上。講究“寧讓人停喪,不願人成雙”的她自然介意,責問時,不知羞恥的“城裏人”還與她吵了起來,讓她心寒。那一年,電站的運氣碰巧也不好,接二連三遇上了一些麻煩的事。直到現在,都難以釋懷。綦走對號入座,應證堅守“只一天,不過夜”的活動“潛規則”真的會讓團隊少些“負面”的必要性,也得出團內一直倡導的“尊規則、重道義、升品性”的發展理念是正確的,必須的。

幸好,有李姐“不計前嫌”的熱情與淳樸助力踩線,讓綦走人能安全、快樂地享受大自然的賜予,讓綦走團成為了黃鶯大峽谷“面世”6年來成功穿越的最大規模的驢行團隊。也許本主題貼,還將成為百度第二條黃鶯大峽谷谷底的人類活動痕跡。

安全歸途,新飜一曲芳春調,數囀黃鶯古寺前。黃鶯大峽谷的美景在徒友們腦海裏盪漾,33名徒友沉醉在“走得越久遠,收穫得越多”的滿足中幸福入夢:期待來年花開時,步上峽頂,鳥瞰“兩岸青山刻削成,一溪回曲篆紋平”的千米深峽,綠蔭隱隱無層數,欲去黃鸝又一聲。數落今天留下的綦心人影——看看當期誰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