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壽龍:博士生如何從文獻出發做研究
如果説小學、中學、大學本科的學生,主要任務是學習知識,所以需要有一種很好的學習文獻的狀態的話,那麼研究生、博士生和博士後,其主要任務是學習如何進行研究,所以需要一種很好的學習研究文獻的狀態。
如何像優秀學者那樣,在基礎性的學習和思考的基礎上,進入研究狀態,找到自身研究的關鍵詞和核心文獻,從文獻的理論和方法出發提出研究的理論和方法的問題,並進入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論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進行研究設計,進入研究的最佳狀態,是每一個學生都要經歷的過程。
一、學生如何像優秀學者那樣,從文獻出發進行研究呢?
1.找到研究的關鍵詞,並根據關鍵詞找到權威的文獻。權威的文獻,從表面上來看,一般都是高引用率的文獻。從內容實質來看,是在某一個關鍵詞的文獻傳統中有實質性理論和方法貢獻的文獻。
2.對每一個關鍵詞的文獻進行系統的理論和方法的梳理。理論的梳理,重在發現主流的理論,和主流的方法。並找到其分支,也就是尋找不同文獻線索的不同理論框架、不同觀點和不同方法、不同研究路徑,並確定其對話點。
3.在文獻梳理的基礎上,找到理論性的研究問題,和不同研究方法的問題。從研究方法開始,形成自身的研究設計。從理論框架的梳理,形成自己的分析理論框架。兩者結合,形成研究和寫作框架。
4.在方法設計和分析框架的基礎上,尋找、梳理和整理實證的研究資料。形成論文的主框架。並回答剛開始提出的理論問題,形成自己的理論貢獻。
5.進一步探討研究方法。進一步和文獻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和研究的結論進行進一步的對話和挖掘。
二、珍惜火花,珍惜具有深厚原始秩序的思考狀態
就日常的積累來説,在閲讀文獻過程中,可能會有很多火花。這些火花往往是在閲讀和思考的過程中偶然產生的,可能是放下文獻後偶然思考的道德,甚至可能是在晚上做夢的時候繼續思考的得到的。
經常有學者,在半夜的夢境中驚醒,就馬上爬起來,用筆寫下來夢中的思考,甚至是和文獻的作者的夢中對話。如果沒起來,沒有記下來,第二天醒來,這一夢中的思考火花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能夠在夢中和文獻的作者對話,能夠在平時的活動中忽然進入一種外人看來是發呆發痴的狀態,學者就進入了一種非常好的研究思考狀態。
學者一定要珍惜這種持續興奮,甚至進入潛意識層面的研究狀態。正是這種珍貴的研究狀態,讓學者有很多靈感,從而讓自己的研究不僅僅是一種簡單和辛苦的工作,而是具有深厚原始研究秩序支撐的事業。
推薦幾本書
毛壽龍,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共財政與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公共政策研究院(IAPP-ruc)執行副院長,北京市海淀和諧社區發展中心理事長,深圳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學術委員。
Shelter and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