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裏的消防管線首次連接成網,上下水系統按需疏通……趁着疫情閉館期間,恭王府博物館完成了一次基礎設施“隱性”提級。該館館長馮乃恩説,未來還將啓動三年修繕計劃,將府邸和花園古建集體“煥亮”,彩繪和園林等也將同步啓動數字採集。
今年,恭王府博物館的數項基礎設施改造工程都圍繞“水”下功夫。先是更換了消防管線,尤其是將後花園使用了近40年的老管線集體更新。恭王府府邸和花園騰退歷時數十年。“花園曾被多家單位佔用,還曾經有一些居民院。所以管道最初鋪設也是各自為政,並未打通。”恭王府博物館古建部副主任楊樹勤介紹,當時採用的是直埋管,容易漏水損壞,不宜檢修,這次維修將有條件的地方更換成了通行管溝和半通行溝。
如今,恭王府花園的消防管道已經連接成網。每隔三五十米就會有一處管井。未來,工作人員可以隨時入井保養管道,避免每次維修需要先刨地,才能維修管線。
花園裏的上下水管道也一併提級。比如將遊客服務區等地方的飲用水管道和衞生間的給水系統進行了更換,改善了曾經水流不暢等情況。
排水系統則按需進行了“疏通”。“這次施工趕上雨季,我們逐一排查了積水處,增加了900多米的排水管道。”楊樹勤説,以後再下雨,基本館內地面不會有積水現象了。
恭王府博物館府邸及花園的空調系統已經使用了十多年,按週期進行更換。楊樹勤説:“新空調製冷效果更好,夏季觀眾在展廳室內參觀將更舒適。”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工程改造嚴格按照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批覆的方案執行,按照原管線原路徑改造,未在古建築上多打一個孔,地面施工都是嚴格按照原工藝原傳統的做法恢復,沒有多挖一剷土。
恭王府府邸內的銀安殿、一宮門建築進行了彩畫除塵及下架油飾等。館內的導向標識系統也變樣了,每一個新標識都添加了“福元素”——藍底金邊的標示牌上“飛”上了蝙蝠元素,象徵“福”到眼前;綜合服務處的匾額上也有類似的標誌。馮乃恩説,閉館期間我們拆除、清理了園內的全景圖、區域導覽等原有標識,新標識都採用了國際通用的公共信息圖形標準符號。
未來,恭王府博物館將迎來更多變化。除了修繕,工作人員將同步啓動一系列數字化採集。
“比如王府花園裏的甬路、疊石等都值得進一步的研究。”楊樹勤説,目前王府每年都有日常保養維修,而今後三年的日常養護及維修將徹底消除古建築的“亞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