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曉正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這是我學習《人文世界的建立》中的第13篇文章《中國哲學三千年的思想腳步》,以及恩師孟老師對本文的導讀後的學後覆盤,內容包含文章精華、個人感悟、踐行清單等。
我相信:育兒先育己,父母的成長決定着孩子的人生,父母需要不斷學習,自我提升,而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大寶藏,也是中國人安身立命、做人處事的大根基,所以我特別深度學習《人文世界的建立》這本書;同時,我相信覆盤才能翻盤,持續梳理所學所做,反省自己,極致踐行,不斷升級迭代;我也相信行動為王,不會就學,學了就用,錯了就改,就看誰幹。
以下是學後覆盤正文:
一、本文結構
(一)先秦時期——中國文化原初形態的百花齊放
1、人文精神覺醒,不走宗教的路(人格神轉為形上實體)
(1)洪範九疇(殷周之際)
(2)敬的自覺(西周)
(3)禮的世紀(春秋)
(4)天命下貫而為性(三段文獻)
2、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集三代之大成,為儒家之開山
3、墨家“非儒”與孟子闢楊墨之文化意義
4、道家之玄理與名家之名理(離堅白、合同異)
5、荀子與韓非、法家與秦政
(二)兩漢魏晉——儒家轉形而趨衰與道家玄理之再現
1、兩漢救秦火,形成經生之學,而義理之學趨於衰微
2、董生之復古更化:革秦政之苛暴,復三代之禮樂
3、哲學以外的“經學、史學、文學”各有所成
4、才性與玄理:王弼注老,向、郭注莊
5、孔老會痛之限制(道不同)
(三)南北朝隋唐——佛教介入:異質文化的吸收與消化
1、佛教五世紀初,才深入中華民族的文化心靈
2、南北朝時期:佛教傳入(吸收階段)
3、隋唐階段:由吸收而消化(開出新宗派,天台、華嚴、禪)
4、禪宗的異彩:中國吸收消化佛教之後的生命體現
5、七百年中,儒道二家不顯光彩
(四)宋明時期——儒家心性之學的新開展
1、北宋儒學復興,心性之學再放光輝
2、北宋前三家:由《庸》《易》講天道誠體迴歸《論》《孟》之講仁與心性
3、南宋理學三大系:心性為二(朱)、心性是一(陸)、以心著性(胡)
(1)伊川朱子系——心性為二。性是理,心是氣之靈。
(2)象山陽明系——心性是一。不但性是理,心亦是理(良知即是天理)。依孟子“仁義內在”之意,仁義之理,內在於心。道德本心含具道德理則(即心即理,心理是一)。
(3)五峯蕺山系——以心著性。心之靈覺,能形著性。(心形著性之後,心性通而為一)
4、十一至十六世紀,全世界各大文化系統,只有宋明理學放光
5、理學之不足,內聖強而外王弱(有治道而無政道)
(五)近三百年——文化生命之歪曲、衝激與新生
1、明末顧、黃、王以後,清學轉為考據
2、學風漸漸“唯考據”,形成學術生命之歪曲(以考據撕裂義理)
3、西方近世文明之強烈衝擊
4、二十世紀之反孔反傳統,至文化dageming而極(這一節,噩夢已醒,正在撥亂反正,無須再提)(注:本文發表於民國一百年,即公元2011年)。
5、二十世紀後半,台、港地區新儒家開啓新生之路
二、四個版本的《中國哲學史》
1、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1919年出版,講到先秦就講不下去了,只有半部哲學史。
2、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上、下冊),1931年、1934年出版,雖然前後寫了兩次的中國哲學史,第二次是在1989年完成七卷本《中國哲學史新編》,但是無論是思想階段的分期,還是中國核心思想的瞭解都有很大的問題。
3、勞思光的《新編中國哲學史》(三卷四冊),1980年出版。
4、蔡仁厚的《中國哲學史》(上下兩冊),2009年出版。
三、此次演講,所依據的牟先生的著作一共三大部
一部是《才性與玄理》,表述魏晉玄學,是道家的智慧;一部是《佛性與般若》,南北朝隋唐時期,中國吸收並消化佛教的過程,屬佛教的智慧;還有一部,是《心體與性體》表述宋明六百年宋明儒的心性之學,屬於儒家的義理與智慧。自古以來,以一人之力撰寫專著分論三教的,牟先生是第一人,魏晉時期的道家玄學,南北朝隋唐時期的佛教義理,還有宋明時期的儒家心性之學,這三個階段講清楚了,中國哲學史演進發展的線索脈絡,便全幅朗現出來了。
四、先秦時期的核心
這一段的核心,是中國文化不走宗教的路,而是經由人文精神的覺醒,成為一個人文化成的文化系統。
從周初的洪範九疇到周時代“敬德”的觀念,再經由春秋“禮”的時代,一步步的發展為天道性命相貫通的人文精神。
五、多神到一神
經由多神的崇拜,一定會漸漸的發展出一個全知全能,集美善智慧於一身,無限的,超越的一神,也就是經由多神的宗教,一定會最終發展出一個一神的宗教與信仰。西方就是這樣的發展路徑,最終形成一人格神,也就是上帝的出現,這就是一神的宗教。神具有絕對的超越性,高高在上,人是有限的,原罪的,匍匐在地的,只有祈禱等待上帝的救贖。
六、人文精神的覺醒
至周初,中華民族就開始有了人文精神的躍動。一向以來要依靠上天掌握的人的吉凶禍福,現在人漸漸的感到可以由人自己來負一些責任了。
七、洪範九疇(殷商之際)
洪範九疇,是當年周滅了殷商之後,周武王親率文武百官去拜訪殷賢箕子,當面請教箕子如何治國理政才能和於天命天道,才能真正的安定天下的方法,也就是周武王請教箕子的訪談錄。箕子一共列舉了九大類,因此叫做九疇,分別包括五行、五事、八政、五紀、皇級、三德、稽疑、庶徵、五福六極,可以稱之為治國總綱,被收錄在《尚書》裏。
以八政為例,其中的,就已經包含了百姓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則又包括了教化、建設、治安。是外交,是文教學術,再加上其他八類,可謂是廣大悉備。
三千年來,即使是到了今天,我們縱觀東西方的政治規模,都無法超出這洪範九疇。箕子所説,既有主觀面的修德,又有客觀面的治民養民,還有,等。
八、夏商周以王者為代表,都擁有一個共同的價值取向
在《論語》微子第十八篇裏,第一句就交代了這三個人,“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安而死”。在孔子看來,這三個人,可以稱之為殷商時代的“仁者”。微子名字叫做“啓”,是與商紂王同母的兄弟,箕子與比干呢,都是商紂王的叔父,他們都是商朝的皇族。為什麼孔子把他們稱為殷商的“仁者”,為什麼周武王克殷商以後,對這三個人,一個封疆,一個封墓,還有一個如國師一般請教呢?這裏邊,也是可以讓大家領會到,夏商周以王者為代表,都擁有一個共同的價值取向,那就是為政以德為本,以民生為重。
九、敬德
在周初,來自殷商時代的宗教虔誠,漸漸的轉為由敬畏感而發的憂患意識,最終內化為道德意識的轉化。在這一時期最有代表性的觀念,就是敬德,人通過內在的敬及敬德來反省,無形中提升了自己的責任承擔與道德修養,生命的主體性得到了進一步的肯定。
十、祭祀的報本返始
祭天地,祭聖王不再是向外的祈求保佑,而是報本反始,啓發自身。
十一、儒道兩家思想匯通(孔子與老子的思想匯通)
二者匯通最大的限制就在於孔子之道,與老子之道有本質上的不同,孔子之道是體會實踐“仁”,老子之道是體會修煉“無”。
孔子所代表的儒家之道,是以“仁”之內在生命的價值主體通於天地之生生不息的天道天德,儒家非常重視現實世界價值責任乃至於義理的承擔,要通過道德實踐的內聖修養與外王親民理想的實踐來體會,所表現出的乃是昂揚剛健,生機無限的精神氣息。
老子之道是追求“無”的境界與智慧,要通過致虛守靜的修煉方可達成。
當時魏晉玄學的創始者之一的何宴就問王弼:道在“無”,這樣高明的智慧老子常常講,孔子為什麼不講呢?孔子有弟子記錄並編撰的《論語》存世,但通篇也沒有討論“無”的智慧,反之老子五千言,對於“無”真是説之不盡。王弼回答:聖人體道於身,有道之人自不必再言“無”,老子呢?身在有中,還沒有達到“無”的境界,所以常常講“無的智慧”。王弼説這一段話,其實是以道家“無”的智慧作為道體,來解釋聖人高於老子,其實這根本是不相應的。兩種“道”完全不同,修行方法與功夫亦不同,因此要以“道”之相同來匯通,當然是無法達成的。
直到陽明先生出現才完成了孔老的匯通,及至牟宗三先生的《才性與玄理》問世,內裏經緯才清清楚楚朗然呈現於世。簡單的説,就是在超越的境界處可以相通匯通,在本體和功夫的進路上則不同。
十二、科學精神的本質
真正的科學是沒有任何功利性的求真與求實,這一真理才是科學精神的本質,要想科學發展,我們的孩子們必須擁有科學的精神,如果我們做父母的只是希望孩子未來有好的物質生活,即使天天喊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這種功利的讀書只為稻粱謀的思想在科學上也依然無法培養出真正具有科學精神的人才的。
十三、德福寶寶教學的三個核心
第一個,就是性情的開發,生命的成長,要以性情統合所有的教學,要以生命接引生命。
第二個,核心就是要以東西方深度的人文來作為教育的內容,提升學習深度系統的東西方文化的學習能力。
第三個,就是我們要培養的人才,無論是成年人還是未來逐步長大的讀經寶寶,必須有現實生活與做事的能力。不可以只成為一個在學問概念上思來想去的人,一定是有要有創造性的生命能力,不但可以承擔歷史文化的推動和發展,同時在現實人間,各行各業各領域都應該培養出有事功能力有創造性有承擔力的生命。
這樣的生命才完整,內聖之學以安頓身心,外王之道以貢獻社會,不但有自我幸福,自我創造幸福的能力,還有協助時代,協助他人創造幸福的能力。
十四、牟宗三《儒家圓教詠》
《儒家圓教詠》牟宗三
儒聖冥寂存天常,孟軻重開日月光。
周張明道皆弗違,朱子伊川反渺茫。
象山讀孟而自得,陽明新規亦通方。
四有四無方圓備,圓教有待龍溪揚。
一本同體是真圓,明道五峯不尋常。
德福一致渾圓事,何勞上帝作主張。
我今重宣最高善,稽首仲尼留憲章。
經與恩師趙伯毅老師求證,現將《儒家圓教詠》中涉及到的儒家人物羅列如下:
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子,周敦頤,張橫渠,程明道,朱熹,程伊川,陸象山,王陽明,王龍溪,胡五峯,康德。
十五、個人感受
通過學習本文,對中國文化、中國哲學的發展脈絡有了清晰的瞭解,至少在表面上、在歷史年代上,能夠劃分開來了。
但是,對於其中的各個哲人聖賢的思想、著作、主張以及背後的原因、原理的瞭解與把握,對於整個中國哲學的義理把握,自然是遠遠不夠的,也無更好的方法,唯有多讀本文,多踐行,多思考,多體會,多向師友同道請益。
你陪着我的時候,我沒羨慕過任何人。謝謝閲讀,有你真好~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作者:坤泓,一個認真生活的90後全職奶爸,專注父母終身成長,深耕育兒成長教育。給孩子最好的愛,是父母終身成長。育兒有路,歡迎關注~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