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走出“冬窩子”,這樣的“轉場”除牧民外,很少有人見過
心中是你,為你而戰。
德格公安,使命必達。
東經99度,北緯31度;延綿的草原鋪成一片葱綠。
六月下旬,意喻為“駱駝鼻子”的嶽巴鄉阿木拉村牧區,牧民“候鳥式遷徙”進入夏季牧場的轉場時節。牧民羣眾攜帶家眷、毯被、食物和用具探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循環輪牧之道。
沿着牧民羣眾“逐水草而居”的轉場規律,他們要從海拔相對較低的冬季牧場遷徙到海拔更高的夏季牧場。
這次轉場,有了另一種“楓警”---民警也來幫忙了。
“100多户牧民,近7000頭犛牛,必須在幾天時間裏,全部遷徙到夏季牧場。”經歷此次遷徙過程中的民警們透露。
在平均海拔在4800米以上的則納山夏季牧場,草場隨山地海拔高度不同而呈帶狀、塊狀分佈;天然形成的草場分佈圖更像是為牧民羣眾量身畫作。
這裏地理位置特殊,每一年的夏季牧場都在書寫着是非曲直的故事情節。護航,民警們為了生命遷徙,也為了向牧民羣眾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換取大山上和諧增收的“犛牛經濟”。
蜿蜒崎嶇的牧道上,前仆後繼。“近則30來公里,更遠的地方甚至達到60多公里,以最快的速度前行,至少需要兩天。”牛羣猶如候鳥遷徙,浩浩蕩蕩地從"冬窩子"轉向夏季牧場,秋後又反向轉場,年復一年。
牧民羣眾在前方引路,民警騎馬“側應”。空曠深遠的大山,粗重的呼吸,還有清脆的馬鈴……一曲高原牧民的遷徙牧歌迴盪在山水之間。
“轉場時間要要選擇在晴天進行,如果遇上下雨天,牛馬很難前行。”據牧民羣眾經驗介紹。
然而,萬古長留此歲月,縱有千百籌劃,也會遇上天公換顏;一日之間晴雨相連的氣候,總會讓牧民和民警們休憩好幾次。
藏式鍋盔和礦泉水。在包囊蟲疾病嚴重的夏季牧場,這兩種冷食物反而是最放心、最安全的。席地而坐,斜目望遠,一口接着一口往下嚥。
依偎大山,延續着祖祖輩輩的遊牧生活。今年32歲的布擁家是阿木拉村的一户牧民;據他回憶,15歲開始他每年都扮演着“犛牛遷徙”的領路人。7月1日下午,在則納山夏季牧場,他和民警談笑風生間遷徙歷程的風雨轟炸漸漸寫在臉上。
日行30多公里,安營紮寨。每一年牧民布擁家都在這裏定點住寨,渡過夏季遊牧期。而他家,只是100多户牧民的縮影;共同順應了大自然部署的帶狀、塊狀草場分佈。
儘管如此,地處新龍縣、白玉縣、德格縣三縣交界,具有三大夏季牧場的則納山,每年都是牧民羣眾矛盾糾紛的重災區。牛羣越界、搶佔草場、瑣事摩擦......據達瑪鎮派出所民警提供,近三年來,先後調解處理矛盾糾紛近30起。
氣候涼爽,風光秀麗,水草豐美,是犛牛抓膘增壯增長的良好場地。“犛牛經濟”和諧增收,是守護民警們的初心,更是眾多牧民羣眾的雲霓之望。
“今年的牧場遷徙與以往不同,警察都趕來幫忙了。”民警們用先後8次進山與羣眾相伴,換取一場浩浩蕩蕩的平安遷徙。
截止目前,阿拉木村100餘户牧民夏季牧場轉場,已接近尾聲。羣山之間、蒼翠草原、溪流湖畔......犛牛吃草,牧民山歌,温馨和諧的夏季牧場生活勾畫出一幅比農耕文化更為柔美的遷徙曲譜。
這一刻,民警們心頭驀地一暖。因為他們心頭正在熔鍊一種意志:要像牧民愛護每一頭犛牛一樣,愛護着牧民羣眾的點滴毫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