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如何構建起企業的護城河?

由 務高林 發佈於 科技

相傳,互聯網有個終極法則——唯有打造出企業護城河,才能安心賺錢,才有生存和未來可言。 那麼打造企業護城河真的如此重要嗎?

商業的世界競爭殘酷,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所謂適者生存。美團入局了打車滴滴就進軍外賣、共享單車一團混戰最後美團卻漁翁得利,眼見就快偃旗息鼓了,阿里又重投生活領域,如果不是疫情的影響,相信遊戲會更加熱鬧。哪怕原本以為已坐穩王位的巨頭們,除了要迎戰後來者的挑釁,還得接受來自其他戰場的跨維打擊。這一連串的事件,讓我們不得不仔細審視護城河的重要性。

01 護城河為什麼那麼重要

關於護城河,巴菲特的闡述最為知名:偉大的公司,就是長期擁有寬廣護城河的公司。這一類公司,有能力在較長的時間內抵禦無情的競爭對手攻擊,也能夠長期維持較高的資本回報率。專門有一本書就叫《巴菲特的護城河》,書中很好的總結了護城河的種類,及相關案例解析。

護城河可以理解為壁壘,書中是這樣介紹的,最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

“很濕的雪”可以理解為產品的粘性,上升到公司層面,就是企業的生產力和競爭力,直接點説,就是產品是否能不斷增長,產生更多價值;“很長的坡道”就是產品能在市場上一直產生價值的時間。其中決定因素就是護城河,當雪球具備粘性後,護城河的高度、厚度,決定了雪球最終能滾多久,能滾多大。

如果沒有護城河,就算你養大養肥了一羣羊,但是由於沒有柵欄,沒有羊圈,周圍的狼發現你後,就一點一點吃掉你的勞動成果。尤其在互聯網行業這樣的例子每天都在上演。因為在互聯網有個終極命題就是,唯有壟斷整個市場,才能安心賺錢,才有生存和未來可言。

02 構成護城河的關鍵要素

在《巴菲特的護城河》一書中,給出了五種有效的護城河,包括:

  1. 無形資產:也就是經營特許權、品牌等;
  2. 成本優勢:靠技術和規模帶來的成本結構變化;
  3. 網絡效應:用户使用越多,產品服務價值越大;
  4. 轉換成本高:可替代性低,很難被替換或成本較高;
  5. 有效規模:自然形成範圍內的壟斷。
1. 無形資產

品牌就是消費者第一時間想到你的標籤,能直接影響消費者的選擇。

品牌是一個容器,一個裝載消費者“瞭解、信任、偏好”的容器。如果消費者對一個東西完全不瞭解,而要從0開始瞭解,那麼這個瞭解的成本,會非常高,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興趣和精力。

因為消費者選擇的成本高,像奢侈品裏面,如果品牌足夠好,就能有很好的溢價,就能有很好的利潤,企業就能過的很好。

具體判斷標準就是:如果這種消費品提價了,顧客是否還願意購買。如果回答“是”,那麼説明公司具備很寬的護城河,而這也是巴菲特最喜歡投資的一類公司,可口可樂和貴州茅台均屬於這一類。

“專利”和“許可”就更容易理解了,沒有專利和許可,就是侵權,就會惹上官司,甚至被送進監獄。但是在國內,可能專利的保護比較的弱,而且侵權的賠償一般也較少。“許可”的保護強度高很多,比如金融許可,支付牌照等,沒有這些許可,那就很危險了。不是腦子進水的人,輕易不會去幹這需要許可,卻沒有許可的生意。但是單一的專利和許可,維持不了太長時間的護城河。只有多樣性的專利和不斷的創新,才能不斷加固護城河,維持更長久的企業利潤。

但是要特別強調的是,儘管品牌可以帶來長久的競爭優勢,但最關鍵的並不是品牌的受歡迎程度,而是它能否影響消費者的行為。

2. 客户轉換成本

客户轉換成本,就是一個客户,本來是在使用A產品,但是你給補貼了5塊錢,他就轉身選擇了B產品,那麼這裏的5塊錢,就是客户轉換成本。

滴滴一路走來,補貼大戰的根源,就是因為客户轉換成本太低,誰給錢,用户就用誰家的產品。選擇不同品牌的牙膏易如反掌,但更換銀行賬户卻是一件麻煩且痛苦的事,徹底更換企業數據庫和財務軟件更是如此。用户巨大的轉換成本,就是績優公司的護城河。

轉化成本除了和產品本身有關,和產品也有關聯性,如果能一直保持產品的特性或先進性,也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特點。這個在國內傳統行業中,大量品質服務相同的行業,結果就只能是價格競爭這一條路。

3. 網絡效應

網絡效應,就是基於巨大的規模帶來成本優勢和提高用户的獲取成本。尤其在互聯網產品這種特性越明顯,因為互聯網公司提供服務是無邊界的,服務的客户羣體越多,邊際成本越低。像百度搜索、QQ聊天等這種巨量的服務,如果沒有巨量的人羣支撐,商業模式是無法成立的。這也是有些小國家無法產生這樣的互聯網公司巨無霸的原因。

以滴滴為例,現在已經統一了中國的絕大部分市場,那麼一個統一的打車平台,成本是固定的,司機可以在這上面,接到更多的單子,乘客打車有更多的選擇,打車服務發生的越多,成本越低,利潤越高。而司機和乘客的規模增加,進一步提升了平台的價值。

做技術的都知道,滴滴這樣的平台,技術上根本無法構成瓶頸,但是走到今天,如果要從滴滴那邊搶走用户,就比較難了。用户打車習慣以及滴滴的品牌,都會隨着網絡效應,進一步增強。

如果誰想再殺入這個戰局,首先乘客初始規模起不來,司機未必願意用。其次,如果沒有足夠多的司機,一個乘客幾次打不到車,還會選擇你的產品嗎?兩頭冷啓動,日子會很難過。再假定,你能融資到足夠大的規模,進行補貼大戰,滴滴可以採取同樣的模式跟進,維持現有的護城河,新進企業基本是佔不到什麼便宜的。

4. 成本優勢

成本優勢的本質就是隨着網絡效應或其他方式進行成本的控制,最終形成產品的超低價格,尤其在價格敏感的行業,成本優勢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

現在電商為什麼這麼火?就是因為銷售渠道、物流基礎設施等已經產生了網絡效應,成本已經非常低。而你在淘寶上賣東西,甚至都不需要自己有這個東西,中間的採購、物流、壓貨成本,都能大大降低,甚至直接不需要了。同樣的商品,不考慮品牌差異等問題,誰會選擇更貴的呢?

但是當線上分發的流量貴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反觀名創優品,又利用已有的模式,採用大規模採購將成本壓至更低,讓競爭對手無法進來。然後在出廠價的基礎上,上浮一定的比例,搞定店鋪和員工的成本,又獲得了更多的成本優勢。但是這個需要鉅額的資本投入,一般人玩不了。

互聯網的產品,大部分都是基於規模效應構建護城河,如果不能快速獲取用户,建立起護城河,那麼等待你的就是紅海競爭。而規模快速放大後,直接帶來的結果便是低成本,我們知道利潤 = 收入 – 成本,而成本具體可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前者不隨收入變化而變化,而後者隨收入變化,這就意味着,當一家公司的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之比足夠大時,當規模放大收入大幅增加,成本相對增加的少,於是利潤便大幅增加了。

5. 有效規模

即自然的事實壟斷,這個針對傳統制造廠商居多,指單一公司提供產品或服務形成壟斷,有效阻止潛在競爭者進入市場。

03 互聯網時代的護城河

扯了那麼多沒用的東西,回到互聯網產品上,如何構建企業的護城河呢?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可以沒有了障礙,壟斷成了唯一目標,但是橫梗在我們面前的ATM也好,至少AT兩座大山是躲不過去的命運,強如美團、滴滴這麼大體量的公司也得委身於兩者之間騎牆而觀。

事實上如果第一步就把自己提升到AT這個級別,這是自尋死路。就像現在網上很火的一句話,你只有十年的寒窗苦讀,就想突破人家三代人努力的命運,究竟誰不現實呢?

其實早在很多年前,馬雲在就説過這樣的話,如果在同領域遇到強者,你的可以選擇躲開,或者服務它,成就他,以此達到雙贏。

先看看淘寶的護城河建立的過程:

2003年,淘寶誕生不到半年,支付寶就問世了,起初它只是作為一個支付功能而存在,直到2005年“全額賠付”的推出,支付寶才真正開始成為一個通用型工具。我們真正大規模開始剁手,不是始於淘寶,而是始於支付寶,因為只有先把錢存進去、大膽花,剁手才成為可能。

所以説,沒有支付寶,淘寶的護城河也就無從談起。淘寶為支付寶提供了原始場景,支付寶為淘寶強化了用户需求。如今阿里集團的市值與螞蟻金服的估值,是胳膊與腿的關係,也誰離不開誰。

而阿里的真正的護城河可以用這麼幾句話來總結:

首先是保證全行業最低的流量獲取成本,以交易系統、支付系統、物流系統為支撐,通過大數據為基礎為雙邊提供內部營銷系統,通過雲服務平台聚集最全最好的服務,打造完善的全品類的交易平台。

所以京東當年與天貓競爭,天貓完全無所畏懼,因為競爭的只是物流這一條腿而已;而現在的拼多多可怕之處在於動了淘寶的最低流量成本這個優勢,如果他把流量性價比再建設起來,阿里優勢將不復存在。

再看一個例子,以專注、極致、口碑、快七字訣打天下的雷軍的小米。

小米在手機之後,先後涉足路由器、電視、移動電源、手環、空氣淨化器…有人説是雷軍變了,事實上不是,我們要看關鍵優勢。

小米的關鍵優勢是性價比,小米手機只是他的爆款入口。這就是小米生態鏈誕生的原因,它的最大意義,是可以集成成員企業的需求總和,面向供應鏈提高議價能力。當採購規模足夠大的時候,成本自然會下來;只有採購成本降低了,性價比優勢才會成為可能。這就是小米的護城河。

這就不得不説到一個邊界的問題,事實上核心能力是關鍵,這就是美團的無邊界的論述。

美團的核心是滿足人的生活服務需求,而核心能力是對這種需求的持續滿足。沒有團購和到店業務的堅實基礎,就不會有美團外賣的崛起;同樣沒有外賣業務的核心競爭力,也不會有後面的打車也好,酒店業務也好的滲透。相對於之前的業務,能力可以自然延伸。所以,邊界是表,核心能力才是裏。

所以我們可以這麼總結下互聯網時代護城河構建的兩個關鍵詞:

1. 核心業務的絕對優勢是前提

每家企業都會有自己的核心業務,積攢實力,快速發展自身的核心業務是沒有任何道理的,是一切成功的前提。

前面提到的阿里、小米、美團都有自身的核心業務,並且分別積累出不同的優勢體現。阿里總結出履帶式戰略以保障自身的百年企業目標;小米則以性價比爆款手機為基礎,不斷的擴展自身的邊界;美團也是如此。

核心業務必須保障在市場上的絕對優勢,而且要形成常態,無論是定位、組織、產品、市場、競爭都打到市場上,大家都認為在同領域和你再競爭已經沒有任何可能性了,才是護城河的基礎。就像今天沒有人試圖説再造一個微信一樣,除非是個妄人。同樣美團進軍外賣業務時,已經是團購市場的老大;佈局新零售、出行等業務時,美團外賣也早已成了市場的老大。

如果按照傳統的管理學理解,這些可能是不務正業,不停的業務擴張,永遠在拓展邊界。但是不要忽視了,所有新業務都是在原有業務形成絕對優勢甚至壟斷情況下,強攻新業務的。而且新業務與原有業務之間不是一刀兩斷,而是有着極強的協同性。

京東在投巨資自建物流、配送體系的時候,對核心業務的關鍵優勢可謂是破釜沉舟,所有投資人都反對,認為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今天來看,正是自建物流、倉儲、配送體系,才成就了京東的護城河。京東的核心能力不是賣貨,而是購物體驗。後來京東進軍大家電、百貨、圖書、生鮮等品類,都是強化核心能力的表現。

再反觀一個反例就是樂視。不管你認為賈的生態化反的戰略多麼的偉大,事實上它一直都只是一個二線的視頻網站,然後到手機、電視、汽車、金融、體育……沒有一項業務真正成為過它的核心,更沒有建稱關鍵優勢。所以一度成為中國互聯網公司的一面旗幟的樂視,最後還是成了一個笑話。

2. 核心業務的延伸能力

有了核心業務的關鍵優勢,必須要不斷的去拓展自身的邊界,這本身就是構建護城河的過程。但是又必須與自身核心業務有關聯協同性,關聯協同的業務有多大,關鍵優勢有多強,也就決定了企業護城河的深度和寬度。

不管是京東也好、美團也好,都是不斷的在建立起自身核心優勢後,不斷的去延伸自身核心優勢的能力,進行業務拓展。

京東在拓展圖書業務時候,內部也有反對,但現在已成不可逆轉的優勢;美團進軍酒店業務,現在通過定位與自身業務的協同,訂單量已超過攜程。

而延伸的業務的寬度也就是企業的寬大,基於做強的基礎上,肯定可以做強。

但是另一點也必須注意,新業務與自身業務的關聯協同性也必須是基礎,以騰訊為例,他的核心優勢不必多言,但是在業務上他始終與其他業務的關聯協同性不強,所以一直通過自身都難以延伸到其他業務當中去。所以騰訊選擇對其他類企業以投資為主的策略,並非他自身所願,而是不得已的結果。

04 沒有永遠的護城河

互聯網對人類的改變是巨大的,但不妨礙護城河論述的落地仍然要靠那些具體的環節,包括定位、組織、產品、市場、競爭等。

但這裏要説的是,護城河雖然是個好東西,但是所有的護城河都只是暫時的。因為科技在不斷的進步,互聯網基本以5-10年為一個週期,翻滾向前。沒有誰是永遠安全,沒有哪家企業真的能基業長青。畢竟真正的技術創新,目前來説終究還是無序的,明天是什麼時代,誰也不知道!

作者:饅頭, 微信交流:Gmantou 關注公眾號:饅頭的筆記

本文由@饅頭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