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最愛DIY,給PC更新換血,散熱器、機箱、電源全升級

由 顓孫佳悦 發佈於 科技

裝機不是一次性投資

比如:散熱器。

看到新產品了總想試試,看效果是不是更好。CPU官方的散熱器基本都是免維護的,用久了灰塵堆積、軸承磨損而且大負載運行的時候小風扇滿速的噪音還是挺煩的。

我一直信奉這句話:裝機在於折騰,所以有看上新配件在錢包允許的情況下,一個字——換。

就像我,今天更換:

超頻三(PCCOOLER)東海風雲GI-R66U CPU散熱器

九州風神(DEEPCOOL)額定600W DA600-M

安鈦克(Antec)P101靜音中塔水冷電腦機箱

之所以選超頻三散熱器完全是朋友推薦,這裏感謝@數碼毒蘑菇 的熱情推薦。這款東海風雲CPU散熱器在AMD平台重新支持了前後風道,所以選擇超頻三東海風雲完全無需顧慮~朋友推薦的散熱器

買之前我也去了解了一下這款散熱器的大致情況:6熱管設計,大面積散熱鰭片。散熱的原理非常簡單其一就是增大散熱面積,54片摺頁鰭片既增加了散熱面積又保證了整體強度,再大風量也不顫更不會有嘯叫。

更大的散熱能力來源於隨機附帶的這款12cm風扇:最大風量65CFM(每分鐘1.82m³空氣通過,30L/s)

風扇葉片背部導流槽讓其轉動更穩定,既沒有震動也不會變形。

底部與CPU接觸的鏡面純銅底座保持了和熱管相同的材質,確保導熱相容度高。輔以超頻三附送的硅脂能保證其與CPU貼合良好,為導熱提供有力保障。

因為產品對平台是全兼容的,不過我只用到AMD模具。所以Intel模具略去了。Intel平台的兄弟們一樣可以使用的。

可能有的小夥伴説,我也想換,可是不知道電源夠不夠用啊。完全夠用,其功率僅有2.6W左右【12V/0.22mA】。我選的電源

我原機電源只有350W,隨着外設及硬件設備的增多總是吃緊。所以既然拆機換,那就一起換。這次選了九州風神的DA600-M,我看重的點是:功率600W,轉換效率85%,質保5年,全日系電容。

全模組很重要,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線材,讓後期理線更容易。

標配12cm風扇,可以讓電源時刻保持冷靜。

標配黑併線,理線過程不打卷。

我實際需要的線材包括:SATA(硬盤)*2,PCI(顯卡)-E*1,CPU(CPU供電)*1,ATX24(主板供電)*1

對於電源的選購,可以不考慮機箱,因為全模組電源對機箱兼容性非常好。對散熱器的選購要適當兼顧機箱,畢竟散熱器體積對於超薄機箱可能不是特別友好。

不要到時候,想換個好散熱器可是機箱不允許。其實在裝機之初對於機箱的定位就要有一個明確的範圍,不考慮外觀的情況下根據主板的適配要求有一個定位,比如用了ATX標準主板,就要選擇在可以適配的範圍內使用,用了EATX大主板,就要選可以容納EATX主板的產品,假如只是一塊M-ATX或者MINI-ITX主板那選擇的餘地就要大很多。開始組裝了

一款散熱器的兼容性取決於模具的設計,而這塊底板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按照適應平台要求,把4根螺釘固定在對應位置,加一個保護主板的墊片。防止擰緊過程中擠傷主板邊緣。這裏要注意把材料包裏的墊片用上,同樣是保護主板的。

把底板透過主板的4個孔安裝到位後,翻過主板我們進行下一步安裝。

對於硅脂什麼適合塗裝並沒有嚴格限制,可以在固定好CPU後塗裝,也可以在固定散熱器時塗裝。關於塗裝方式建議還是均勻塗抹,假如想省事可以用9點方式,在CPU鏡面均勻分佈9個點也能達到基本要求。

對於經常拆裝電腦的人來説這一切都是輕車熟路,4根螺絲依舊要加墊片。

如圖所示用扳手固定擰緊。

把對應的模具安裝好後用螺絲刀擰緊。

此時把散熱器穩放在CPU上後,用2個螺絲把壓片壓緊。擰到擰不動位置。這期間注意調整下散熱底座的位置,保證不歪不斜。

這就是安裝好後的樣子。接下來我們固定風扇,風扇固定方式十分簡單,用兩根鋼絲線扣,勾住風扇裏端4個螺絲孔,輕輕向散熱器方向拉動卡住。

這個過程沒有安裝過的要適應一下,不過先安裝風扇再固定散熱器的方式是錯誤的,這會導致一顆緊固螺絲無法安裝。

組裝到機箱裏

今天這款安鈦克P101機箱也十分有內涵,靜音、水冷樣樣具備。帶合頁的前開門設計,讓清理散熱濾網上的灰塵更加容易,門上鑲嵌的吸音材料也是保證靜音的有力措施。

那吸音材料僅僅在門上有嘛?其實兩個側板也有,而且是鋪滿的。

關於主板的安裝要注意底板上的螺絲柱,這裏給每個螺絲柱作用也進行了標註。

所以主板螺絲孔位置與機箱螺絲柱位置一定要一一對應。否則在安裝其他配件的時候用力按壓主板會變形甚至內層斷裂。

主板固定完畢,對於電源的安裝也是比較新奇,以前用的機箱電源都是在側面電源倉放入,這款安鈦克P101的設計是從背面直接插入。

先固定擋板,選取好所需的電源線,先入電源線然後把電源插入,手擰固定。

因為機箱是自帶風扇的,結合散熱器風扇共計5風扇,其中散熱器自帶風扇具備智能調速功能,其餘4風扇為機箱手動調速,當然主板fan口富餘也可以省略調速器直接主板調速。

關於風道下邊給出了示意圖,大體就是前進後出。因為前進風口有濾網,所以機箱內部防塵還是不錯的。

這就是安裝完後的全景。

線材走線不凌亂,CPU散熱器也不突兀。

開機測試下,一次點亮。

打開機箱前門,透過防塵網還依稀能看到超頻三的藍色LED燈效。

最終還是要測試下整機散熱能力,好的CPU散熱器是根基,也就是首先CPU散熱要到位,然後機箱散熱也要給力才能把熱量徹底排除機箱外。温度壓力測試

室温下,待機温度:CPU:29℃,核心28℃,顯卡:23℃,硬盤:26℃,主板:32℃

温度壓力測試狀態下温度:CPU:42℃,核心42℃,顯卡:36℃,硬盤:27℃,主板:37℃

結論:穩定性不錯

一款DIY主機很難讓硬件一步到位,所以一邊使用,一邊折騰就成了常態,在產品升級和降價過程中,不定時更新下硬件可以讓主機更好的保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