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夢魘》:面對世間的慾望,我們如何去處理?

遊戲《小小夢魘》原名《飢餓》,雖然“飢餓”一詞針對遊戲內容來説更趨於形象化一些,但我反倒覺得翻譯而來的“小小夢魘”取名更加藴含着深層次的意味。

“夢魘”,往往指的是令人產生驚恐的夢境,小小在此既指遊戲流程短小的恰到好處,又指出了“夢魘”是小小的;短暫的。

《小小夢魘》:面對世間的慾望,我們如何去處理?
如果是體驗過本作的玩家應該更易理解此處的小小,因為遊戲中的“夢魘”象徵了慾望,各種長相醜陋人物身上的慾望。遊戲中所演繹的慾望會隨着遊戲的結束而終結,故用小小夢魘來命名。而以此映射的現實,則更多是給予了我們反思的餘地。

人類作為擁有健全思維的有機體,七情六慾盤踞在我們的大腦內,我們的內心也難免會被類似於“慾望”的這類思維所拖拽,雖然我們大多數人擁有着正確的價值觀,但仍舊難免被內心的黑暗所吞噬。“

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寫這首詩的詩人“顧城”最終把自己的妻子殺害了,他陷在黑暗中無力自拔,這也許是我們許多人真實的寫照。人心之大,包含下了世間的所有,自然這也是世間極惡的發源之地。

《小小夢魘》:面對世間的慾望,我們如何去處理?
黃衣小六

暗色調的世界,包羅了許多情緒

《小小夢魘》:面對世間的慾望,我們如何去處理?
身着黃色雨衣的主角小六揉搓着雙眼,望向這個凝聚着死氣的房間,樸質色的地板上簡單羅列着些傢俱,但在白光聚集之處,一把桃木色的椅子卻格外顯眼,因為在它的上方吊着一個已經自殺了的人。

1.劇情,一切思考的源頭

遊戲中的黃衣小六將會由我們玩家全權操控,直至遊戲的通關。小六還有着其他的兄弟姐妹,但由於他們的母親覺得他們的長相醜陋,無一不對其趕盡殺絕,唯獨只有小六被趕來的父親帶走才倖免於難。而其母親也並未罷休,依舊是派出了手下爪牙前去抓小六,小六父親為了保護小六將其裝入公文包帶上了遊戲故事的發生地“貪顎號”。關於小六父親究竟是為了保守秘密還是另有它意,遊戲在劇情中並未作出解答,但在遊戲的開場還是以一種沉重的局面見到了這位父親。

《小小夢魘》:面對世間的慾望,我們如何去處理?
樓梯的畫廊有着小六其它兄妹的照片

2.恰到好處的遊戲難度

作為一款動作類的冒險遊戲,在遊戲場景中充斥着許多需要攀爬才能到達的地方,並加上一些“跑、跳、抓”的組合來構建了本作的操作內容。在一些帶有NPC的場景,就需要玩家通過撿取相關道具來滿足過關的硬性要求。

本作與2016年發行並引發許多人深思的《INSIDE》部分遊戲機制雷同,均利用了遊戲關卡為劇情流程推進的硬性標準,也就是玩家口中的“解謎元素”來作為關卡推進的主要構成要素。本作作為不是以解謎主打的遊戲,可以説在難度上確實沒有為難我們的玩家,就算在一些NPC追逐場景中失敗了,在經過反覆幾次嘗試之後也都能流暢的過關。

《小小夢魘》:面對世間的慾望,我們如何去處理?
3.環境氛圍的搭建

本作與《INSIDE》在整體結構氛圍上仍存在許多相同與相異點,首先就是針對遊戲內容反哺給玩家的反思情緒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包括兩作在關卡的解密上面同樣考驗着玩家對節奏的一個把控。而不同點就集中在遊戲場景佈置上面,由虛幻4製作的“小小夢魘”整體環境多為室內,細節的營造更加細緻,而“INSIDE”的遊戲視角則表現的更讓玩家擁有掌控力(類似長焦鏡頭)。

特別是遊戲中各種細微音效的渲染,“主角踢到易拉罐的聲響 ”、“椅子腳與木質地板摩擦的聲音”等,彷彿將我們玩家帶回到了那艘充滿怪異生物的船上,親臨“慾望”橫流的案發現場,屏息窺探着正在發生的犯罪。空間、時間、道德,都已離我們遠去,如果不幸被上船的食客所逮到,遊戲的“GAME OVER”便會如約而至。

《小小夢魘》:面對世間的慾望,我們如何去處理?
小六

本作並不是一款在難度上為難玩家的遊戲,但卻是一款在思想上折磨人的遊戲。隱喻的表達與誇張的人物造型,透露出遊戲的核心內容妄想侵染玩家的慾望,這本是我們所厭惡的元素卻在不經意間同化了我們。因為“欲”的形態充斥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稍有波動便可能一發不可收拾。

善惡一念

直至遊戲的通關,我始終感覺遊戲在給玩家表演着人性的惡,不管是遊戲後半程上船的食客,還是遊戲過程中始終想抓住主角的“長臂人”。包括遊戲部分場景中出現的籠子房間,裏面都塞滿了類似於主角的“妙脆角”,他們不知為何會在貪顎號上,而長臂人;廚師等顯然都想抓住他們。

《小小夢魘》:面對世間的慾望,我們如何去處理?
單面鏡

給我印象極其深刻的場景中,擁有着這麼一個地方:擁有一面鏡子的衞生間。圖中的衞生間小六要是想繼續過關,就必須砸碎鏡子,而當我們砸碎鏡子後會發現,鏡子的後面還有着一個空間,而且還放着一把椅子。這顯然是一面單面鏡,而後面的椅子則滿足了一些人窺視的慾望。

單面鏡也僅作為遊戲中的一個小小細節,而極具體現本作“慾望”進階階梯的,則聚焦在小六的五次進食上。這幾乎象徵了一個兒童從幼到長的成長曆程,並一步步用幾近殘酷的手段向我們揭示了這段過程。

《小小夢魘》:面對世間的慾望,我們如何去處理?
1、初次的飢腸轆轆將會在遊戲開始沒多久的時候降臨,被飢餓所折磨的小六伴隨着肚子咕嚕嚕的聲響,幾乎是寸步難行。當我們經過一個類似食堂的時候,裏面坐着一個小男孩,他蜷縮雙腿心情表現的非常低落。當他看見飢餓的主角時,沒有思索的丟下了一塊麪包,他填飽了主角的第一次“飢餓”。

在生活中,兒童時期的我們雖然都是一個個鮮明的個體,但原始的需求幾乎也是相似的,這種生理上的硬性標準(“飢餓”)每個人也都能理解。這個環節告訴了我們有需求(慾望),但還不是特別會去主動的表達。

《小小夢魘》:面對世間的慾望,我們如何去處理?
第一次進食的地方。

2、沒過多久第二次的飢餓如約而至,這次的食物放在了一個鐵門敞開的籠子裏。按照遊戲劇情,被飢餓折磨的我們毅然選擇了進入到籠子之中,果腹之餘發現這原來是個陷阱,我們被長臂人所捕獲,成為了眾多小人當中的一員。看着滿牆的籠子,顯然還有許多像我們一樣為自己需求而栽跟頭的人。

第二次的進食象徵成長道路上的逐漸長大,我們已經學會為了滿足自身需求而去主動索取,但對利弊權衡的能力還未構建。

《小小夢魘》:面對世間的慾望,我們如何去處理?
3、這次食物很“重口味”,因為沒有面包;沒有香腸,我們只有老鼠可以選擇。這個階段與前兩個階段相比,顯然我們已經更加成熟,我們為了解決自身最原始的需求,只要能滿足需求,食物的類別已經不再重要。一方面是膽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則是自我主觀意識的逐漸增強,隨着自我思維的逐漸健全,象徵思維成熟的行為開始出現,雖然可能在這個階段仍舊不能很好的做出判斷。

4、直接的進食更加殘忍,選擇直接吃掉同類“妙脆角”。進食來到第四次,可以説此刻的主角已經成熟了,他為了滿足自身慾望,直接選擇吃掉了幫助自己的同類小人,而僅僅為了是填補自身飢餓的慾望而已。這是種人心中的戾氣,把他人作為自己的墊腳石。

《小小夢魘》:面對世間的慾望,我們如何去處理?
5、女鬼BOSS被擊敗,主角選擇進行吞噬,自身加冕為王。普通的進食顯然已經不再能夠滿足主角日益膨脹的內心,為了獲得女鬼強大的能力,主角在將其擊敗之後選擇進行吞噬。

結局,主角經過食客們的桌子,他們貪婪的靈魂盡數被主角所吸取。一路走來,經歷成長之後的小六早也不是遊戲開場時的小六,它為了離開貪顎號,或是説為了解開謎題,它不得不被迫去化身為如同食客般一樣貪婪的人。

《小小夢魘》:面對世間的慾望,我們如何去處理?
究竟是為了慾望還是貪婪,小六最終變成這樣的原因已經不再重要,現實中我們有太多的人雖然年齡已經長大,可思維健全度卻始終沒有像小六一樣的成長。這部分人仍舊停留在為了滿足自身某種需求,選擇各種不擇手段的方式去滿足自己。

在遊戲中,會有“眼睛”狀的探頭在我們的行進路線上面。我們大抵可理解為這是一種行為上的“監管”,它負責監視我們的一舉一動,並阻礙我們向着無止境的慾望行進。可在現實中,誰又能一直充當我們的監視者?我們究竟會為自己的行為買單,貪婪;慾望只不過是災難外所包裹的糖衣,短暫的歡愉終究會迎來我們所不願意品嚐到的痛苦。

之前有人總結過,人的一生往往充斥着三樣東西:短暫的快樂、短暫的痛苦,漫長的虛無流年。這讓我們意識到追求這種行為,始終是一種沒有止境的東西,我們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滿足內心的種種需求。如果我們的一生都活在這種需求之下,那我們和“西西弗斯”又有什麼區別。遊戲有結局,人生也有終點,如果只是一味的想把象徵慾望的巨石推至山頂,這種徒勞充斥的一生是否還有味道可言?或是否還值得我們在生命彌留之際進行回味?

《小小夢魘》:面對世間的慾望,我們如何去處理?
擇善選之,如惡棄之

整款遊戲的流程並不長,隱晦的解讀當然也是各有道理,針對顯而易見的慾望我們是可以進行自我掌控的,讓我們防止在如今這個紙醉金迷的時代裏,為了滿足無盡的慾望而迷失自己。我也願意相信本作設計組用誇張的手法讓我們見識到慾望的可怕,以及人心中無止境的惡。為了減緩或是應對這些生活中的不善一面,認識自己非常重要,也就是我們需要活出生命的意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58 字。

轉載請註明: 《小小夢魘》:面對世間的慾望,我們如何去處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