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詩人、劇作家歌德曾説:“人間最大的幸福,乃是人格之歡樂。”
人到中年,作為個體深層內部的和相對穩定的人格具有中年期固有的特點:
自我概念表現出更加積極、滿意的變化,性別角色趨於整合,時間觀念重新建構,再評價更富有觀念性,權威感增強,內省日趨明顯,從發展心理學角度看,中年期乃“人格成熟之年”。也正因為如此,中年人能體驗到歌德所説的“人間最大的幸福”。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中年期人格已臻完善,相反,中年期面臨着一系列人格發展任務,中年人只有根據各自的主客觀條件適時地、科學地進行人格的自我完善,才能真正體察到“人格之歡樂”,品味到“人間最大的幸福”。
下面我所討論的問題能使廣大中年讀者在瞭解自身人格特點的基礎上,自覺地進行人格的自我完善,以進一步享受“人格之歡樂”。
人格的一般概念
從“斯芬克斯之謎”説起,自蘇格拉底提出“認識你自己”這一古老箴言以來,人格就象“斯芬克斯之謎”一樣橫亙於人格的探索之道上。
在神話故事中,斯芬克斯是個女神,是個女人頭獅子身並長有翅膀的怪物。她被古希臘女神赫拉派往忒拜國,居住在山岩上作怪。她向來往的行人説一個謎語,如果猜不中就要被她殺死。
她所説的謎語是這樣的:“有一物,早晨4條腿,中午2條腿,晚上3條腿,腿最多的時候也就是他最孱弱的時候。”許多過往行人因猜不中這是何物而慘遭殺害。
因此,忒拜人詔告世人,誰能猜中這一謎語就擁他為王,並娶寡後為妻。後來謎語被古希臘悲劇中的人物俄狄浦斯猜出是“人”。
“早晨4條腿”-人的嬰兒期,4肢爬行;“中午2條腿”-人的成年期;“晚上3條腿”-人到老年期,拄枴杖走路。斯芬克斯之謎終於被猜中了。
人格,包括中年期的人格,究竟是什麼呢?這是研究中年期人格必須首先解開的“人格之謎”。
什麼是人格?
“personality”,“人格”在英文中是一個很抽象的詞,它的內涵意義非常廣泛而外指的意義卻極少。
很少有一個詞象這樣意義多歧的。多種學科和社會各個方面對“人格”這一詞都有其自己所指的意義。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説:“張三人格高尚”、“李四喪失了人格”等等。
英文“personality”(人格)一詞來自拉丁文“persona(面具)一詞。“面具”是指舞台上扮演角色時所戴的特殊面具,它表現劇中人物的身份。
我國京劇的臉譜,如大花臉等也代表人物的性格和角色特點。面具一詞經過心理學家及其他有關領域的多種應用已發生了種種演變。
心理學家對人格的界説明顯地反映出他的基本理論。可以説,有多少人格理論,就有多少人格定義。
心理學家阿爾伯特(Auport,1937)曾經綜述過50多個人格定義,後來中外許多學者也曾對人格概念做過歸總工作。
人格定義至今仍眾説紛紜,莫衷一是。但心理學家吉爾(Jill,1981)等根據大多數定義的基本要點進行分析,指出人格定義大致可以分為下列3種類型;
其一,把人格假定為一種內在的結構與組織;其二,強調個別差異的重要性,人格就是人的特色;其三,從生活發展史的方面界定人格,強調內(或者)外環境,遺傳(或者)社會影響的改變過程。
我國心理學工作者也提出了許多人格定義。其中陳仲庚和張雨新在《人格心理學》一書中提出的定義頗具有代表意義。
他們認為,人格是一個複雜的內在組織,是人的心理-物理個體性的綜合。它是個體內在的在行為上的傾向性。
它表現為一個人在不斷髮展中的全體和綜合,是具有動力一致性和連續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給予人特色的身心組織。
它主要包括個性心理特徵,如性格、能力、氣質等以及個性傾向性,如動機、信念、價值觀、需要、興趣等。
這個人格定義主要強調了人格的4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全面整體的人。人格是對人的總的描述,本質的描述,它既表現這個人、代表這個人,又解釋和説明這個人的行為。
二是持久統一的自我。人格説明具有主觀世界的人,而不是單純的刺激反應或者兩者的關係。
人的活動是有意識的,人格可作為意識的主體來看待,這種人格主體的自身認識就形成自我,但其發展和表現都離不開人的實踐活動。
三是有特色的個人。人格也給人的行為以特色,使一個人有別於他人,成為獨特的個體。所謂個性或個體性,實際上就是指人格的這一特性。
四是社會化的客體。對於人類個體,我們還要強調在與社會的接觸中,他無時無刻不在吸取外界的規範和要求,並使它們成為自身的東西。
正是由於人的社會化過程,人格特點才得以形成和實現,人既有別於他人也相似於他人。
同時也是在人的社會適應中表現了人格身心組織的主要功能。人格的形成變化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生理、文化、社會階層、家庭因素,早期經驗等。
因此,處於某一地區,某一文化環境下或某一社會階層的人會表現出相似的人格特徵。
此外,決定人格差異與相似的還在於觀察者所處的立場及所觀察的對象,“就某方面而言,所有的人都相似。”
確實,對西方人而言,亞洲人也看起來很相似;同樣,以青年人或老年人來看,中年人也是頗為相似的。
但若深入其中,就會發現同處於中年期的各個人的人格也是迥然各異的,不僅性格、氣質不同,興趣、需要相異,在處事方式及價值觀念上也是各不相同的。
我們重點討論處於中年期的人相對於其他年齡階段(如青年期或老年期)而言所具有的共同的人格特點。
這裏,我們當然並不否認中年期人格的個體差異,但中年期人格個體差異的存在不僅不會削弱其共性,相反會使其共性更富有特色。
中年期的自我意識與人格特點
儘管心理學家有關中年期人格的專門研究較少,但也積累了一些有關人生後半期的比較系統的和可測量的變化的證據。
這裏,我們着重探討一下中年期的自我意識與人格特點。
中年期的自我意識
中年在人的生命週期中是一個頗具特色的時期,是一個在質上不同於其他年齡階段的時期。
從這時起,日曆上的年齡便不再象生命早期那樣是一個積極的、富有誘惑力的標誌。
因為在生命早期,日曆上年齡的增長意味着長大成熟、增添魅力和受人重視;而從現在起,年齡的增長則意味着白髮、禿頂、精力下降和感官的退行性變化。
因此,步入中年的男男女女開始在鏡子裏、在家庭或工作場所中、在與人交往中,逐漸地或者突然地意識到中年的降臨以及青春的悄然逝去。
西方心理學家B·L·尼古頓(B·L·Neugurten)等曾對100箇中年男子進行有關中年期特點的長時間談話。
這些被試中大多數都具有高度的內省力和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他們對發生在其職業、家庭、地位及其與外部世界的交往方式上的變化都有相當的洞察力。
結果表明,中年人往往是以其在不同的生活情境-體力、職業、家庭-中的變化而非日曆上的年齡來作為自己步入中年的線索的。
他們無論在家庭還是在工作和社會的廣泛情境中都把自己看作是兩代人的中堅,同時,他也有着把自己與青年人和老年人區分出來的清晰感覺。
在他看來,青年人不會理解也不會關心中年人的一切,因為青年人還沒有積累起足夠的生活經驗。
特殊的時代以及經驗的廣泛積累會導致代的區別並且標誌着代與代之間的界線。一位48歲的中年人曾説:“我畢業於xx大學。
在當時的社會上,一個學位並不會為你準備好稱心如意的工作。在當時,每個人都在竭力維持生存,這幾乎花費掉畢生的時間和精力。
今天的年輕人就不同了,他們成長於富裕之年。當我象我兒子這個年齡時,我早在闖蕩世界了,我能老練地處理各種問題,並幫助父親支撐着整個家。
但我的兒子卻從不能理解這些,他們是根本不同的一代人,中年人已日漸意識到自己與青年人之間在情感和社會上的距離。
有時候這種意識是突然閃現的:“我過去常以為,在我們辦公室中的所有人都是同代人,因為我們都有着相似的職業興趣和工作能力。
直到偶然有一天,我們談論起老電影時,我才發現比我稍年輕的人並沒有看過一些頂呱呱的老電影···在那時,“我比他們都老”的感覺就重重地叩擊着我,以前,我可從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另一位男性中年也有這種感覺:“當我在舞台上或電影上看到漂亮的姑娘時-我們過去常起鬨大喊“漂亮妞兒”-但當我意識到“老天!她大約和我兒子年齡差不多”時,這可真如同一擊重掌。
它使我意識到,我已是中年人了!”研究還發現,男人和女人對自己已屆中年的意識所憑藉的線索是不一致的。
女人總是傾向於根據家庭週期中事件的時間順序來知覺自己的年齡層次。對已婚婦女而言,中年似乎與孩子長大成人密切相聯。
孩子離家自立,她感到自己也已步入中年,完成了撫育任務。而且甚至未婚的職業女性也經常根據她們可能有的家庭來談論中年。
如一個獨身的中年婦女説,唉!幾年前我還並不把自己當中年人,好機運似乎還在我的前方伸延。我認為我現在正在做我想做的一切,在30歲時還曾煩憂着有關婚姻和孩子的事,到現在卻不再惹我煩惱了。
因為現在像我這個年齡的許多婦女正在或者已經失去了丈夫······,而男人則是通過在家庭情境以外的線索來知覺中年的降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