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當我還是年少時就已明白,多數人的努力與追求毫無價值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當我還是一個相當早熟的少年時,我就已深切地意識到,大多數人終生無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都是毫無價值的。”
這是愛因斯坦在一篇講述個人經歷的文章《自述》中,寫下的句子。彼時,愛因斯坦67歲。
步入老年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似乎明白了很多,也想告訴後世很多,但最終卻凝練為以上那一句話。你很難相信,這是一個我們印象中始終致力於科學研究,發現宇宙以及自然規律的科學家,對人生和生命的看法與總結。
但是,倘若你換個角度來看,就會發現,愛因斯坦並不是在評價和總結自己的一生,而是以旁觀者的眼光、科學家的口吻看待眾生,並將普通大眾一生追求以及蠅營狗苟,視為毫無價值和意義的行動。
愛因斯坦當我還是年少時就已明白,多數人的努力與追求毫無價值
倘若愛因斯坦不是科學家,而是哲學家,説出這樣的話,人們多半會理解為一個悲觀的哲學家對人世的一種虛無看法。但是研究宇宙科學以及自然規律的愛因斯坦這樣講,是否意味着,關於生命,關於生存的真相,愛因斯坦還有沒有説出的秘密呢?
偽善和漂亮字句掩飾着的生物性生存
“而且,我不久就發現了這種追逐的殘酷,是更加精心地用偽善和漂亮的字句掩飾着的。每個人只是因為有個胃,就註定要參與這種追逐。而且, 由於參與這種追逐,他的胃是可能得到滿足。”
作為科學家的愛因斯坦,在發現自然規律和宇宙規律方面,走得比任何人都深邃、廣遠。
但最終,生命來到暮年終老階段的科學家,也不得不尷尬地承認:人始終是一種物質上的存在,思維與想法走得再遠,自然規律被證實的再妥帖,人自身也必須先滿足存在所需要的各種條件。
愛因斯坦當我還是年少時就已明白,多數人的努力與追求毫無價值
在此基礎之上,才談得上其他拓展。而他本人,更是精妙地揭穿了前人關於“人類必須要吃喝才能維繫生命”這一客觀現實的偽裝。愛因斯坦認為,種種關於生存意義和價值的讚美與歌頌,都是扯淡,都是在滿足“肉身存在”的前提下,對樸素生命和存在的一種矯飾。
如果説人們能夠去“矯飾”生命價值和意義,尚且算得上有所智慧和脱離了動物屬性的話,那麼,某些因為吃飽喝足就能滿足的人形動物,則更與自然界中的其他動物,在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
作為大科學家,作為一個有科學素養和蜚聲全球成就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自然不會出言不遜地貶低普通人的存在意義和價值,但也不動聲色的、極其簡略而直觀地,概括歸納了生而為人,只為了吃口飽飯者的“動物性”存在特徵。
愛因斯坦的話刻薄嗎?當然不是,簡單卻是一語中的。
愛因斯坦當我還是年少時就已明白,多數人的努力與追求毫無價值
世界上大部分人的確是這樣生活和存在着的,無知無覺,一日三餐,為追逐一日三餐而忙碌、努力、生氣、大笑……不能説這樣活着不對,但一味只知道滿足於這樣的活法,在某種高度上來看,顯然也很低等。
科學家愛因斯坦走進星空宇宙很遠之後,回過頭來看自己身存的物質世界,有許多話想説,關於人生和人們應該怎樣活着,以及如何有價值和有意義的活着,也有所歸納和思索。並且顯然,他告誡人們“不要只是為了滿足胃口”而活。
幾乎從少年時代開始,愛因斯坦就已明確脱離了“為了滿足胃口”的活法。
從一個專利局的小專利員,到研究宇宙規律、提出相對論的科學家,始終活在自己擅長世界裏的愛因斯坦,從頭到尾似乎都並不在物質需要上有所焦灼和追求。命運也是十分神奇的,讓他始終能夠在填飽肚子的同時,還能從事偉大而極富價值的科學研究。
不是愛因斯坦本人有什麼奇特的生存方式,而是因為:一方面,愛因斯坦能夠忍受、忽略甚至不在意生活上的缺衣少穿,過着較為樸素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愛因斯坦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自己極其擅長並一直有所推進的科學研究上。
愛因斯坦當我還是年少時就已明白,多數人的努力與追求毫無價值
而正是這一放一收之間,偉大的科學成就誕生了;在那個時代,作為普通人的愛因斯坦“寂寂無名”;但科學界以及後來的人們記住的,卻是那個超越了時代和時間,在推動人類發展進程中貢獻卓著的科學巨匠。
當一個人的生命因偉大而實用的貢獻超越了肉身存在的條件束縛,為更多人創造了價值的時候,我們就不能再以世俗的地位高下、財富多寡、聲望名氣來衡量這個穿越了時間,發現了自然規律的“人”。
簡而言之就是,拉長時間維度來看當下正在做的事情,我們是否擺脱了“為了滿足胃口而活”的追逐和努力狀態?是否不止於當下,甚至直抵未來,為更多的人創造出了樸素而客觀的“價值”?
我們是否在滿足了一己之身的存在需求之後,跨越了世俗需求,做了更能體現生命意義和價值高度的事?
顯然,取得如愛因斯坦一般跨越時間和時代的偉大科學成就,不是所有普通人能夠做到的事情。這需要天賦,更需要勤奮,乃至毫無雜念的全情投入。
愛因斯坦當我還是年少時就已明白,多數人的努力與追求毫無價值
多數普通人,滿足於當下生活,隨着普通人的價值觀和潮流,不斷追逐着物質社會的種種高端、大氣、上檔次。
毫無疑問,如果能夠得到,自然妙不可言;但命運的詭譎就在於:越追逐外在越可能得不到更多,而越得不到,內心對此的投射就越嚴重,最終形成為內心空洞。
物質世界的可變、長久、短期內不可更改其實是每一個人都清楚明白的,但人們始終做不到的,就是堅持向外求取,求而不得就持續努力和追求,並將這種向外的求取賦予各種“偽善而漂亮的”裝飾。這樣做自然是對的,是生物的本能。
但設若求不得,是不是可以換個方向?向外不成,向內發現並探索,也許不失為一條捷徑?
問題在於:我們的內在,還有什麼存在嗎?
-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編輯 | 一粒米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蔘考資料:《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58 字。

轉載請註明: 愛因斯坦當我還是年少時就已明白,多數人的努力與追求毫無價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