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高科技造車網紅特斯拉與中國電商巨頭拼多多渠道產生分歧,“拒絕”給武漢付款車主發貨,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爭議與熱炒。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作為一家汽車服務提供商,特斯拉沒有絲毫歉意以及對消費者的尊重,反而轉移話題,大肆談線下渠道問題,把一次對中國消費者的漠視,美化成為維護普通消費者的善意舉動,甚至高調地揚言對用户所謂“自導自演”追究法律責任。
這讓我想起了當年蘋果進入中國市場後,三大電信運營商為爭奪銷售權趨之若鶩,來自iPhone補貼成本造成中國聯通“旺丁不旺財”:以2010年為例,聯通來自於3G終銷售虧損高達31.7億元,其大部分投放在iPhone上。
2012年1月,蘋果與中國電信合作引進CDMA版iPhone 4s。
經過6年“馬拉松”式談判,2013年12月,蘋果宣佈與中移動達成銷售合作,正式面向中國市場銷售TD-LTE 4G版iPhone 5S/C。
最終,蘋果仍然沒有“獨家”供應,而是選擇誰給出補貼多,就選擇誰的商業邏輯。
這件事表面上看,特斯拉不希望拼多多補貼賣車,對線下渠道形成了衝擊,維護直銷渠道利益,實際上是通過市場“築牆”,變相採用飢餓營銷,提高進入門檻,從而實現其利潤。
01、區別對待用户,涉嫌違法
拼多多在“限時秒殺”平台進行的特斯拉Model 3搶購活動,僅有5人買車,有4位消費者成功提車,而武漢消費者遇到麻煩,根據媒體報道,是他走漏風聲,遭到非難。
理由是,根據特斯拉聲明以及購車協議,“禁止轉賣”條款認為:“對於任何我司認為其目的是為了轉賣的訂單或者有其他非善意目的的訂單,我司有權單方解除本協議。”
因為特斯拉並未與宜買車或拼多多就團購活動有任何合作,委託銷售服務等,在平台上賣車當然説不過去,特斯拉對拼多多的“制裁”,表面上看似合情合理,每一個商家都要遵守商業規則,沒有商業合作,你就不能亂賣,尤其是降價賣。
然而,從宜買車和拼多多購買特斯拉是車主自行下單,成交之後拼多多和宜買車平台進行補助。
特斯拉如果覺得拼多多擾亂市場秩序,可以對拼多多進行商業起訴,沒有必要和用户過不去。
事實上,“轉賣”是要先把汽車買下,再賣給第三方,而現在拼多多是以客户的名義直接購買,根本不存在轉賣行為,特斯拉單方面“解約”,違反合同法。
想當年,蘋果進入中國市場時,僅支持聯通網絡,後來支持電信網絡,移動用户只能使用“煽割”的蘋果,而蘋果當時讓很多非聯通用户蘋果變成磚頭,就是以打擊“黃牛”渠道為名,維護蘋果的高額利潤,屢試不爽的飢餓營銷。
02、特斯拉和當初蘋果一樣 用户屬於“特殊”羣體
而當年蘋果進入中國的時候,用户羣體和今天的特斯拉非常趨同。
10年前,蘋果手機前幾代在中國剛上市,國產手機還沒有崛起,擁有一部蘋果手機就像今天擁有特斯拉一樣,是一種身份象徵。
那時候,很多人低收入的年輕人為了證明自己,就是賣腎也要買蘋果。
很大程度上,這些人並不是真的喜歡蘋果手機本身,而是從內心上需要一份別人對自己尊重。同時,年輕人買一部手機送情人,也是表達愛的一種方式。
還有一部分將蘋果當成最貴重的禮品送,員工獎、年會獎……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就收蘋果機。
而如今,某研究機構一份統計數據顯示,蘋果用户羣體主要是年輕未婚女性,學歷低,收入低……
而特斯拉的消費羣體呢?
據大數據顯示,第一批購買特斯拉車主大多是科技公司CEO、經濟條件很好的科技發燒友、以及各種“人無我有,人有我先”的前衞人士。
之後特斯拉開始降價,消費人羣也隨之發生改變,但從消費者模型上可以看出,特斯拉主要消費人羣為25歲到35歲的年輕人,和具有一定資金實力的35歲到49歲的成功人士等中產高層管理者為主。
雖然蘋果和特拉斯用户畫像大相徑庭,但都不屬於正常羣體,也就是説,買蘋果手機用户的第一齣發點不是通信價值,而買特斯拉考慮第一要素也不是交通工具的考量。
正因為用户羣體特殊,所以,飢餓營銷才能大行其道。而且,屢試不爽。
03、特斯拉還能牛多久?
一邊是象徵着高科技的飢餓營銷,一邊是安全事故不斷的慘劇。
早在2015年,據報道,華爾街建議現金充足的蘋果公司收購特斯拉,至今仍然是華爾街一廂情願的事情。庫克眼睜睜地看着馬斯克的衞星上天而搖頭嘆息。
和蘋果手機穩定性能不同,近幾個月來,特斯拉被曝多起疑似失控撞車事故,根據公開報道統計,自2016年至今,特斯拉在Autopilot開啓狀態下,特斯拉已造成至少13起嚴重交通事故,其中至少造成三人死亡。
敢於創新和嘗試新技術值得尊敬,但是自動駕駛時代遠遠沒有到來,甚至因為安全和人性化考慮,永遠都不會流行。
汽車和電子產品殊途同歸,隨着高科技發展,中國汽車崛起,特斯拉高貴的頭顱還能挺多久?
看看這幾年蘋果中國走過的路就明白了。
蘋果遊走在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之間,藉着打擊“黃牛黨”渠道,打擊違法APP應用的幌子,建立了封閉的線下渠道和線上應用生態,賺得盆缽皆滿,逐漸墮落。缺乏技術創新追求,缺乏對產業鏈的尊重,缺乏對用户的關愛,在5G尚未來臨就一敗塗地。
根據Trustdata移動大數據監測平台發佈《2020年上半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品牌佔比》顯示:華為(含榮耀)排名第一名佔據40%;vivo作為國內主力品牌,以17.1%市場份額排名第二;OPPO以15.2%位居第三;而蘋果以11%屈居第四(竟然比榮耀手機還低0.1%)。
可以説,蘋果最終淪為“其它”只是時間問題。
隔行如隔山,蘋果也未曾料到當年憑藉着顛覆性創新和飢餓營銷,紅遍全球市場,尤其是能夠輕而易舉地換掉中國年輕人的腎臟;而特斯拉也正在重蹈蘋果的覆轍,自動駕駛顛覆性創新技術暫時還沒有其他公司可以超越,但是,玩壞了飢餓營銷和傲慢的售後,會讓其在今後市場成長中付出沉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