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盤中,美團股價觸及221.6港幣/股的歷史新高位置,公司市值高達1.3萬億港幣,摺合人民幣11700億元左右。
那麼問題來了,美團到底是幹啥的?憑啥價值萬億元之巨呢?不就是一個送外賣的嗎?為啥同樣也是送外賣的餓了麼在估值上卻只是美團外賣的一個零頭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兩家公司的戰略方向是完全不一樣的,餓了麼是一家相對單一的外賣平台,而美團則是一家超級平台。
未來互聯網的競爭則是超級平台對於單一平台的降維打擊。
1
美團外賣是怎麼戰勝餓了麼的?
眾所周知,國內的很多互聯網公司在成立之初都是受海外的企業啓發而創立的,外賣行業則有點例外,純中國原創。
餓了麼成立於2008年,是國內最早將外賣想法做成APP的創業公司,它的創始人是當時正在上海交大讀研究生的張旭豪。
為什麼張旭豪會有這樣的原創想法呢?
因為張旭豪是一個資深遊戲玩家,常常因為玩遊戲而沒辦法按時吃飯。敏鋭的他發現這是一個用户痛點,至少是大學生們的一個痛點。
意識到這裏可能藏着大市場之後,張旭豪並沒有傻傻等待,而是立即行動。
而就在餓了麼成立的時候,王興還整天泡在飯否網玩耍,還不知道將來會成立一家市值萬億的公司。
2010年,團購網站興起,王興照着團購鼻祖Groupon的模式做了一家叫做美團的團購網站。
在“千團大戰”中,王興只用了一年時間就確立了美團的領先位置。就在團購大戰結束之後,美團便盯上了餓了麼快速成長的模式,進入外賣市場成了美團非常堅定的一個方向。
其實,在上線美團外賣之前,美團已經研究餓了麼、百度外賣等競爭對手半年時間。
2013年11月,美團外賣姍姍來遲,一開始美團外賣對標的就是餓了麼。
採取的策略完全是照抄照搬模式,餓了麼怎麼做,美團外賣就怎麼做!
據説,餓了麼的小廣告和橫幅是在早上8點左右分發完畢,而美團外賣則是上午10點鐘出動,將餓了麼辛辛苦苦做的廣告全部覆蓋。
這只是雙方短兵相接的預演而已,並不能保證美團外賣迅速反超餓了麼!
在與餓了麼的競爭之中,王興意識到如果想快速反超餓了麼就需要在兩個方面努力,一是做好外賣配送領域,可以提高用户體驗;二是將外賣範圍擴展到全國,在範圍上迅速超過。
於是乎,王興專門在暑假期間招收了1000名公司擴展市場的“敢死隊”,秘密培訓了兩個月。
在大學生們開學之前,王興將這1000名精兵派到了全國100個城市裏,就這樣打了餓了麼一個措手不及。
從此以後,美團外賣就建立起了自己的行業領先優勢。
2
超級平台思維
從表面上看,好像美團跟餓了麼的外賣市場份額是差不多的。可是,真實情況是怎樣的呢?
據Trustdata統計數據顯示,美團外賣的交易額逐季上升。2008年第三季度美團外賣市佔率超過了60%,達到了60.1%。到了2019年第三季度,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更是上升到了65.8%,穩居市場第一。
反觀餓了麼2019年第三季度市場份額,為27%,市場份額逐季小幅下降。
2018年,餓了麼被阿里收購的時候,估值為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63億元。
考慮到餓了麼的市場份額逐漸下降,餓了麼的估值最多隻有1000億人民幣左右。
是什麼造成了餓了麼的估值與美團市值十多倍的差距呢?
僅僅是因為產品戰略的失誤嗎?
不是的,而是因為美團外賣一出世就有一種降維打擊的感覺,美團通過前期團購用户為美團外賣導流,直接讓公司起點比同行高出很多。
美團的這種策略就是超級平台策略,而作為創業者一定要有超級平台的思維。
什麼是超級平台?
顧名思義,就是類似於阿里巴巴、騰訊、美團這樣的平台。我們很難用一個功能來定義它。他們本身就是擁有海量用户的平台,再衍生出一個小平台是輕而易舉的。
更為重要的是,在這些超級平台的基礎上,他們可以衍生出無數個小平台,這些小平台聚在一起會產生核聚變一樣的效應。
除了團購和外賣之外,美團在旅遊行業也做到了第二名的成績,僅次於攜程網。
未來,這些超級平台還將在更多領域發揮出自己的強大優勢。
當我們在創業的時候,我們是否在做一個超級平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