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播”天然去雕飾 抖音短視頻平台賦能鄉村振興
展現“田園牧歌”生活
廣東珠海漁民雷芳,和丈夫運營着視頻賬號“漁小仙”,以分享漁民生活日常與科普海產知識為主,在抖音等平台上收穫數百萬粉絲。雷芳的父母早年間從湖南輾轉到珠海,以捕魚工作為生。安頓下來有了自己的漁船後,雷芳經常跟着父母出海,順其自然就熟悉了大海。
雷芳在抖音賬號“漁小仙”直播趕海
2018年3月,雷芳嘗試發了人生第一條短視頻。4分14秒,雷芳展示了稀鬆平常的漁民捕魚生活,沒想到積累了十多萬點擊量。這讓雷芳開始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她辭去了公司文員的固定工作,成為專業的出海人、趕海人。
雷芳和丈夫一起創作視頻,展示大海的奧秘,讓更多人瞭解到出海、趕海的樂趣,吸引許多網友前往村裏體驗不一樣的人生。這也讓雷芳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生活狀況得到了很大改善,今年疫情期間,海鮮市場整體受到影響,但在“漁小仙”的帶動下,川東村的漁民們仍保證了基本的收入,和往年差別不大。
助力決勝脱貧攻堅
雷芳只是千千萬萬在村播浪潮中改變了人生的一朵“小浪花”。85後郝春雨,來自2020年3月剛剛脱貧的內蒙古赤峯市國家級貧困縣翁牛特旗蘇布日嘎嘎查村,大學畢業後逆流回鄉求發展。
2018年是所在村落脱貧攻堅的關鍵時期,郝春雨當選村主任,帶領村子摘了貧困村的帽子。郝春雨正是抓住了短視頻的契機,幫助家鄉農產品打開了銷路。截至目前,通過抖音,村民們已經達成了兩三百噸葵花籽的簽約,給村裏的四個貧困户帶去了收入。
如今,以抖音為代表的等短視頻+直播平台上的各種鄉村直播,還原了天然真實的鄉村山水風景、風土人情,凸顯着中國鄉村旺盛的生命力。這種“造血式”的生長,正為鄉村振興的事業注入源源不斷新動能,助力脱貧攻堅,推動着鄉村產業朝着更高質量發展。
扶持“新農人”就業
直播和短視頻,加速了信息傳遞速度。信息流動加速度,也將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鄉村振興的核心是產業振興,而產業振興的核心在於人才基礎設施搭建。特別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當前仍有一些貧困勞動力尚未外出,一些貧困勞動力在外務工不穩定,就業增收壓力加大。
早在2018年6月,國務院就頒佈了《關於打贏脱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在強化到村到户到人精準幫扶舉措中提到,要全力推進就業扶貧,實施就業扶貧行動計劃,推動就業意願、就業技能與就業崗位精準對接,提高勞務組織化程度和就業脱貧覆蓋面。
丁浪2012年大學畢業後在廣東江門打工,於2015年返鄉回家鄉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創業。最初創業失敗,團隊只剩下他一個人。2018年年底,他參加了頭條學院(字節跳動旗下新媒體運營培訓平台)扶貧訓練班後,他的視頻製作水平得到提升,通過拍攝德江縣的美食和美景,讓這裏的美景好物走出大山。
其中一條拍攝村中老奶奶製作紫薯美食的短視頻,獲得了一千多萬次播放。通過這個視頻,村裏賣出了5000多單紫薯。一些網友看過視頻後被當地美景吸引,還特地來到煥河村旅遊。德江縣是不久前剛剛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他正在用抖音助力貧困縣的面貌。
丁浪鏡頭下張奶奶做的紫薯飯受到網友喜愛
近年來,交通、物流等鄉村基礎設施的搭建,對鄉村農業和旅遊業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抖音等短視頻和直播平台的出現,為鄉村提供了展示鄉村風貌、文化風俗的機會,非常容易獲得城市網友的支持和青睞。鄉村產業的發展,不僅要重視人才培養,同時要藉助政企協同,用好直播、短視頻等新手段,為精準扶貧和振興鄉村注入新動能;也需要不斷擴寬農副產品銷售路徑,打磨產品質量和服務,提升核心競爭力,助力實現鄉村長期而穩定的發展。(文/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