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7日,當上馬落下帷幕,或許我自己也沒想到再次站在賽道上是兩年後。19年的首馬254,三次跑進250,PB提升至2小時43分08秒,讓我一度迷失了自己。232不敢想,240也少了動力。當2020年西馬戰火重燃,跑團一哥的位置更迭,前浪來襲;曾經力壓一頭的隔壁跑團兄弟也成功跑進了240,一路PB;團隊裏無數小夥伴逼近245大關。是的,DNA動了,我該復出了。
冬天的訓練其實並不連續,累計跑量不少,但是少了有質量的長距離,滿打滿算30K只跑了3個,更多是通勤的18K加換乘地鐵湊數的3K乘2。雖然量上來了,但是質如何,還真是有些沒底。和唐長安裏的幾個小夥伴跑過幾次速度課,課表雖然完成,但是整體來看速度課偏少。最後,上次總結的要多跑32M和38M的課表是一次沒完成。所以,能不能達到預期,也只能賽道上看了。
報名後一直在糾結,4.18是校慶日,可能是最忙碌的一週,能不能跑成謎。在這裏特別感謝領導的大度,專門安排好各項工作,讓我可以放心的參賽。賽前一週果然是各種加班,連續兩天加班到12點半,基本都是在辦公室湊活了。疲憊,是賽前出現最多的詞語。
補給策略:這次補給採取了上馬那次的策略,賽前30分鐘一膠一鹽。這次使用了喬爺同款的MAURTEN膠,好處是果凍型膠體,無須水既可以食用,不用堅持到補給站。賽前一小時補充一瓶碳水沖劑,賽中15K一膠鹽,25K一膠鹽,32K一膠鹽。事實證明,這次補給帶少了。
配速策略:賽前研究地圖,前20K平坦,25K後開始起伏增多,尤其是35K後,36、38、39連續的兩個隧道一個立交橋,預計到掉速嚴重,前半程計劃3分40配速巡航,一直到30K,30-35允許掉速到3分50,35到結束保持3分50巡航,成績基本可以達到2小時38上下。
前15Km:
發令槍響,和凡爾邵開始按照既定的配速起跑。比賽和訓練的區別就是,訓練一般都是按照既定配速跑,比賽,當然是把自己扔出去,隨風飄搖。第一公里3分38秒還算正常,第二公里慢慢提速到3分35秒,第三公里開始耳邊開始還有凡爾邵的提醒,當聲音變小,回頭一看他掉隊了,我也從3公里開始,從3分30,提速到3分22,在6公里超過了焦安靜,女子第一甚至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超掉的。7公里開始跟着一個特戰隊兄弟,賽後才知道原來是我團新進大神,PB236的王傑。配速穩定在3分30巡航,一直到12K,在一個上坡,我繼續維持在3分30速度,也開始單飛,覆盤看,這絕對是一個錯誤決定,因為這個決定讓我一個人孤獨的跑到了35K。
15K-半程:
訓練經常是孤獨的,沒想到比賽也是如此。15K進行了第一次補給,説到這裏不得不提賽前的那次補給,本來計劃帶着GU賽前用水沖服,可這次安檢力度升級,不讓帶水進場,我也之前提前吃了一個M果凍膠,打亂了補給計劃。15K這次吃了GU和鹽,前15K的疲勞也開始襲來,右小腿肚子開始肌肉抽動,壞了,要抽,趕緊改變跑姿到全掌,堅持到18K稍有緩解。雁塔西路,是我最愛的賽段,這裏賽道狹窄,但是和觀眾的互動很近,經常能聽到各種加油和鼓勵,也主動向熱心的市民朋友致謝。抬頭就是大雁塔,盡頭右拐再左拐就到了半馬分流,聽旁邊大叔説加油你是第四,我笑笑,大叔你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吧。半程115,這個時候我才意識到超速了。
半程-35K:
前半程你有多瀟灑,後半程就得加倍的苦痛,這次剛過半程就開始了難熬的旅程。跑到這裏還是錯誤的預估了自己的狀態,既然如此,那就衝擊下235吧。賽前看過RQ的預測,大概是236到237之間,這盲目自信的2分鐘,最終成為擊敗我的一環。25K進行了二次補給,剛過29K,第一次撞牆期提前到來,等不到32K,就進行了第三次補給,最後備用的第四個鹽丸也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埋下了隱患。25K第二次抽筋來襲,這次是左腿後側,堅持了3K左右,基本緩解。路過我校,左右環顧沒有看到長安大學的旗幟,估計是我累了,沒看仔細。34K跑到和平門右拐,開始爬坡。這時候第三次抽筋來襲,讓本就撞牆的我更加難受,配速也開始迅速下降。35K東南城角北拐,最難的賽段要來了。
35K到撞線:
30K到40K這段線路是我的通勤線路,不過隧道接着立交還是讓我有點發怵,訓練的時候想着跑跑主路,發現跑不到60邁,就此作罷。第一個隧道在中山門,上下都比較緩,順利通過,還順道超了兩個哥們,不過此時補給不夠的問題出現了,站點的香蕉補給不合適,也沒有能量膠,只能悶頭苦跑,第二個隧道在朝陽門,很短也意味着非常陡,在上坡時,果然沒勁了,也被後面的夥伴超過,爬上太華立交,這裏還幻想着該衝一下了。完全是高估了自己。40K折返,手錶顯示2小時30分,最後2.195如果穩在3分50還是有機會進入240,可最後的一公里明顯感覺心跳過快,在冒險和活下來中,我還是清醒的選擇了後者。最後600米,當我看到拱門的時候剛好跳過了2小時40分,帶着失望,我衝過了拱門,2小時40分23秒,差了24秒。
失望麼?有一些失望,雖然PB了3分鐘,但是還是沒有達到賽前目標的低線。失望後的總結才是下次成功的基石。
1. 負切割的重要性。可能每一個人都知道前慢後快的好處,可真正能做到的卻很少,上馬到這次西馬兩次的失利讓我再次認真審視這次的比賽。前半程115,遠超我曾經的PB119,和上馬前半程117,雖然我知道我估計半馬可能可以114了,但是下次一定要穩在117外。後半程要跑出一次116;
2. 補給的準備,這次特意準備了喬爺同款的M膠,可賽前看到35、45一隻讓我摳搜搜的買了3只,想着應該夠,果然中招。下次一定準備好方案,多帶一隻,哪怕浪費也不能少;
3. 配速長距離和長TEMPO。有質量的馬拉松配速32K和5K乘4是關鍵,32K後多加幾組400,也可以提升後半程能力。後續唐長安的小夥伴也將就所有隊友的總結做一個彙總,加入我們的訓練內容;
4. 凡爾邵,下次可不要掉隊了;
5. 這次比賽讓我進一步看到了10K和半程的潛力,下次試試能不能跑進10公里34分鐘、半馬74分鐘。
這次我想説,sub235,下次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