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1 秋天
1.天氣涼了, 樹葉黃了,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
“涼了、黃了、落下來”寫出了秋天的特點。
2.一羣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人’字, 一會兒排成個‘一’字。
“一會兒”中的“一”讀二聲,“一羣”中的“一”讀四聲。
3.啊!秋天來了!
“啊!”表示明白了。這些自然界事物發生變化都是因為秋天來了,用這2句話總結了全文。
課文2 彎彎的月兒
1.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把月兒比作小船,形象生動。
2.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只”指僅僅,“只看見”是僅僅看見的意思,表示除了星星和藍天,別的什麼都沒看見。
課文4 四季
1.草芽尖尖,他對小鳥説:“我是春天。”
“尖尖”是小草的形態,寫出了小草的生機與活力。
2.穀穗彎彎,他鞠着躬説:“我是秋天。”
“彎彎”是説穀穗成熟時的形態,“鞠着躬”形象地賦予了穀穗人的動作。
3.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頑皮地説:“我就是冬天。”
“挺”是雪人的動作,這是作者大膽的想象,把雪人當成人來寫。
識字9 日月明
1.一人不成眾, 獨木不成林。眾人一條心, 黃土變成金。
這句話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大家團結在一起可以創造出財富,可以戰勝更多、更大的困難,取得更大的成功。
課文5 影子
1.影子在前, 影子在後,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條小黑狗。
既寫出了影子的顏色,又寫出了影子的調皮可愛。
2.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説明影子與人相伴相隨,形影不離的特點。
課文6 比尾巴
1.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誰的尾巴好像一把傘?
以三個疑問句開篇,提出三個問題,引起讀者的興趣。
2.公雞的尾巴彎。鴨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回答了公雞、鴨子、孔雀尾巴的特點。突出了孔雀尾巴的美麗超出了其他的動物,是位居第一的。
課文7 青蛙寫詩
1.青蛙説:“我來寫詩啦!”
青蛙是不會説話的,在這裏把它們當作人來寫,運用了擬人的手法。
2.小蝌蚪游過來説:“我要給你當個小逗號。”
“小逗號”點出了小蝌蚪的外形特點,小蝌蚪的外形頭大大的,甩着一條長長的尾巴。
課文8 雨點兒
1.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紅了,草更綠了。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開出了紅的花,長出了綠的草。
寫雨點兒落到的地方的變化,突出了雨點兒的作用。
課文9 明天要遠足
1.翻過來,翻過去,唉—到什麼時候,才天亮呢?
寫出了小朋友對天亮的無限期待,更覺得黑夜漫長。這句話寫出了小朋友對遠足的期待,急切希望天快點亮,遠足快點到來。
課文10 大還是小
1.我自己穿衣服的時候,我自己繫鞋帶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很大。
因為“我”能自己穿衣服、繫鞋帶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
2.我夠不到按鈕的時候,我聽到雷聲喊媽媽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很小。
“我”覺得自己很小,因為有些事情我自己還做不了。
3.有時候,我希望自己不要長大。
希望自己不要長大是希望無憂無慮的童年不會失去,也希望繼續得到父母和親人的呵護。
4.更多的時候,我盼着自己快點兒長大。
因為我想自立,想成為一個勇敢的人。
課文11 項鍊
1.雪白雪白的浪花,嘩嘩地笑着,湧向沙灘,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貝殼。
這是擬人句,寫出了浪花的調皮,飽含着作者對浪花的喜愛之情。
2.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撿起小小的海螺和貝殼,穿成彩色的項鍊,掛在胸前。
寫孩子們用海螺和貝殼穿成彩色的項鍊,表現了小娃娃的聰明可愛。
3.快活的腳印印在沙灘上,穿成金色的項鍊,掛在大海胸前。
指孩子在沙灘上行走時留下的一串串腳印,沙灘是黃色的,踩出的腳印也是黃色的,所以説是“金色的項鍊” 。
課文12 雪地裏的小畫家
1.下雪啦,下雪啦!雪地裏來了一羣小畫家。
這句話是總起句,説明雪地裏發生了新的情況。引起我們的好奇心,吸引我們繼續往下讀。
2.青蛙為什麼沒參加?他在洞裏睡着啦!
這是一個設問句,利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充滿童趣的語言,介紹了青蛙過冬的方式。
課文13 烏鴉喝水
1.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
“到處”説明烏鴉飛了好多地方找水喝。
2.但是,瓶子裏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喝不着水,怎麼辦呢?
“但是”表示轉折,説明雖然有水了,但由於“水不多”“瓶口又小”還是喝不到水。提出疑問,設置懸念,引起讀者閲讀興趣。
3.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想出辦法來了。
烏鴉看到小石子,就想出了辦法,説明烏鴉善於觀察,善於思考。
課文14 小蝸牛
1.小蝸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來。
寫出了小蝸牛爬的時間長,爬得慢。
2.它説:“媽媽,小樹長滿了葉子,碧綠碧綠的。地上還長着許多草莓呢!”
不但寫出了葉子的顏色,也體現了夏季小樹林的美麗。
3.蝸牛媽媽説:“哦,已經是冬天了!你就待在家裏過冬吧。”
蝸牛媽媽的話説明蝸牛冬天呆在家裏過冬。
九、問題歸納
小蝸牛為什麼每次都不能完成媽媽交給的任務?
因為小蝸牛的爬行速度很慢,所以它每次爬回來的時候季節都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