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你在轉眼球的時候,雖然視網膜上的像旋轉了,但你不會感覺世界在轉,因為眼球肌肉的信號已經給了一份拷貝告訴你這是你自己在轉眼球。同樣,你撓自己的胳肢窩很難覺得癢,而別人一撓就癢。
打呼嚕的人的身體在打的時候就已經就知道會有呼嚕聲,這時候聽見呼嚕聲也沒什麼意外的了。
這個叫 re-afference principle
在中樞向肌肉傳遞動作信號時,還會產生一份信號拷貝,由比較器將其與感覺系統的信號進行比較,如果一致則抵消影響。這樣你就對自己的動作所產生的變化有了“防備”,從而減少了對自己動作的反應。
進化意義上來講,就是生物體的前饋(就是運動系統自己把自己的狀態告訴中樞。其實反饋也起了作用,見上圖標着“IMS”的紅線)。這樣的機制可以幫助你保持世界的穩定,減少不必要的信號干擾,提高信噪比,也免得因為自己製造的信號產生不必要的警覺。(如果總是被自己的呼嚕嚇醒也是挺累的吧,而且被自己嚇得多了,當真正的危險出現的時候也不易察覺。)
如果你不轉眼睛,而是用手壓自己的眼球,就失去了 re-afference 前饋,於是會覺得世界在震顫。實驗人員還試過將眼球肌肉麻痹,這樣在你轉眼球的時候,眼球沒有動,卻給了前饋信號,也會覺得世界在震顫。
更深層的解釋可能包括 predictive coding,即人的中樞神經系統無時無刻不在對即將接受到的信號做着預期,只要預期相符就會減少“差異層”神經元的發放,減少能耗。只有當與預期不符的時候才會激起更大的反應。
因此如果是你自己打呼嚕,什麼時候打、打多響,你都是知道的,也就沒什麼感覺。如果是別人打,打的時間完全是個隨機事件,你肯定提心吊膽的。他過了你預期的時間間隔還沒打第二聲,你可能都會心慌地想“該打了吧?”,等你放鬆警惕了,他又突然來一下嚇你一跳。相反地,如果他像機器一樣規律地每隔三秒打一下,特別符合預期,沒準還能催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