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七言絕句:《贈劉景文》作品賞析 贈劉景文的詩意

蘇軾七言絕句:《贈劉景文》作品賞析,贈劉景文的詩意。《贈劉景文》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於元祐五年贈與劉景文的七言絕句,以此來勉勵友人。世人都知道大文豪蘇軾的名字,但劉景文是何許人也?恐怕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劉景文又名劉季孫,宋仁宗嘉佑年間監饒州酒務,後因蘇軾的推薦得到小小的升遷。劉景文的父親劉平是將軍,所以他本人性格也比較豪爽,很得蘇軾賞識。

蘇軾畫像

元祐五年,蘇軾任杭州太守,也就是在這一年蘇軾認識了劉景文,幫他得到了升遷。《贈劉景文》就是創作於當時,短短二十八字,卻滿滿的都是對處於窘境中的劉景文的勉勵和支持。可惜,元祐七年,劉景文逝。他和蘇軾只結識了短短兩年,世事滄桑,不由人。

本詩前兩句寫景,簡短的十四個字就生動地描寫出一幅秋末冬初的景緻圖,蕭條中透露出一種凋零的美感。原本亭亭玉立,清吐芳香的荷花早已凋零不見,就連那“接天蓮葉無窮碧”的荷葉也耷拉着腦袋,無法像傘蓋般遮擋雨點。殘留枝頭的菊花雖然還留有餘香,卻早被西風吹得花瓣飄零,不復完整,唯有菊花的枝幹還堅挺着直指天空,傲然凌霜,一副不肯屈服的樣子。

詩的後兩句議景,説一年之中最好的時節就是橙黃橘綠之時。看似絲毫沒有提到劉景文,其實蘇軾早已不露聲色地將自己的感情寓於詩中,景中。在文人眼中,橘和菊、梅一樣有凌霜傲寒的氣質。所以,這裏蘇軾之意是告訴劉景文,人到中年就像橙黃橘綠的初冬正是意氣風發之時。

蘇軾的古詩有哪些

蘇軾留下了許多的文學作品,其中他的古詩詞更是讓人讚不絕口。

蘇軾石像

蘇軾最出名的古詩詞應該是《赤壁賦》、《後赤壁賦》、《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這四首吧。很多人就算不知道蘇軾的其它作品也會聽過這四首詩詞。像《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在現代還有人給他編了個曲子。

蘇軾的詩詞有着記事題材的,例如《臘日遊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三月二十九日》這一些;也有着題詞的作品,例如《題金山寺》、《題西林壁》。

在總結了蘇軾的古詩詞之後,他其實給後世留下了很多首詩詞。可以看出蘇軾最愛的是《浣溪沙》這一詞牌名,總共有八首,其次是《江城子》這個詞牌名的,有五首最出名的應該是《江城子·密州出獵》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吧。

蘇軾的詩詞除了上面提到過的《蝶戀花》有三首,《定風波》有兩首,《水龍吟》一首,《洞仙歌》兩首,《賀新郎》一首,《減字木蘭花》兩首,《臨江仙》一首,《滿江紅》兩首,《滿庭芳》一首,《木蘭花令》一首,《南歌子》一首,《南鄉子》四首,《沁園春》兩首,《青玉案·三年枕上吳中路》,《阮郎歸》一首,《少年遊》一首,《哨遍》一首,還有雖然也叫做《水調歌頭》卻沒有《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出名的《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少年遊蘇軾

蘇軾《少年遊》:“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紗窗。卻是姮娥憐雙燕,分明照、話梁斜。”

蘇軾《少年遊》書法作品

蘇軾的這首詞訴的是相思,表達了他對家的思念。蘇軾曾經因為和王安石政見不和,被貶到了杭州。這是蘇軾一段最快樂的時光,從他在這段期間做的詞就可以看出來。杭州的秀麗風景,市民還有同僚對他的敬重,還有一些僧人與歌姬對他的敬仰,這些都讓蘇軾感到了在朝中不曾有的愉快。還有他後來再娶的妻子以及還在牙牙學語的兒女也讓他感到十分的愜意。

這對於曾經在朝中為了一些事情弄得焦頭爛額的蘇軾來説是一種安慰。所以蘇軾對於這樣的生活是萬分的滿意,不是身為官員,有時不能就按着自己的想法做事,蘇軾有時不得不暫時放下這樣的生活去其他地方忙碌。有一次因為要去賑濟災民,蘇軾離開了他愛的家近一年,這首詞就是寫在那個時候的,訴説着自己的思家之情。

從這首詞的文學方面來看,有着很高的文學價值。先是用雪和楊花的形狀是相似的這一點來產生一種不一樣的“對比”,雪和楊花是兩個季節的東西,相互之間有一種比喻的感覺,還可以用來表示氣候由冷到了暖,時間已經過了很久。用這樣的畫面來隱喻心中那份對於家的思念。還有就是這首詞的構思十分地新穎。從雙棲的燕來反襯單棲的人,有對比才有一種不一樣的感受。還有詞中有一段這樣的聯想,月亮上面的嫦娥她只愛着那些成雙成對的燕,一點也不可憐那些空閨獨守之人,在這樣的渲染下,使得人思緒萬千。


春宵蘇軾

説到“春宵”兩個字,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春宵一刻值千金”這句話吧。這句詩是出自蘇軾的《春宵》,知道這點的人應該又會少一點。

蘇軾《春宵》書法作品局部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亭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這首《春宵》到了現在,在不懂的人中,它帶着一絲曖昧、帶着一絲聯想。

似乎一説到“春宵一刻值千金”就是和房事有關。可是這首詩在蘇軾寫下的時候並不是要表達這個意思。他是在揭露上層社會那些糜爛的生活。有錢就隨意揮霍,就在他們揮霍的時候,時間就悄悄地溜走了,剩下的是什麼呢?就是那些糜爛之後的空虛,這樣的空虛又需要那樣看似熱鬧,實際空洞的一次次聚會來彌補。這是一場沒有終點的循環,這樣循環下去,時間浪費了,也無法得到任何東西。

這首《春宵》除了揭露了上層社會那種空洞而又浪費的生活之外,還在以這件事為例勸解大家要珍惜時間。畢竟“春宵”是可以“值千金”的。時間是寶貴的,那些達官貴人有多少的時間,平民百姓也是會有多少的時間。那些達官貴人在浪費他們的時間,那麼平民百姓就更加應該珍惜自己的時間。這是一項財富。

從詩本身的文筆來説,這也是一篇上乘之作。詩句對仗工整,用詞也是讓人覺得美不勝收。短短的幾句詩,就將整個畫面栩栩如生的展示在我們的面前。

明月幾時有 蘇軾

明月幾時有,是《水調歌頭》中的一首,出自於蘇軾之手,被後世文人收錄在他的《水調歌頭》文集中。

蘇軾畫像

這首詞的創作時間,是某一年八月十五,在現今我們將這一日稱為中秋佳節,在那一年,蘇軾已經有四十一歲了,政治上極其不得意,我們通過這首詞逐句解析來分析作者的意圖。

詞的上半段,如同上述畫面中的景象,天空上掛着一輪皎潔的明月,圓圓的,亮亮的,將整個大地都給照亮,我舉起了晶瑩的酒杯,抬頭向上天發問,好久都沒有這麼皎潔明亮的月光了,天上的各路神仙們,你們可否告訴我啊,現在是什麼歲月了?我本屬於天上,現在想趁着這月色,乘風回到應該屬於我的地方,但是唯恐用玉石裝飾的月宮,經不住那高處的寒冷,我站起來隨着月光翩翩起舞,其中樂趣真是無窮無盡,哪裏像是在人間啊。這一部分主要是對景色的描寫,作者心裏活動的描寫,屬於記實部分。

詞的下半段,緊扣上班段,抒發了詞人的心中感想。在這麼美麗的月光下,人的心中是不應該抱有任何的埋怨和怨恨的,但為何這麼美麗的月色只能在親人離去之時才能欣賞得到呢?人的一生中無數的悲歡離合,天上月亮的形狀不停由圓到缺,由缺到圓,這是一件難得周全無可奈何之事。即使親人並不在自己的身旁,但仍然希望他們能夠身體安康,雖遠隔兩地,卻能夠共同賞月。

這首詞前半段感情落寞低調,但最後的收尾部分卻一掃之前的陰霾,呈現出勃勃生機。

水龍吟 蘇軾

蘇軾,作為一個偉大詞人。宋朝中那麼多傑出的詞人,為何蘇軾的地位便於眾人有所不同呢?他有何特別之處嗎?蘇軾的獨特之處,便是他開創了豪放詞作之先河,豪邁之作品的詞風給人很不一樣的感覺,除卻題材的擴大化以外,豪邁之詞的中的語言更富於創新和大膽,全然非婉約之詞可以比較的。蘇軾,既為豪放,那麼他是不是就沒有婉約之作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蘇軾的詞中還是有不少的婉約之風的,比如説他的《水龍吟》。

水龍吟 蘇軾

水龍吟,也是一個詞牌。在上圖中的這首詞只是蘇軾眾多作品中的一個,當然也是婉約的代表之作了。這首詞與其他的不同,並非是蘇軾的單人獨作,而是關於對章質夫的回覆之作了。

這首詞的大致意思基本上可以做如下解析,楊花看上去像是花,但按照分類來説卻又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花,無人憐惜他,任它隨意飛去。當它離開了家之後,隨意被灑在路旁,看上去無情,但仔細思量卻是有意之物。在夢裏我追尋着此花,卻始終不得音訊,正如那婦人尋不見丈夫那般,我不恨楊花,只恨那西園裏的落花。風來花落,再也尋不到那楊花的蹤跡了,在大雨之後,一池的浮萍,細細觀察着那哪裏是楊花呢,而是離別之人的眼淚啊。

這首詞幽怨哀婉,真是愁到深處反而不知道如何來抒寫這愁思了,真乃神作。


鷓鴣天蘇軾

蘇軾的一生,在政治上並不光明,其仕途進行的極其艱難坎坷,人生中多次被貶,甚至還曾經進了朝廷的監牢之內,可謂是現實生活十分豐富之人,當然也正是因為他的經歷比一般人更多,更為曲折,所以才能有那麼多的人生感悟,才能有那麼多的創作源泉,才能寫出那麼多的好文章,才能給後世子孫們留下這麼一筆珍貴的精神財產。

鷓鴣天

蘇軾的創作高峯期是從他被貶開始的,那時候蘇軾的心情極其抑鬱幽悶,只能通過文章才能緩解和抒發他的個人情懷,將自己的懷才不遇寄託在文學上,《鷓鴣天》亦是那個時候所著之傑作。

這首詞的構造也可以分成兩部分,上半部分到細香為止,下半部分則是到結尾為止,既為宋詞,蘇軾在此詞當中同樣是通過上半段寫景,下半段抒情的手法來創作的,《鷓鴣天》的大體意思如下:

上片描述景色,林子的盡頭露出很多山,而竹林隱隱約約的在圍牆處出現,周圍很多蟬鳴聲,雜草已經在小小的池塘給完全長滿,天空中經常看見那不斷翻騰的鳥兒,在水下面的荷花也散發着那絲絲清新的香味。

下片抒發情感,我一個人百無聊奈,漫步徘徊在那古城旁的小村子裏,不知不覺已經從天色已從朝陽變成了夕陽,昨天半夜裏下過一陣雨,今天感覺到了夏日中的一絲清涼。下片中因作者被貶謫,所以心情十分鬱悶,但由於天性樂觀,很快便能自我開解,通過此詞抒發了自己想通的感悟。

蘇軾的名句

蘇軾,一生留下了許多享譽古今、傳名中外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人們雖然不能全篇背誦,但卻是有很多名言、警句被信手拈來,或比喻某事,或抒發某情,或描述某人,或感慨某物。

蘇軾名言

蘇軾所寫下的名言警句實在是太多,如千里共嬋娟等等,不勝枚舉,在此便不再一一贅述了。今天選取的是他關於《前赤壁賦》中的一段話,如上圖所述,詳細分析蘇軾為何會寫下這段話,以及此段話的表明意思和具體所指。

此作品的創作時期,正是作者蘇軾一生中最為困難艱辛之時,那時候的他從政被貶於黃州,並慘遭他人設計陷害以致於身陷囹圄。後期雖然脱離了牢獄,但在獄中的種種已經深深刻入蘇軾的腦海之中,他深感到了政治的黑暗,對自己的人生規劃產生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迷茫和困惑。

蜉蝣,是最為原始的昆蟲,生的十分美麗,具有不為人知的特性,另外此種昆蟲的壽命十分短暫,一般最長壽命只能活一週左右。上圖中所示的這段名句,整體意思如下,通過對事物的描述後,作者感嘆自己如同蜉蝣一般,在這廣闊的宇宙中,人的生命彷彿像是粟米般那麼渺小,不值一提,相對於浩瀚的宇宙,我們的人生是多麼的短暫,想要飛上天空傲遊世界,想要獲得與明月同等的壽命是不可能實現的,心中滿腹均是遺憾之情,卻無計可施,只能寄託在這吹來的瑟瑟秋風之中。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817 字。

轉載請註明: 蘇軾七言絕句:《贈劉景文》作品賞析 贈劉景文的詩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