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是明宣宗的親二叔,位高權重,為何最後會被侄子活活烤死?
永樂大帝朱棣有四個兒子,長子朱高熾、二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四子朱高爔,除了幼子朱高爔幼年夭折之外,朱棣的其他三個兒子均長大成人。
朱棣過世之前,將皇帝之位傳給了長子朱高熾,史稱明仁宗。 明宣宗朱瞻基是個厚道人,對自己的兩個叔叔朱高煦和朱高燧畢恭畢敬、禮待有加。
怎奈,“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
朱瞻基的二叔朱高煦性情頑劣、暴躁易怒、刻薄寡恩、野心勃勃,從小便是個問題兒童。根據《明史·朱高煦傳》記載:洪武時期,召諸王子學於京師,朱高煦不願學習,所以明太祖非常討厭他。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難,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而朱高煦則隨軍出征。
靖難的四年時間,應該是朱高煦人生最高光的時期。這期間他多次解救朱棣於危難間,使得朱棣能夠轉敗為勝。如果不是他,靖難的歷史就要改寫了。面對他如此勇猛的表現,再想想身體不好的老大朱高熾,朱棣曾對朱高煦透露有意立他為儲君。
“勉之!世子多疾。”(《明通鑑·卷十三》)朱棣的這句話毫無疑問加深了朱高煦內心奪嫡的想法。
“靖難之役”結束後,朱棣登基為帝,還是封了朱高熾為太子、朱高煦為漢王。本來朱棣內心是想立朱高煦的,畢竟朱高熾身體不好,太過肥胖。而老二朱高煦則不同,孔武有力,像他。但礙於長幼有序的嫡長子繼承製度,朱高熾又一直小心謹慎沒有犯錯,所以最終朱棣還是立朱高熾為皇太子。當然了,朱高熾能上位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朱棣喜歡他的長子朱瞻基。
而朱高煦對朱高熾被立為太子一事十分不服,當時朱高煦遲遲不去就藩,從永樂二年到永樂十四年間,朱高煦更是多次謀劃奪嫡,行事放縱。甚至私自挑選衞士,招募精兵。後來明成祖朱棣對他的行為忍無可忍,將他囚禁起來,並準備廢他為庶人。在太子朱高熾的懇求下,朱棣才作罷。
永樂十五年,朱高煦終於離開京城前往封地,雖然不服,但又不敢公然和兇悍朱棣唱反調,只好潛伏在暗中等待翻盤的機會。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在北伐回軍途中去世。太子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沒有了父親的壓制,朱高煦再次動起了歪心思,當時他的兒子朱瞻圻就在京城,其便讓兒子窺視朝廷舉動,還派遣心腹進京,伺機作亂。
明仁宗雖然肥胖,但心思很靈活,他很清楚自己這個二弟的心思,所以朱高煦並沒有得逞。不過,明仁宗並沒有怪罪他,反而召他進京,增加俸祿,還賞了好多寶物。之後才讓他返回封地。
可是,大哥的以德報怨,並未感化瘋狂的朱高煦,到了這時候朱高煦奪位之心仍然不死,
正所謂“皇天不負有心人”,明仁宗登基不到一年便駕崩了,這下可把朱高煦高興壞了。
朱高煦心想,現如今新皇帝朱瞻基羽翼未豐,朝中人心未定,趁此政局不穩之時舉兵造反,一定能馬到功成。正所謂鬥不過老爹和大哥,如今你這個小侄兒我總能欺負一下了吧?
於是1426年8月,朱高煦學這當初朱棣的模式在封地造反,想再來一次“靖難之役”。朱瞻基一聽説二叔反了,本着叔侄情誼,本不想兵戎相見。於是便寫信給二叔,勸他回頭是岸,可是朱高煦反倒認為朱瞻基軟弱,愈發的跋扈。
朱瞻基沒辦法,於是便率領大軍御駕親征。朱瞻基可不是建文帝,他是真的猛,一路所向披靡,很快殺到了朱高煦的封地,朱高煦手下眾將眼見大軍壓境竟然不戰而降,朱高煦也只能束手就擒,整個造反猶如一場家庭鬧劇般荒唐。
朱高煦投降之後,被朱瞻基軟禁在北京的行宮之中。雖然朱高煦被軟禁,但是朱瞻基並沒有怠慢自己的二叔,朱高煦吃穿用度依舊是王爺的規格。
只可惜朱高煦不知悔改,竟然在朱瞻基探視自己時故意將其絆倒,導致朱瞻基險些被摔死。
怒不可遏的朱瞻基,新仇舊恨一起算,命人用三百斤的銅缸將朱高煦扣住。然後在銅缸周圍點火,燃燒木炭,活火將自己的親叔叔烤死在銅缸裏。烤死朱高煦後,明宣宗將朱高煦的所有兒子,包括之前被明仁宗派去鳳陽給明太祖朱元璋守陵的朱瞻圻全部處死。
相比於不識時務的朱高煦,朱瞻基的三叔朱高燧就聰明多了,雖然朱高燧是朱高煦謀反的參與者,但是他主動向朱瞻基請罪,最終獲得了原諒,不僅保住了趙王的爵位,還使自己的子孫免於一死。當然,這三叔朱高燧也不是什麼安分的人,朱棣生前“與漢王高煦謀奪嫡,時時譖太子”,算是朱高煦的幫兇之一。
特別是永樂二十一年朱棣有一次病危,護衞指揮孟賢等人,勾結欽天監官王射成和內侍楊慶養子偽造詔書,密謀毒害朱棣,擁立趙王朱高燧為帝。結果事情泄露,朱棣問朱高燧這件事是不是他主使的,給朱高燧都嚇傻了,幸虧當時還是太子的明仁宗朱高熾幫着解釋,説這件事肯定不是弟弟安排的,這才救下了朱高燧。
後來,朱高煦謀反,朱高燧同樣跟着參與了。事後尚書陳山曾建議朱瞻基捉拿朱高燧,理由是此前朱高燧曾與漢王朱高煦密謀過奪嫡。現在不捉拿他,不敢保證日後他不會謀反。但朱瞻基並沒有採納陳山的意見。
“先帝友愛二叔甚。漢王自絕於天,朕不敢赦。趙王反形未著,朕不忍負先帝也。”朱高燧也是個明白人,趕忙自己主動要求“乃請還常山中護衞及羣牧所、儀衞司官校”。明宣宗看三叔很上道,也不好意思做的太絕了,於是“宣宗命收其所還護衞,而與儀衞司”。
宣德六年(1431年),朱高燧去世,享年50歲。葬安陽縣壽安山,諡號簡王,由次子朱瞻塙襲封。可以説老三朱高燧因為自己的野心小最後也得以善終,趙王爵位也一直由他的子孫後代世襲,一直到南明小朝廷還存在。比起他二哥,朱高燧的下場好得多。
當然,這也多虧了大侄子朱瞻基是個厚道人。都説無情最是帝王家,朱瞻基對自家人則算得上是有情有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