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供事的公司做的是觀眾研究,所以僅僅從這個角度來談在普通觀眾層面如何理解“好電影”,我所指的“普通觀眾”是泛指大部分觀眾,他們是電影市場的主力人羣。
作為一種文化娛樂消費,雖然電影本體看起來非常複雜,但在普通觀眾層面,結構則是相對清晰的,我們可以將他們對電影的消費意識分為三個層級。
√功能性:電影作為一種被動式的體驗消費,在判斷一部電影是否值得觀看時,能否獲得娛樂效果,對觀眾來説永遠是第一要素。不同類型電影觀眾的核心消費目的略有不同,喜劇片消費的是喜悦,劇情片消費的是戲劇性,愛情片消費的是浪漫,恐怖片消費的是緊張,幻想片消費的是對現實的逃避……這些僅憑藉影像片段就可以提供的滿足,是觀眾對電影最基本的功能性要求。
√代入感:在心理學中,通常將其稱之為臨場感,在遊戲行業,則被稱之為沉浸感。無論關於它的描述是什麼,其本質意義是一樣的,指的是觀眾從空間上,認為自己正身處於電影的世界中。讓觀眾獲得代入感最有效的途徑,便是提供多維度的視角以及大量豐富的影像細節,並且這些視角的轉換和細節的銜接需要吻合觀眾對敍事的理解。這對技術上的把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需要觀眾在觀影中用另一個角度的腦力進行思考來彌補的缺失,都會影響代入感,在電影業,我們通常稱之為“出戏”。
√社交價值:這裏的社交價值可以理解為人類對共同話題的需求。觀眾願意接受電影的體驗,本質上是來自於人類的學習能力。這種需求可以被文字、聲音、影像所組成的不同表現形式所滿足,但電影無疑是最佳的方式。它用一個恰當的時長,和逼真的視聽讓觀眾獲得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體驗經歷。從接觸到電影信息一開始直到電影結束之後的討論,是一個引發好奇以及找尋答案的心理體驗過程。電影市場的大眾特徵,集中放映以及工業化體系的發展,使得大規模人羣會在同一時間完成如上相似的體驗,因此對體驗的交流所帶來的社交價值也成為觀眾對電影主要的需求。
因為影院觀影是先付費的服務,以上三項需求,在觀眾層面便有了清晰的排序。觀眾對任何電影宣發信息的理解,是會先從功能性開始判斷,當觀眾認為可以獲得功能性滿足時,才會衡量是否值得去影院消費代入感。而至於社交價值的獲得,觀眾可以通過任何觀影平台完成,所以在成熟市場中,窗口期的安排和大規模的宣發預算便是為了促進觀眾在第一時間走進影院。
那麼通過以上三個緯度所建立的需求,觀眾會根據自己觀影之後最終的滿足度來衡量一部電影是否“好”。一般情況下,三者兼具其二便是一部不錯的電影了,如果三者皆具,在中國電影市場當下,往往會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意思是撞了大運)。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
因為電影沒有統一的質量標準,所以觀影滿足度的好壞受到觀影預期的影響非常大。這種預期也叫“觀影期待”,我們需要讓觀眾走入影院前有期待,但是又不能讓其期待過度或者和電影實際的情況有太大偏差。
我們服務過的電影中,就有試映會分值相似但因為上映前宣傳引導不同,最終口碑差異非常大的情況,上映後的豆瓣評分甚至相差三分以上。
通過非常多的項目實操,我們發現,每部電影都有對它比較偏好的人羣。在上映前三天,這個人羣越多走入影院,對一部電影的輿論趨勢越有利。我説的人羣不是指導演或者演員的粉絲,因為粉絲中往往會更容易產生由期待過度導致滿足感不足的情況。我説的人羣是指有相似生活背景的人,比如年齡,收入相近,性別相同等等。
我們覺得一部電影好不好,和輿論的影響其實非常有關係,我們對電影的評價永不會客觀,除非在觀影前不告訴你片名和任何信息,才會是一個相對準確的情況。
但現實情況是,我們在決定看一部電影時,往往會已經多方面瞭解了這部電影的信息,並且這些信息幾乎都是宣傳方進行的有意引導,普通觀眾根本不具備能力分析這些引導的真正意圖。
所以還是不要太糾結“好不好”這件事了,還是關注點放在“爽不爽”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