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病由心生》裏的關於完美主義的一個認識,我覺得角度選擇的很好,它提示我們完美主義者的關注點永遠是缺憾,從而往往會導致一種主觀上的受挫。而我們都明白長期的受挫很容易導致——習得性抑鬱。
這種習得性抑鬱表現為逃避做出行動,恐懼面對結果的形式出現,從而使得個人抗拒做決策,這就形成了一種恐懼和逃避機制。
為什麼完美主義者更容易產生拖延等無效率事情呢?
我們首先得説,完美主義者往往對於所要完成的事情抱有非常高的期望值。這種高的期望很容易導致行為的受挫,而受挫本身又產生失望痛苦的情緒。當這一過程:即“高期望 → 行動 → 受挫 → 失望痛苦情緒”,被不斷強化之後,就會產生逃避機制。
這也是拖延症和逃避、恐懼症的心理模式「注 1」。
如何戰勝拖延和恐懼機制:
依舊回到那個決策模式:高期望 → 行動 → 受挫 → 痛苦和失望體驗
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方法是非常多的,從這個模式本身我們就能夠看到很多方法,拖延症本身是切斷了行動這一途徑,那麼我們就“切斷”而言,能夠選擇的就非常多:
1.切斷高期望:
凡是不要抱有過高的期望,放平心態的行動。這也是為什麼那些給大家猛灌雞湯,要隨遇而安,要承認不完美啦,卻能夠產生有益影響的原因。
但我想指出一點,這種雞湯或者説文學性的描述,由於其模糊性和我們的目的性不強,很容易在現實生活中功利的價值觀環境中被抹殺。周圍人和社會文化會把一切不明確都塑造成它需要的東西。
2.切斷受挫
很多人會很有疑問,受挫不是不可控的嗎?因為受挫不受挫是外界的結果評價,怎麼切斷呢?
很簡單,降低自己面對的目標就行了,壓縮風險。電視劇《愛情公寓》裏,曾小賢作為成人去參加小學生搏擊比賽,就是這個道理。只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從而避免陷入這一個負性循環,在積累到一定信心時,再去做一兩件比較冒險的事情,這樣就遏制了上面這一模式的強化。而形成另一個比較好的循環:“期望 → 行動 → 成功 → 愉悦、快樂”,當這一循環強化下去,就產生自信的感覺,偶爾失敗一兩次,不影響整個效果,起碼不會墜入負性循環之中。
所以,先做有把握的事情,一點一滴積累信心,然後做一些不太有把握的事情,循環漸進。當然,也不能做太簡單的事情,這樣就因為任務難度太低而不能帶來快樂的體驗。
3.切斷痛苦、失望體驗
這一環節,就是增加你抵抗挫折的能力,從主觀體驗上正視痛苦和失望,對情緒體驗產生豁免。與第二個相反,這需要你面對挫折,再挫折的過程。直到你對於痛苦和失望的體驗產生一定程度的豁免和抵抗,也就是脱敏技術。
許多人可能反對這一條,覺得受虐狂才會選擇這個。其實,簡單的挫折和失望體驗就能夠帶來訓練的成果,比如挑戰高手:和自己不能力敵的對手下棋、玩競技遊戲、紙牌等等。這一條很容易做到。
另一個非常好的方法是進行身體上的鍛鍊,即恢復訓練的方式,劇烈運動一段時間,然後休息一段時間,計下休息完成的時間,然後依次減少休息時間。研究發現人們的抗壓能力往往跟身體恢復能力呈正相關,因此這種恢復訓練,鍛鍊身體恢復能力的方式也能夠提高自己的抗壓能力,從而增強對抗挫折的能力。
長跑、極限運動等等,也都是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因為這些運動都要面臨痛苦的體驗,特別是長跑,對人的耐力往往有非常大的提高。更別説極限運動這種受虐狂才選擇的運動。
其實,除了上面説的這些比較常規的方式以外,克服拖延和逃避機制還有一個辦法——認知療法:認清自己的這種行為模式就是逃避,並且這種逃避並不會讓自己痛苦減少,反而會讓痛苦一直增加。還是那個餓了躺在牀上的人,當你清晰的認清楚這種行為的弊端的時候,清晰的知道自己是在逃避的時候,本身對於你自己就是巨大的進步。
而
無論做什麼,都記得這是為自己而做,就會毫無怨言。————《流金歲月》
就是這個道理。
最後,再回到我們的問題,為什麼完美主義的人容易拖延和無效率?
顧城有一首詩直接道出了這個原因:
你不願種花,你説我不願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避免》
人們對主觀痛苦的逃避導致了拖延,只有認清這一點,才能從本質上解決它。而完美主義,更容易在高期望中面臨受挫的局面,從而產生大量的負性情感,為了逃避它,最初的完美主義者更容易變成一個習慣性逃避的懶人「注 2」。
備註:
注 1:恐懼症做一下變化就可以了,“心理想要追求的目標 → 行動 → 受挫 → 巨大的難以忍受的痛苦”,那麼人們馬上切斷行動的通路,這種痛苦會帶來深刻的主觀恐懼體驗,從而為了保險,人們也主動切斷“目標物”來保證這一環節斷的更加徹底。這就產生了恐懼症。
注 2:我這篇只是從心理學角度,或者只是決策角度分析的。我認為,還應該有一個角度被提上來,那就是經濟學角度———完美主義的的追求,使得逼近完美的過程中,資源(無論是認知資源還是物質資源)的消耗呈幾何倍增長。這種逼近完美的代價的增加,也會帶來受挫,完美主義者很可能恐懼要消耗的資源,從而以“經濟”原則的考量,放棄行動。
Mimi謎妹,微信公號knowyourself2015。審美、態度、嚴肅心理學。
原文發表於:完美主義者的 10 條標準|The Alarming New Research on Perfectionism
什麼是完美主義?
根據 Wiki(知乎日報注:維基百科)的定義,完美主義其實包含了兩個方面:完美主義的努力(Perfectionistic Strivings)和完美主義的擔憂(Perfectionistic Concerns)。
完美主義努力,即正面效應,包含嚴格的自律和高職業道德。
完美主義擔憂,即負面效應,是指過度自我批判以及滿足感的缺失。
在這兩個方面的基礎上,心理學家將完美主義者分為兩種,順應型完美主義(Adaptive Perfectionism)和順應不良型完美主義(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人們經常説的、典型的完美主義者,是順應不良型完美主義者(Maladaptive Perfectionists)。他們執着於追求一個目標,對任何事情永遠都不夠滿意,永遠過多地關注事情不好的一面,對於完美的追求會影響到正常的表現。本文中使用的“完美主義者”指代的都是“順應不良型完美主義者”。
約克大學心理學家 Gordon Flett 數十年來一直在研究完美主義,他説,“除了那些真正被完美主義困擾,以及被愛人的完美主義所困擾的人,大多數人很難理解完美主義的破壞力有多麼大。” 佐證之一是:近些年的研究發現,完美主義者和自殺之間存在相當危險的相關性。尤其是,完美主義和抑鬱症的組合,簡直就是一把上了膛的槍。因為,完美主義者們不會衝動做事,他們謹慎行事,善於計劃。一旦一個完美主義者決心自殺,他的特質也會讓自殺任務更容易成功。
完美主義的危害一直被忽視,是因為這些人往往有着很高的社會、生活技能,能夠很好地掩藏自己的痛苦。承認自己有自殺抑鬱的想法,與他們經營的自我形象是不相符的。
完美主義的 10 條標準
先來看看完美主義的 10 條典型表現。如果你認為自己遇到過其中的大多數,那麼你對完美的追求可能已經陷入了一種不健康的狀態。
1. 你認為犯錯是自己能力不足的證明
2. 對於成就,你不想慶祝
3. 你的自我價值(Self - Worth)完全來自於成就
4. 期望他人也做到完美
5. 心理容易進入亞健康狀態
6. 拒絕做沒有把握的事情
7. 總是對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滿意
8. 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來完成任務
9. 需要花費很多精力,來掩飾自己的不完美
10. 容易煩躁的情緒
接受不完美
無論是為了你的心理健康,還是為了能夠真正接近“成功”(而不是僅僅焦慮成功),你可能需要嘗試一下,學習如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以下兩條建議供你參考:
1. 問問自己,你對完美的追求從何而來?
Vera Békés 教授和她的團隊認為,童年時期父母的指責以及過高的要求,會使個體在主觀意識上認為自己永遠不夠優秀。也許是父母或其他尊敬的長輩總是對你提出不切實際的期望?也許是你很努力,卻聽到太多外界的批評,於是便記在心上,開始吹毛求疵?找出完美主義的根源,可以幫助你找到克服的辦法。
2. 明確自己正處於壓力之中,並辨識遇到的是什麼樣的壓力
壓力通常分為成就相關(Achievement- related)和人際相關(Interpersonal-related)兩種。明確你正處於哪種壓力之下,是應對理想化期望的重要的一步。完美主義者會格外在意來自人際關係的壓力,容易誇大他人的否定、拒絕、懷疑等。而這種壓力,是無法通過成就的達成來消除的。
完美主義往往由童年而來,很有可能會伴隨你的一生,甚至使你在接受心理治療時產生更多的阻抗。因此,瞭解完美主義的緣由,正確地認識自己在壓力面前的弱點,都是擺脱完美主義陰影的重要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