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魏武卒:魏國獨霸中原的基石,五萬武卒就能大破五十萬秦軍

由 華愛利 發佈於 經典

公元前389年,陰晉城下遍佈秦軍,烏壓壓的軍隊一眼望不到頭。

隨着秦君的號令,五十萬大軍向陰晉發起了攻擊,一時間陰晉危如累卵。

在危急關頭吳起臨危受命,率領五萬新軍開赴戰場。

這五萬新軍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反覆衝殺秦軍軍陣,使五十萬秦軍如流水般潰散。

此戰過後魏國國際地位直線上升,新興魏國如同一座大山壓得其他國家喘不過來氣。

人們對戰爭也有了新的認識,更認識了什麼叫魏武卒!


魏武卒是魏國獨霸中原的基石,是吳起所向披靡的神器。自古至今史學家對魏武卒的評價都非常高,認為魏武卒是戰國時期最精鋭、最彪悍的代名詞。説是無敵也不為過,畢竟在吳起的帶領下魏武卒沒有敗績。但是這一支部隊最終還是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魏國也隨着魏武卒的覆滅一蹶不振。為什麼魏武卒這麼強大?為什麼魏國不能重建魏武卒?我們一起來看看魏武卒的興衰過程。

魏武卒的選拔分兩部分,一部分為體能選拔,一部分為出身選拔。

魏武卒的體能選拔標準如下:

1:每個士兵必須要能拉開十二石的弓弩(ps:120市斤=1石)

2:每個士兵必須要身披重甲*1、鐵頭盔*1、弩*1、箭矢*50、長戈*1、配劍*1、三天糧草,然後半日行軍100裏。

《荀子·議兵篇》: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


魏武卒的出身選拔其實並不複雜,吳起採取的制度是募兵制,只要你想當兵,那就不論出身。但是在實際上報考魏武卒的人一般都是奴隸、農民等社會底層人士,這一點也符合吳起的要求。

《吳起兵法》曾記載吳起和魏武侯談論治兵的內容,吳起認為應該按照出身把士兵分為不同隊伍。忠勇報國的勇士為一隊、體能好的人為一隊、罷官之後想立功的人為一隊、逃兵想洗脱屈辱的為一隊。吳起能定下這個標準,那就證明當時魏武卒的選拔並不考究出身,逃兵都可以參加魏武卒的選拔。

體能選拔和出身選拔能曬出大量的渾水摸魚人士,剩下的必定是擁有強大的體能、作戰意志堅定、立功心切的人。

魏武卒的裝備就是:鐵頭盔、重甲、弩、箭矢、長戈(戟)、配劍。

這一套鐵製裝備是需要強大的冶鐵技術才能達到的,恰巧當時冶鐵中心就在韓、魏兩國境內。晉國的製造兵器工藝聲名遠揚,魏、韓、趙三家瓜分了晉國,同樣也掌握了製造兵器的工藝。蘇秦曾經誇讚天下強弓勁弩盡出於韓,這個説法其實並不準確,因為魏、趙同樣具備先進的製造兵器工藝。


在戰國初期並不是所有人都用鐵製兵器的,當時主流還是採取青銅製兵器。魏國率先普及鐵製兵器,具有一定的先進性。鐵製兵器要比青銅製兵器鋒利,而且自帶附魔效果,一刀一個破傷風。

魏武卒的待遇非常好,一旦選拔上魏武卒,那朝廷會分配百畝土地給你,以保證魏武卒的家人有飯吃。同時魏武卒全家可以免除徭役、田宅税,如果有功,那麼朝廷還會論功行賞,給爵位、土地、金銀。

上面我們也説了,魏武卒選拔是來者不拒,就算是奴隸也可以參加選拔。而奴隸一旦選拔上了,朝廷會解除奴隸和奴隸主之間的依附關係,奴隸就可以成為正常人,社會地位大大提高。

無論是《孫子兵法》還是《吳起兵法》,孫武和吳起都反覆強調了軍隊一定要重賞罰,且一定要公平、公正、公開。賞罰是決定軍隊戰鬥力的關鍵,而吳起也一直在踐行這一點。

他多次請魏武侯舉辦慶功宴,目的就是犒賞三軍有功將士。同時根據功勞士兵們的餐具也分:金、銀、銅,食物也分:豬、牛、羊。他十分看重對士兵的賞罰,有功必賞,有罪必罰。

魏武卒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二伍為什,設什長一人,五什為屯,設屯長一人,二屯為百,設百將一人,五百人,設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設二五百主一人。

這種編制充分的發揮了軍隊的靈活性,讓將軍能做到指揮部隊如同指揮手臂一樣,靈活自如。同時吳起還設立了許多訓練科目,比如單兵作戰、陣法、聯絡等訓練。

這一系列訓練的目的就是提高士兵戰鬥力,同時提高魏武卒團隊協作能力。

1:經過長期的訓練,單兵作戰、團隊協作能力強;

2:裝備優良

3:作戰意識強

4:士兵體能強

魏武卒具有一定的時代性以及不可複製性,在賞罰混亂的背景下賞罰分明的魏武卒就成了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蓮花,同時在大家都搞徵召制的時候吳起率先搞起了募兵制。一個拿鋤頭的奴隸,和一個身披重甲的職業軍人,用腳趾頭想都能想明白哪個戰鬥力高。

魏人體能真的就比其他國家強嗎?未必。但是魏人的作戰情緒就是比其他人高。商鞅變法之後為什麼秦軍變強大了?秦軍體能有質的變化嗎?沒有,商鞅只不過是加了一套賞罰標準罷了。

大家都沒搞賞罰標準的時候吳起提前高了,那魏武卒就是比其他軍隊有優勢,但是其他人都陸續搞了賞罰標準,那魏武卒的優勢就已經沒有了。所以我認為魏武卒具有一定的時代性以及不可複製性,在商鞅變法、申不害變法之後魏武卒的作戰意志優勢已經不明顯了。

只不過那是後話了,吳起率先搞職業軍人、重裝步兵,這一個理念是非常超前的。在車兵為王的時代,吳起能擁有如此大的魄力放棄車兵轉向重裝步兵,這個魄力、高瞻遠矚的眼光是其他人不具備的。

在吳起的帶領下魏武卒創立了不敗神話,是其他諸侯心目中不可逾越的高山。“齊之技擊,不可遇魏之武卒”這就是當代人對魏武卒的評價,從這一句話中我們就能感受到其他諸侯的無奈和絕望,魏武卒的壓力真的是太大了。但是隨着歷史的推移,魏武卒開始逐漸臃腫,吳起走後魏武卒的發展就進入了天花板,並且開始走下坡路。

魏武卒是在公元前389年之前建立的,馬陵之戰時期為公元前341年,這期間時間跨度48年。假設一個新兵15歲入伍,那此時也63了(按照魏武卒的選拔標準,小孩子肯定是達不到的,必須是青壯年,因此年齡會在13-30左右)。馬陵之戰前吳起建立的魏武卒基本上都是風燭殘年的老頭子,他們就算有心也沒那個力氣上戰場了。


吳起訓練的魏武卒嚴重老齡化,而吳起出走後魏國照葫蘆畫瓢訓練出的魏武卒和吳起訓練的魏武卒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可以説,馬陵之戰時期的魏武卒就已經退化了,和巔峯時期的魏武卒有很大的差距。吳起出走後魏國後繼無人,將軍的愚蠢指揮更是加速了魏武卒的衰敗。

如果任由魏武卒老化,那魏國霸權還能撐一段時間,但是多次慘敗導致魏國損兵折將,魏武卒數量大大減少。

桂陵之戰龐涓率領的魏軍全軍覆沒,馬陵之戰龐涓和太子率領的魏軍全軍覆沒,伊闕之戰魏軍又一次全軍覆沒,三次慘敗導致魏武卒數量鋭減。

吳起的魏武卒只是訓練出來的嗎?不,吳起的魏武卒是經過多次戰爭保留下來的精鋭,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但是在吳起之後魏武卒很難積累實戰經驗,動不動就全軍覆沒,怎麼積累實戰經驗?目前史學家多認為魏武卒在伊闕之戰後完全湮沒,剩下的魏武卒根本就不成建制,碩果僅存的魏武卒只能去當軍隊的訓練教頭。

為什麼魏國不重建魏武卒?因為魏國沒錢。首先魏國就給不起魏武卒待遇,根本沒有土地分配給魏武卒。而且魏武卒一身裝備非常昂貴,魏武卒不能隨意毀壞裝備,這裝備是代代相傳的。老兵如果老了,那就把裝備交給新兵,完成一個傳承。

但是幾次慘敗導致裝備數量鋭減,而虛弱的魏國根本沒錢再打造這些裝備。


全盛時期的魏國打造了五萬套裝備,魏武卒的編制也一直在五萬左右,老兵死了就補充新兵,但是裝備沒了那編制就少了。

幾次慘敗導致魏武卒編制大大縮減,魏國無力擴編,這才導致魏武卒湮滅。

上面我們就已經説了,魏武卒具有一定的時代性以及不可複製性。魏國的國力、將軍都不支持複製一批魏武卒,同時也喪失了時代性的優勢,因為秦國搞了一套更完善的賞罰標準。秦國自商鞅變法後開創了“軍功爵制”,賞罰更加分明,更加公正,士兵更加嗜戰。

職業軍人與職業軍人之間就不存在什麼作戰意志的優勢,即使有優勢,那也是秦軍更有優勢。各國都在陸續搞新軍,都在強調賞罰分明,這個時候魏武卒反而開倒車,賞罰越來越不分明,以至於淪為時代的棄兒。沒有了作戰意識的優勢,沒有了優秀指揮的優勢,沒有了強大的裝備,魏武卒已經跟不上歷史的大潮了,只能被更先進的秦軍取代。

但不可否認魏武卒對戰國曆史有着重大的影響、意義,它也曾光芒萬丈、萬眾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