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明風華》正在熱播,劇中較為還原的,除了皇位的登基人選以外,還有就是周邊幾個敵對勢力了。畢竟,對於編劇來説,只要腦洞開得足夠大,就沒有電視劇裏不敢演的。不過,從明朝開始,周邊幾個的名稱卻讓大家傻傻分不清楚:元朝、蒙古、韃靼、瓦剌、阿魯台部,到底是什麼情況,他們之間是怎樣的關係呢?他們對於明朝有何影響呢?下文就來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元朝、蒙古
首先從簡單的,也就是大家都熟知的元朝開始吧。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統治時間從1271年開始,一直持續到1368年才結束,中間共換過十一任皇帝,歷時九十八年。元朝也是我國曆史上疆域擴張到最大的朝代,因此可見,元朝對於古代中國史的歷史意義有多麼重要。
元朝和蒙古的關係,其實就類似於清朝和滿族的關係。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族各部落,建立了大蒙古國,然後開始對外瘋狂擴張。到1260年時,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繼承了汗位,然後建立了大元,也就是元朝。元朝被滅之後,就是明朝了。
韃靼
韃靼或者説韃靼人,從廣義上來説,其實是不同地區、不同時代對於出現在歐亞大草原上的不同遊牧民族的一個泛稱,它並不特指某一個具體的民族。也就是説,韃靼人(也稱為塔塔爾部)的興起,是早於蒙古人的。而之後隨着時代的發展,很多韃靼人開始逐漸融入了蒙古人當中,成為了蒙古族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而在狹義範圍上來説,例如在宋朝的文獻資料中,就將蒙古高原各部都概稱為韃靼。到了元朝時期,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把這些分散在外的遊牧民族都編入了蒙古的大部落。所以,韃靼又是漢人對蒙古人的俗稱。而到了明代時候,韃靼僅僅指的是由蒙古高原東部建立的韃靼政權。當然,大多情況下,韃靼其實是古代中原人對於北方各遊牧民族的一個統稱,在中原人眼裏,分得也不是那麼清楚。
瓦剌
瓦剌族,最初居住在八河地區,共有四大部,或者説也可以稱之為四萬户。成吉思汗時期,瓦剌族和蒙古族曾經建立了長久的聯姻關係。也就是説,從這個時候開始,瓦剌開始慢慢和蒙古族融合。不過,在瓦剌人的眼裏,他們並沒認為自己的部落轉化為了蒙古人,而只是把這種關係看成是一種依附關係。
到了十四世紀時期,蒙元的勢力開始衰敗,瓦剌趁機開始崛起,積極擴大了自己的地盤。到了明朝明成祖朱棣時期,皇帝帶兵遠征瓦剌,瓦剌戰敗,於是嚮明朝稱臣。
阿魯台部
明朝初年的時候,蒙古族其實已經封為了西部蒙古和東部蒙古。西部蒙古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瓦剌人,而東部蒙古的主要組成部分就是韃靼族了。阿魯台就是東部蒙古的領導人,所以阿魯台部其實指的就是韃靼族了(這裏也是狹義範圍上的韃靼族)。明朝時期,明成祖同樣也對阿魯台部動過手,而且也是勝利而歸,隨後封了阿魯台為和寧王。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阿魯台部也算是明朝的依附屬國。
也就是説,這蒙古族其實是元朝、瓦剌、韃靼、阿魯台部的基礎,而瓦剌、韃靼、阿魯台部都在某個時代形成了從依附和融入的過程。只不過,蒙古族的本族自然還是蒙古人,而元朝就是由蒙古人忽必烈建立的一個大一統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