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記錄了中國歷史的輝煌,也是中國歷史進程的另一種體現。漢語發展的歷史,就是中國歷史的另一種縮影。加上我國古人十分重視各地方言的統一,漢語也隨着歷史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晉方言,等現代漢語方言的七大方言區。但是,以北京方言為標準音的普通話,最後卻脱穎而出,成為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的"普通話"。可是,像普通話一樣的全民族範圍內的共同語,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是有一種演化的進程的。
秦漢以前,包括秦漢時期的語言,在漢語史上被稱為上古漢語。而當時的中國人,就已經有了共同語的意識,據史料記載,中國最早的通用語——"雅言",就是以周朝國都西岐地區的語言,作為全國雅言的。孔穎達在《正文》中説:"雅言,正言也。"意思是"雅言"就是古代的共同語。
而"雅言"的形成,和周朝時平王東遷有關。西周末年,周幽王被殺,周平王繼位,但是,原本的國都因為地震等自然災害,已經非常的破敗,加上外患不斷,於是公元前770年平王決定遷都洛邑,之後他在洛陽執政了五十年的時間。雖然,當時周王室已經衰微,但是天子仍然書有文化號召力的,自此,洛邑本地的方言,就成為了東周的雅言。
甚至孔子講學,都是用的雅言,《論語·述而第七》記載:"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包括,中國古代的第一本詞典——《爾雅》,它的名字也和"雅言"有關。古代漢語中,"爾"字和正字的意思相同,"雅"字自然和"雅言"之意相同,《爾雅》的形成,不僅是漢語史上的一大重要轉折,也是東周時期"雅言"作為官話的直接證據。
但是雅言、《爾雅》存在的意義,在漢語史上的發展史上,還意味着,當時的人們已經有了對文字正音的觀念,《論語駢枝·釋雅言》已經有關於正音的記載:"夫子誦詩、讀書、執禮必正言其音。"因為共同語"雅言"的出現,意味着,因為政府的號召力,政治性高的地區方言,得到推廣。
而"雅言"的出現,使得人們對於一些字的讀音有了共同的認知,如此一來,才會形成漢語史上第一本詞典——《爾雅》。因為《爾雅》中不僅僅記載了字體,還有字意、詞義,而這些都建立在共同語"雅言"出現的基礎上。到了漢代,國語依然是以承襲於"雅言"為語音的"洛語",作為官方語的。只是,在當時,"雅言"有了其他的名字,還被稱為"正音"、"通語"。這是因為東西兩漢,分別建都於長安和洛陽,東漢在滅亡時,都城都是在洛陽,官話自然仍為"洛語"。包括後世的通用語——關西秦聲,都是和建都地點分別在陝西和洛陽有關。
魏晉時期至五代中期的漢語,被稱為中古漢語。當時的漢語發展,出現了轉折點,之前久居官話的"洛語",結合了吳語,形成了魏晉至五代時期的新官話——金陵雅音。因為西晉建都於洛陽,所以西晉的官話,仍然承襲於漢代的制度,將"洛語"成為"雅言"以及"通語"。
之後,永嘉之亂爆發,衣冠南渡。西晉都城洛陽被劉裕攻破,無奈,西晉的貴族官員南遷,建立東晉。東晉成立後,為了避禍,遷都建康。而南京的地理位置地處東南,屬於吳語區,東晉建都於此後,原本的官話"洛語"和南京的吳語融合後,形成了新的官話——金陵雅音。
西晉承襲漢代,以洛語為國語,稱為"雅言",也稱"通語"。永嘉之亂,洛京傾覆,東晉遷都建康,定語言以"中原雅言"為正,洛語與中古吳語結合形成金陵雅音。然而,東晉後期又發生朋黨相爭及桓玄作亂。劉裕憑藉自己的軍事天賦,奪得了東晉的帝位,建都建康,稱宋齊梁陳中的宋朝,東晉的官話"金陵雅音",也被南朝承繼。一直延續到了五代時期。
到了隋朝時期,已經出現官方推廣國家共同語的政策。因為隋朝建立統一的國家後,在長安定都。但是,前期已經經歷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還出現了"五胡亂華",當時的中原地區,長期被其他民族統治,語音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而隋朝建立後秉持着恢復"漢室之禮"的目的,隋文帝直接命陸法言,編輯了著名的《切韻》,審定漢字的純正讀音,所參考的讀音就是洛陽雅音和金陵雅音,並用"反切"的注音方式,將讀音完全標註出來。
而唐代建立後,政治、經濟、文化等很多方面,都承襲於隋朝,官話也不例外,稱為"漢音"或"秦音"。甚至唐代所做的詞典《唐韻》,也是在隋朝《切韻》的基礎上制定的,包括讀音。而《切韻》《唐韻》,因為採用了反切這種"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的注音方法,即便是今天,也能推測出古代的漢字的讀音,不僅能夠研究漢語語音的發展史,還能和現代漢語的語音對比,所以,粵語為唐音的觀點才被提出。
宋代,在《唐韻》的基礎上,重新制定了《廣韻》,之後南宋劉淵又基於《廣韻》著《平水韻》。這些都和政權的交替有關,也和都城的建立有關,比如,北宋建都於開封,南宋建都於臨安,新的都城,都會促生出新的官話。
到了元代,出現新的規定:學校教學要使用以漢語為域內共通語的標準,這是漢語共同語的一大發展。而元朝,即便建都於北京,漢語語音的標準仍然是唐宋以來佔據主導地位的中原汴洛音 ,這點在周德清的《中原音韻》中的反切注音中,可以和前代比照出來。同時,《中原音韻》的編寫還參考了元代的散曲的用韻,根據反切讀音,可以得出當時的讀音,和現代的北京話的語音,已經十分接近,可以稱得上是近代普通話形成的基礎。
明代,因為朱元璋建都於南京,金陵雅音仍然是官話語音的形成基礎。同時,當時已經正式開始作為官方語言,所參考的語音標準,為中原音韻,形成了漢代共同語的正式系統,對現代漢語的音韻系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之後,明朝遷都,原本的官話南京話成為北京話,兩相結合,形成新的北京話語音系統。
到了清代,因為北京一直是都城,所以生成了南京話和北京話融合的北方官話。而且,因為清代施行正音館,所以,官話得到了很大範圍的推廣。此舉,讓北京官話的地位迅速抬升,也直接確立了之後以北京話為國語正音的基礎。清朝中期後,北京話已經超越了之前仍有一定影響的南京話。到了1909年,北京話被直接定義為國語標準音,到了民北洋政府時期,更是直接上升為民族共同語。比如,1911年清朝推行的《統一國語辦法案》,就是以京音為準的官話為國語標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