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詩人文天祥的愛國詩 文天祥從容就義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文天祥的愛國詩
文天祥,一個令人敬仰的英雄人物,他既有着不凡的政治才能,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愛國詩人。文天祥的愛國詩多成於他起兵抗元以後,內容也多與國恨家仇有關。文天祥的詩風慷慨激昂,往往能用平常的語言牽動讀者的心懷。
文天祥畫像
説起文天祥的詩,就不能不提《過零丁洋》,這是詩人被捕後向勸降的元朝官員表明心意的一首佳作。全詩共八句,前四句回憶生平,感嘆國破人亡,物是人非。後四句説明當下的處境,表明雖然處境艱難但仍會保持氣節,要將“丹心永垂汗青”。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直接表明了自己不怕死的態度,這種寧死也要保持氣節的精神在另一首詞《沁園春》中也有表達。詞的開頭即點名主旨,“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短短十二個字就將詩人視死如歸的精神表露無遺。“使當時賣國,甘心降虜,受人唾罵,安得留芳”,這是詩人借古人張巡的事蹟來勉勵自己,表明世風日下,自己也絕不賣國,要保持操守,流芳百世。文天祥在詞中直抒胸臆,將自己的心志展露無疑,全詞充滿愛國情懷。
“幾日隨風北海遊,回從揚子大江頭。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這四句詩出自文天祥的《揚子江》。詩人旅途飄零,即將成為元朝的囚徒,然而不論何時何地,身處何種境地,詩人的心就像指南石一樣,永遠只向着南方!這首詩從字面上看淺顯易懂,卻是文天祥對國家精誠之心的真實寫照,讀來令人肅然起敬。關於文天祥的愛國詩還有很多,它們和上面的詩詞一樣,一字一句都是文天祥愛國精神的延伸,是我國的文化瑰寶。
文天祥從容就義
公元1283年十二月初九,即元世祖至元十九年的一月九日,是南宋名相文天祥從容就義的日子。這一天,已經被歷史銘記,被後人刻在心中。
文天祥碑刻
公元1278年,元至正十四年,文天祥在廣東沿海被元朝將領張弘範俘虜,於次年送至京城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對文天祥的事蹟早有耳聞,想要讓他投降,於是在宮中召見了這位南宋官員。當時,元朝宮廷禮儀是下跪,而南宋的禮儀則是作揖。文天祥見到忽必烈,只是按照南宋的禮儀作揖,卻不肯下跪,忽必烈也沒有強求。忽必烈讓文天祥投降,表示只要文天祥肯投降,原有的官職待遇可以維持不變。文天祥不願當元朝的臣子,於是被關進了大都柴市的一個衚衕裏。
在文天祥被關押期間,元政府多次派人勸降,文天祥都沒有答應。最後,忽必烈出於文天祥的號召力,還是決定殺掉他。文天祥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顯得從容不迫,神態沒有絲毫改變。這一天,關押文天祥的地方佈滿崗哨,老百姓聽説文丞相要被處斬了,紛紛奔向刑場。快到行刑的時候,監斬的元朝官吏問文天祥有何話説,並表示回答就可免於一死。文天祥沒有回答,向南方下拜後從容就義,終年四十有七。
文天祥就義後,家鄉的學堂將他的畫像和歐陽修像掛在一起,供學子們頂禮膜拜,而他那威武不屈、忠貞愛國的精神也得以流傳後世,至今流芳。
文天祥千秋祭
文天祥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愛國名臣,他忠貞報國、誓死不屈的精神成為後世之榜樣。幾百年來,文天祥從來不乏仰慕者,歷來學者對他也頗多讚譽之詞,《文天祥千秋祭》即是當代作家書寫文天祥精神的優秀作品。《文天祥千秋祭》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卞毓方,他以洋洋灑灑五千多字,通過對史實的運用和豐富的想象力,寫下了一篇動人心絃的大散文。
文天祥畫像
文章的前面部分是引子,通過對比喻手法的運用間接塑造了一個高大的文天祥形象,並藉以引出下文。“怦然令我心跳的,是他已活了七百六十歲。七個多世紀,一個不朽的生命,從南宋跨元、明、清、民國昂昂而來,並將踏着無窮的歲月凜凜而去……當他死時,不,當他走向永生,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豎起了又一根立柱,雖共工也觸不倒的擎天玉柱。”
文章的中間部分寫文天祥被羈押之後,元政府對他的幾次勸降,不僅正面表現了文天祥視死如歸的品格,也從側面體現了文天祥的投降對元朝政府統治江南的重要性。“在北地,考驗他的人格的,是比殺頭更嚴峻的誘降。誘降決無刀光劍影,卻能戕滅一個人的靈魂。但見,各種身份的説客輪番登門……”文章的後面部分則集中描述了文天祥創作五言律詩《正氣歌》的原因及過程、影響。“既然無法復宋,那就留下了一腔正氣在人間,激勵後人吧......”在歷史上,文天祥被俘後自殺未成便忍辱活了下來,但他活着不是為了殘喘性命,而是為了完成使命,而他的使命便是創作《正氣歌》。
《文天祥千秋祭》這篇文章是卞毓方“大散文”的代表之作,作者於文中多處運用誇張、比喻的手法,給予了文天祥的人格以高度肯定。
文天祥是民族英雄嗎
眾所周知,文天祥是南宋末年抗擊元朝的重要人物。那麼,文天祥是民族英雄嗎?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什麼是民族英雄。民族英雄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民族英雄指的是為本民族作出不凡貢獻的人,他們或以一項發明使本民族收益,或以一項特長為國爭光,如錢學森也是民族英雄。
文天祥官服像
狹義的民族英雄也就是人們常説的民族英雄,它指的是在反抗侵略和壓迫的鬥爭中作出貢獻的人物,他們不畏強暴、不怕犧牲和寧折不彎的品格足以為民族之楷模。此定論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也不論成敗和身份,只要符合上述條件就算民族英雄。
不過近年來,隨着各種思潮的興起,不僅僅是文天祥,包括岳飛、衞青等歷史人物的定位引起了一定的爭議。有人堅持傳統的説法,認定文天祥等是抵抗外辱的民族英雄,也有人持不同意見,認為如今56個民族是一家,再將他們歸為民族英雄是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但是,後一種説法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應以歷史的眼光對待歷史人物,如果歷史人物的定位可以隨意改變,那麼歷史和任人打扮的孩子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文天祥在宋元之際臨危受命,興義師以勤王,他不畏強暴,寧折不彎,給國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假設現代中國受到侵略和壓迫,文天祥這樣的人正是國家和民族需要的人。所以,無論是過去、現在或是將來,文天祥都應是民族英雄。
文天祥的精神
在中國歷史上,每當國家處於危難之際,總有一些志士挺身而出,他們為國盡忠,為民請命,所以能名垂史冊。宋元之際,風起雲湧,以文天祥為代表的仁人義士給後人上了一堂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就是文天祥精神的真實寫照。
宋朝軍民抗擊元軍
公元1278年,文天祥被元將張弘範抓住,文天祥不願投降,吞龍腦自殺卻沒有成功。張弘範強迫文天祥寫信給另一位抗元名臣張世傑勸降,文天祥被逼無奈,説道:“我自己不能保全父母,怎麼有臉教別人背叛父母呢?”張弘範不肯罷休,再三逼迫,文天祥作詩一首給他。張弘範讀到詩的最後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擔心照汗青”時,被文天祥視死如歸的氣概所感動,於是不再勸降。第二年,張弘範率領元軍與宋軍在水上交戰,強迫文天祥觀戰。文天祥在船上觀看宋元兩軍交戰,文天祥看着南宋的軍隊步步潰敗,心知國家滅亡已成定局,心中的苦悶勝過死去。
張弘範知道文天祥不會輕易投降,就將文天祥交給元朝皇帝處置。在去燕京的路上,文天祥絕世八天,沒有死,於是進食。元朝政府多次勸降,文天祥都大義凜然地拒絕了,元朝政府擔心文天祥的存在會影響江南民心,於是決定將其殺害。在刑場,文天祥面不改色,拒絕了元朝皇帝給他的最後一次求生的機會,只説了一句“我的使命完成了”,便凜然赴死。文天祥死後幾十年,朱明代元,人們在文天祥被害的地方建立祠堂,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英雄。
文天祥故居
文天祥出生於江西廬陵(今吉安),後人在他的家鄉建立了文天祥紀念館和文天祥公園來紀念他,但文天祥故居卻不在南宋境內的吉安,而在北京。那麼,南方人文天祥的故居為什麼在北京呢?其中緣由還得從南宋末年的時局説起。
文天祥故居
北京古稱為燕京,公元1271年,蒙古可汗忽必烈在燕京建立元朝,改燕京為大都。當時,除了東亞的元朝之外,蒙古人還在中亞和東歐建立起四大汗國,而南宋是蒙古人征服東亞的最後一個重點目標。1279年,宋元兩軍在廣東崖山作最後的決戰,南宋小朝廷覆滅,南宋正式宣告滅亡。
此役之後,早前被元軍捉住的南宋右丞相文天祥被押解至大都。眾所周知,蒙古人有屠城的習慣,而對待俘虜也是很少有“優待”的,但文天祥算是一個例外。元軍捉住文天祥之後,不但沒有嚴刑逼供之類的非人待遇,相反還對他很客氣,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蒙古軍隊在與南宋交戰過程中,發現宋人比他們想象中更難對付,因此制定了“以漢制漢”的統治方針。而文天祥作為南宋的宰相,在抗元過程中累積了很高的威信力,如果文天祥能夠投降,那麼對於瓦解江南的南宋殘餘抵抗力量是很有幫助的。因此,為了勸文天祥投降,元朝統治者將其羈押在大都巴兒衚衕的一處宅院內,文天祥在此羈押三年,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正氣歌》。
解放後,巴兒衚衕被更名為文丞相衚衕,而文天祥待過的宅院也被命名為“文丞相祠”,也就是今天所指的文天祥故居。在文天祥故居的庭院裏,種有一棵“指南樹,《正氣歌》也被鐫刻在庭院的石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