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改革,後三國時代的序幕

為了權力鬥爭,葬送了帝國的前途,這就是孝文帝改革真相。

歷史教科書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評價不遺餘力。比如俸祿制、遷都洛陽等,“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加強了民族融合”等等,然後就沒了。

歷史永遠沒有那麼簡單和片面。事實上,孝文帝改革直接導致了政權的滅亡,499年孝文帝去世,524年邊境六鎮起義拉開了北魏帝國覆滅的序幕。

改革是一個複雜的政治博弈過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步步驚心,堪比大片。

有一個背景必須強調:兩晉南北朝時代是士族貴族時代,從中央到地方,一切資源都掌握在士族貴族手中,“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一般人想出頭根本不可能,只有皇族、各級軍政大佬才有資格和士族抗衡。

改革,就是要從士族貴族這羣既得利益者手中,把資源和權力給奪過來,稍微處理不慎,就會埋下亡國危機。

孝文帝改革,後三國時代的序幕

一個彪悍的女人

孝文帝改革只是馮太后改革的延續。馮太后是孝文帝嫡祖母,在老公死後連續執政25年,首次推行“均田制”“俸祿制”“三長制”改革,這幾項改革十分重要,甚至有人稱馮太后為千古第一後。

均田制,國家把戰亂中掌握到的荒地分給平民,收取税收,直接增加了收入,突破了貴族對經濟命脈的封鎖;均田制歷經北齊、北周到隋唐約三百年,影響深遠。

俸祿制,作為第一個入主中原並統一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北魏帝國首次提出俸祿制,這被後世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所沿用。俸祿對漢族政權來説是天經地義的,有什麼了不起的呢?

馮太后之前,帝國的收入就是靠戰爭掠奪,天下太平後,無仗可打,官員沒有收入只能巧立名目、貪污腐敗;俸祿制一出,明文規定了官員的收入來源,帝國將官僚的灰色收入也收歸中央,平息了民憤也增加了收入。

孝文帝改革,後三國時代的序幕

三長制,這是一種基層組織機構,五家為一鄰,五鄰為一里,五里為一黨,鄰、裏、黨各設一長,合稱三長,三長負責地方治安、徵税、教化等等。之前,地方也被各大士族家族控制,他們隱藏人口,建立私人武裝,相當於一個個小朝廷,這顯然不利於大一統;三長制一推行,帝國將最基層的權力也收歸中央,也就是和地方士族搶飯吃。

顯而易見,馮太后得罪了帝國上下的既得利益者。但畢竟馮太后所代表的皇權控制着政權,加上最後還是選擇了和皇帝和諧共處,最終改革還是成功的。

馮太后剛開始也和賈南風一樣,牛氣沖天,欲與天公試比高,無所不用其極地攬權,這也無可厚非,權力讓人痴迷。馮太后先是和兒子獻文帝(非親生)爭權,獻文帝暴斃(死因不明),接着又和孫子孝文帝(非親生)爭權,並躍躍欲試,想除掉孝文帝自己單幹!

據史書記載,馮太后在大冬天裏,將身穿單衣的孝文帝關進小黑屋三天不給飯吃,又多次在公共場合下令毒打孝文帝,這麼狠毒的行為只能用權力鬥爭來解釋。

所幸,在幾個親信寵臣李衝等人的建議下,馮太后最終放棄了直接統治帝國的念頭,選擇了與孝文帝和平相處。

孝文帝改革,後三國時代的序幕

孝文帝正式掌權後,雖然直接間接弄死了馮太后的寵臣(培植自己的勢力),但依然堅持馮太后的路線(獲取合法性);所以,後世對馮太后評價甚高,這不得不歸功於孝文帝主導的官方宣傳。

其實,馮太后就是成功的賈南風,就是誅殺太子之前的賈南風。如果馮太后除掉了小皇帝,那麼皇族必定要搞事情,帝國勢必會陷入八王之亂類似困境之中。

至於馮太后的私生活,什麼男寵了,這些東西可信度不高,除了滿足獵奇心理,對歷史走向沒有太大意義,本文對此沒興趣。

改革,妥協的藝術

孝文帝掌權後,繼續改革事業,如果説馮太后主要採取和貴族的對抗,那麼,孝文帝更多地是和貴族妥協。

孝文帝改革,後三國時代的序幕

遷都背後的鬥爭

孝文帝改革舉措中最有名的就是遷都洛陽了,從平城(山西大同)遷都洛陽有兩個客觀條件必須注意:

一,北方邊患減小,戰爭已經不再是主要問題,發展經濟才是。帝國建立之初,為了應對來自北方的柔然、高車的侵擾,特地在邊境設立了六個軍鎮,類似於後世的節度使;這些軍事首領皆由鮮卑貴族擔任,那待遇相當地好。

首都在平城固然可以統率六鎮一致對外,經過近百年的發展,柔然高車等遊牧民族已經被打趴下,六鎮已經發揮不了什麼作用,既然外患不在,那麼遷都到南邊的洛陽以應對南朝的壓力才是下一步重點工作。

二,北魏要想在中原站住腳,必須融入漢族的圈子,遷都就是一次最好的證明。遷都有廣大士族貴族集團的支持,而且也能讓孝文帝擺脱平城區域鮮卑舊貴族的控制,真正建立自己的班底,從而大權獨攬。

孝文帝改革,後三國時代的序幕

遷都中最大的阻力來自太子,也就是自己的親兒子。太子代表着舊貴族集團,皇帝代表着中原士大夫新貴族集團,總之,這裏面沒有什麼老百姓的事兒,更沒有什麼價值觀的鬥爭,只有血淋淋的權力鬥爭。

最終,皇帝集團戰勝了太子集團,鮮卑舊貴族敗下陣來。帝國首都都跑到洛陽了,那麼財政預算當然是以洛陽為中心,平城區域以及北方六鎮就被邊緣化了,那六鎮的軍政大佬們能答應麼?不能!

最終,當強勢皇帝一死,再加上一些導火索,於是六鎮起義爆發,帝國敲響滅亡的喪鐘。隨後,東西魏、北周北齊並立,與南朝的梁、陳政權三足鼎立,歷史進入後三國時代,以後再探討這方面的歷史。

孝文帝改革是皇權的成功,卻是帝國的失敗。成也改革,敗也改革,聽起來高大上的孝文帝改革是一次失敗的改革,實際上不過是隋唐帝國一系列制度創新的試錯而已。

往期回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66 字。

轉載請註明: 孝文帝改革,後三國時代的序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