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詠菊一詩的寓意是什麼 黃巢起義口號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黃巢詠菊一詩的寓意是什麼

《不第後賦菊》是一首讚頌菊花的詩,此詩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這首詩是在他沒有考中科舉之後所寫,使他對唐朝的政治有了新的認識,同時也激發了他內心的思想,通過詠菊來表達自己的政治抱負。現在,我們來對這首詩進行賞析。

黃巢起義

詩的第一句點名菊花開放在蕭瑟的秋季。尤其他提到的“九月八”,因為之後農曆九月九就是重陽節,正是古代登高聚會,賞菊的好時機,也正是菊花大展風采、讓人欣賞的日子。但是詩中寫的是“九月八”而不是“九月九”,加上“待到”兩次,表明了詩人迫不及待的心情,但又充滿着堅定,他相信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向人們展示了美好的憧憬。

第二句是寫菊花的威力,在那個時候百花凋零了,但是菊花還開的旺盛,強調了菊花的堅強的品格。同時,作者又暗示了第二種意思,他把菊花比喻成農民起義軍。百花殺,是説百花的凋零,在這裏也比喻唐朝的政權馬上就會被推翻。

第三句寫了菊花的香氣充滿整個長安城。菊花的香氣不是飄香,也不是清香,而是沖天的香氣。在古代封建統治中,天是不可侵犯的,是神聖的象徵,但是作者卻用了“沖天”,表現出他對封建統治的蔑視,想要衝破那層統治。

第四句是寫菊花的顏色。滿城都是菊花,佈滿京城,也同時暗喻着長安城即將為身披盔甲的農民起義軍所佔領。

黃巢起義口號

唐朝末年人民的生活十分困苦,雖然在那時社會經濟有所發展,但是從皇帝到各級官員對普通的百姓都進行壓榨,人民無法生活,因此許多農民開始自發組織起來來反抗地主階級和腐敗的政府。

黃巢起義

乾符元年末,鹽販王仙芝發起了起義,發佈檄文,怒斥朝廷賞罰不分。王仙芝自稱“天補平均大將軍”,這個稱號表明他要替天行道,為老百姓討公道來改變財富不均的社會現實。六月,起義軍攻入濮州等地,擊敗了唐朝節度使。第二年,黃巢聚集眾人來響應王仙芝的起義。

義軍攻克洛陽之後,迅速帶兵西進,通過潼關,自愛廣明元年進入長安。黃巢的部下安慰百姓説“黃王起兵是為了百姓,百姓們安心安居不要覺得恐慌。”黃巢在長安登基稱帝,改元金統,建立起農民的政權。但在唐軍進行反攻的時候,黃巢所帶領起義軍形勢逆轉而下。在危機的時刻,黃巢身邊的大將叛變投靠唐軍,於是長安戰線崩潰,義軍失利。黃巢軍隊撤離長安,在渡河時遭到突襲隊伍潰散。在中和四年,黃巢自刎於狼虎谷,起義失敗。

雖然起義失敗了,但是它所產生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領袖以天補平均大將軍和沖天大將軍為號召,顯示出義軍具有平等、平均的要求,使得農民起義進入了新的階段。農民起義基本瓦解了舊的統治政權,打擊了地主經濟,掃蕩了門閥,使得農民與地主之間的關係稍有緩和,為之後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黃巢盜墓

在眾多的歷史記載的盜墓事件我們可以看出,挖掘墳墓事件最多的是發生在亂世的時候,歷史上發生盜墓的最多的時候是在魏晉南北朝的時期。那時候的中國四分五裂,地方分分合合,亂世會出英雄豪傑,同時也會出現盜墓之人。

黃巢畫像

黃巢的出現就是處於亂世,黃巢雖然能文能武,也粗略瞭解一些筆墨,但是對於盜墓還是一個門外漢。由於沒有盜墓的常識,再加上自己身邊也沒有幾個是有文化的兄弟,不少墳墓被他們挖掘但是卻沒有並打開,所以眾人稱黃巢為最愚蠢的盜墓者。

黃巢率領的農民起義軍由於甚得民心,所以他們的義軍隊伍不斷地壯大。在之後,攻佔了很多的地方,殺死了眾多的官吏沒收了他們的財產。在公元880年黃巢在長安城為低,建立農民政權。在黃巢軍隊前期,黃巢聲稱“整眾而行。不剽財貨”,那麼他那麼大的隊伍的糧餉是從哪裏來的呢?其中盜墓就是他的財路之一。

黃巢被盜墓史上記錄在冊是因為他所盜的墓都是重量級的。他挖掘過秦始皇陵、漢武帝劉徹的茂陵以及武則天與吏治合葬的墓乾陵。

但由於他沒有盜墓的知識,所以很多墓都沒有開。其中,乾陵就是沒開之一。在歷史文字的記載中,黃巢在挖掘乾陵時動用了40萬的起義軍,在梁山的西側進行開挖,當時都快挖掉半座梁山,但最終還只挖出了“黃巢溝”。因此,乾陵躲過了一劫,至今仍保存下來。


 

黃巢之死

千年來,人們對於黃巢的死眾説紛紜,更令人困惑的是,在正史的記載上對黃巢的死也有截然不同的。一個説是黃巢是自殺而死,另外一個説黃巢是被他人所殺而死。那麼,史料中到底是如何記載黃巢的死的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黃巢像

《新唐書》對於黃巢的死是這樣説的:黃巢的軍隊戰敗於狼虎谷,黃巢讓他的外甥林言把自己的首級獻給唐朝,那樣他的外甥就可以獲享榮華富貴。但是他的外甥不忍心殺死黃巢,於是黃巢便選擇自刎。我們來看一下《新唐書》的真實性,《新唐書》是在宋代時候所寫的,後世為了區分,把五代時候寫的稱為《舊唐書》,把宋代寫的稱為《新唐書》,《新唐書》撰寫的時候國家比較安寧,因此許多史料在那個時期進行了整理和收集。

但在《舊唐書》中稱黃巢是被外甥林言所殺害的,不僅如此,除了《舊唐書》以外,《資治通鑑》、《桂苑筆耕錄》等書籍也有同樣的記載。

另外,敦煌文獻上有稱黃巢是被自己的貼身大將所殺害,在敦煌文書中的《肅州報告》對黃巢的死有所記載。但是,黃巢被貼身大將尚讓在混戰之中所殺害這一説法,迄今為止在史料中也只發現了一處,因此並沒有多大的真實度。

不管黃巢的死是自殺還是他殺,他的死亡結束了對百姓的屠殺,同時也為他的一生畫上了一個句號。

黃巢墓

黃巢在兵敗狼虎谷之後死於泰山,他的頭顱獻給了成都的天子,天子就將其進行就地掩埋。但是在國內疑似他的墳墓竟然多達五處。據史料記載,黃巢的墳墓位於武侯祠的旁邊。另一處位於泰山腳下的一個村中。還有其他三個地方分別在九頂山、寧波雪竇寺和湖北英山。

黃巢墓

第一種説法是黃巢墓在狼虎谷。根據《唐書》的記載,黃巢確實死在狼虎谷。於是,大唐的官員們在他的死處立了一塊墓碑,以此來警醒世人。

第二種説法是黃巢沒有死在狼虎谷而是在泰山。所以他的墓在泰山。清代的學者在《泰山道里記》中明確記載了黃巢墓在泰山,而且還記載了墳墓的高、長、寬。這個地方跟狼虎谷有幾十公里的路程,如果真是黃巢屍骨埋葬的地方,就能證明黃巢沒有死在狼虎谷。

第三種説法是黃巢死後他的頭顱被獻給了成都天子,他的屍體丟棄在了荒野,為了防止黨羽為他建造墳墓,於是便把他的首級埋在了諸葛武侯祠的旁邊。但是由於常年沒人祭祀管理,再加上統治者的破壞,已經蕩然無存了。

第四種説法是黃巢在泰山兵敗之後並沒有死掉,而是用部下作為替身逃過了一劫,並率領軍隊逃亡大別山,黃巢死後他的兵員將他葬在黃巢廟中。

第五種説法黃巢墓在寧波雪竇寺,所以雪竇寺也稱為黃巢墓,並且還有他的兒子黃文明的後代和黃氏族譜為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72 字。

轉載請註明: 黃巢詠菊一詩的寓意是什麼 黃巢起義口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