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爆紅的“哈佛女孩”,發誓畢業後回國,今卻在美國當家庭主婦
中國經歷上千年的演變更替,“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早已不符合時代發展。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在社會行業成為人中翹楚。
《哈佛女孩劉亦婷》成為無數孩子的“噩夢”你是否瞭解《哈佛女孩劉亦婷》這本書,這本書當年一經發行就掀起了軒然大波,有些孩子家長更是將它神化,奉為哈佛入門手冊,做為主人公的劉亦婷也一度爆紅。裏面講述瞭如何合理地掌控關於孩子在學習中的每一細節;如何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等等......
這本書的作者就是紅極一時“哈佛女孩”劉亦婷的母親劉衞華。她寫的這本書讓全國數萬家長看到了考取名校的希望,覺得只要按照作者書裏的方法做,孩子就能考上哈佛。
他們按照書中的方法來要求自己的孩子,模仿起來可謂是事無鉅細,這種愚昧教學,照葫蘆畫瓢的方式,更是讓學業繁重的孩子墜入家長親手建起的牢籠,讓孩子身心受損,不能自拔。
當年的“受害人”如今在網上評論:“我手握冰塊30分鐘,還是沒有考上哈佛...”
手握冰塊,這是怎麼回事?原來當時,那本書中提到劉衞華讓女兒手握冰塊,大部分家長就開始模仿了起來。且不説這位網友從小遭受了什麼樣的遭遇和痛苦,我們人不是千篇一律的,活在“別人家孩子的世界裏”,真的能成就自我嗎?教育難道不應該因材施教嗎?
哈佛女孩劉亦婷真的對媽媽的教學做法,表示肯定嗎?我們都知道,劉亦婷很少接受媒體採訪,本人更是沒在大眾面前認可母親的做法,數萬家長沒有提出質疑,他們只顧眼前的成績,一系列的舉措讓孩子還未健全的心靈受到荼毒,不禁讓人唏噓。
那麼多家長模仿,也無法讓孩子成就“第二個劉亦婷”,那劉亦婷進入哈佛到底是因為什麼?
我們來回憶一下,劉亦婷是成都外國語學校的高中生,1999年考取哈佛,相對哈佛這所世界名校,劉亦婷的成績和外國那些高材生比也不算突出,她申請時也沒有sat成績,託福成績也剛剛達到錄取線。
那她為什麼能成功進入哈佛?這裏有兩個原因。
其一,她當時受到一位中美文化交流政府議員的推薦,議政員向哈佛寫出一封推薦信讚許劉亦婷。我們看外國的電影、電視劇都知道,有名人士的推薦信對孩子上學有大幫助!越有權威的人,推薦建信就越有力度。尤其是這位國家議政員,説話分量可想而知。
其二,她所在高中——成都外國語學校,在她報考那年被一個大型教育集團收購。這所學校從公立轉為私立,為了在短時間內打造品牌影響力,以此來招收更多的學生,他們向劉亦婷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幫助劉亦婷衝刺哈佛。
在短時間內,她被塑造成為了全國追捧的學霸,殊不知這是背後集團創造的商業價值。她被學校大肆宣傳,為學校招攬了無數學生和商業資源,關於她的考學紀實也被母親出書販賣,賺取盈利。
一時間她成為中國人留美的希望,同時,她也成為了被“消費”的對象。
2003年6月畢業後的她,並沒如當初兑現當初的誓言:畢業後就回國,而是選擇留在美國一家各方面條件都十分誘人的公司。
不過幾年間,她又連換兩家公司。可能是對工作環境的不適應,又或是還想再提升自我,她決定報考哈佛商學院研究生,但沒有成功。
幾經考慮,她創辦公司睿識資本,但個人能力經驗不足,就只能眼看着破產。之後又與他人合作創辦惠恩資本,主要面向國人提供在美投資的途徑和方法或幫助中國學生到美留學等事宜。由於涉及到了她的“長處”,她的事業也是如火如荼。
不知情的人,認為她是一名幫助國人在美國發展得“好心者”,但是對這行業瞭解的人,都説“提供在美投資,其實就是幫有錢人洗錢的皮包公司”。
真相是怎樣的的,我們不妄加評論,但是這一次創業又以失敗告終。此後她成為了“秦嶺資本的合夥人”。
她頻換工作,幾經創業失敗,可見這位當初的受人追捧的哈佛女孩,還是力不能及,難堪大任。
事業波折不如意,但婚姻生活讓她滋潤不已。她嫁給了哈佛的校友,並且獲得美國國籍。她的老公大學原本是心理專業,畢業後讀法博,成為法學博士。後來成為婚姻律所的合夥人,現在專為美國的一些有錢人家打離婚官司,處理財產分割等問題。
劉亦婷現在便成為了美國典型中產階段的家庭主婦,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
還記得她曾經説,畢業後要回到祖國懷抱,報效祖國,現在嫁給美國人,連國籍都換成美國,那句愛國誓言早已成為天方夜譚。
她曾經是激勵中國無數家長的“別人家孩子”,掀起中國史無前例的留學狂潮,學業和名氣為她“鍍金”,卻創業幾經失敗。我想她的經歷,應該是中國前二十年,孩子在家長的“家長式教育下的一個典型範例”。父母無視孩子內心的感受只為一紙空文,以“愛與前途”的名義不斷腐蝕孩子。
現在時代不同,家長追求體能、興趣、學業各方面的綜合提高,這説來是個好想法,不再一味追求紙面成績。
但小小年紀放學後,課餘時間就被家長報滿各種興趣班,孩子根本不是為了喜歡去學習,同時還要肩負學業的穩定。就為了家長的一句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留學熱”已經變得不再衝動,但“換湯不換藥”,孩子依然在家長掌控中做着各種不情願的事。
反觀劉亦婷的母親,當初讓她努力學習就是為了讓她在美國當個家庭主婦嗎?現在的家長總是在攀比中,忘記最初的想法。
請不要“以愛之名”殺害,你最親的孩子。
如何讓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一直是父母該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