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位列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世界第一,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聲譽的排名中,哈佛大學位列世界第一。
古今中外,試問哈佛是多少學子夢寐以求的聖地,心靈的淨土。而有一個女孩,她憑藉着自己的努力被美國包括哈佛大學在內的四所高校錄取,更是獲得了哈佛的全額獎學金,一時之間火爆全網,家喻户曉,她就是哈佛女孩劉亦婷。時光荏苒,歲月無情,已然20年過去了,不知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哈佛女孩現在怎麼樣了呢?
嚴於律已好家風,寬愛以教任翱翔
孩子成長的旅途中不只是有學校的教育,其勢必也存在着家庭的教育,父母的陪伴。父母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劉亦婷的成功依然離不開她父母的教育。
劉亦婷出生在一個單親的家庭,她的母親劉衞華是某報社的編輯,她的繼父張欣武,劉衞華是工作上的同事,生活中的愛人,張欣武雖然只是劉亦婷的繼父,可他卻給予了劉亦婷無盡的關懷與父愛。
家庭教育的任務,首先是父母教育孩子學習。張欣武十分有文化素質,他和劉衞華都十分重視對劉亦婷的教育。他們對劉亦婷的教導是和煦的春風,吹拂着大地,滋潤着萬物。
為了鍛鍊劉亦婷的意志力監督其學習,會要求劉亦婷手心握着冰塊十五分鐘;劉亦婷粗心算數出錯時,更是會罰她抄寫成都市的電話號碼簿,以示懲戒;當劉亦婷年歲稍長些時,為了不讓長相較為出眾的她在學業上分了心思,劉衞華夫婦愣是把“紅顏薄命”的幾大原因貼在了劉亦婷日常梳妝的鏡子上。
那時的年代經濟不景氣,劉衞華夫婦薪資平平,可卻也捨得將錢花在孩子教育上。在劉亦婷六歲過生日的時候,張欣武更是“斥巨資”給孩子買了一台顯微鏡,以興趣作為學習的老師,諄諄誘導,諄諄教誨。皆言家庭教育不是一昧的説教,家長更多的時候應該扮演的是“拋磚”者、“引玉”人的角色,劉衞華夫婦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是模範。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薰陶下,劉亦婷一直以來都是老師眼裏的三好學生同學的學習榜樣,學習高效自律。1999年,通過自己的努力劉亦婷憑藉着優異出彩的成績一鳴驚人,被美國四所包括哈佛在內的高校錄取,一時間佔據話題中心,火爆全網。
立志報國卻是言而無信,空口白話
“我要把我的一生奉獻給祖國的經濟建設。我要以科學文化知識為槓桿,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哈佛女孩劉亦婷》
正如書中所言,劉亦婷在進入美國哈佛大學後,曾多次對外界言明自己是一位中國人,立志要將自己在哈佛學到的知識運用於中國,改變中國當時相對貧窮的現狀。就這樣,一個愛國立志寒門女孩的形象躍然於紙上,躍然於媒體間,口口相傳之。九九年哈佛女孩劉亦婷的大名更是如雷貫耳,響徹雲霄。
然,事實如此嗎?不盡其然也。當年的誓言終歸化作一陣輕風,飄過吹佛過耳。四年時光如白駒過隙,2003 年6月,劉亦婷從哈佛大學應用數學與經濟專業本科畢業。她並沒有如當年所説的那樣學成歸國,而是應聘到美國波士頓諮詢集團工作。而再當人們提及劉亦婷這個曾經許諾要報國的哈佛女孩時,卻是她要改換國籍的消息。
改中為美,因為這樣她才可以拿到美國的綠卡,才能更好地紮根在美國。四年的時光説長不長,卻也説短不短。四年,它足以使人忘卻一些人,一些事,更別説是一些話了,一些空口白話。在美國的四年,劉亦婷初心不再,誓言早已化作飛煙,曾經終歸只為曾經。
凌雲壯志不再,泯然眾人矣
拿到美國綠卡的劉亦婷,現是在一家公司實習,工作的她不再似她學習那般大放光彩,平平無奇的走過一段平淡的生活。在之後的連續幾份工作都沒有讓她的事業有太大的發展,許是心懷不甘吧,劉亦婷決定自己創業,但事與願違,在先後創辦的兩家公司都以失敗告終。
相比之於事業,在感情方面劉亦婷較為順暢。放棄了中國國籍後,劉亦婷與美國一位白人相知相戀,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而現在的劉亦婷則是成為了秦嶺資本的合夥人,即是為美國富商們推薦房子的中介。比起劉亦婷的年少成名,中後期的她略顯平庸了些,終是與方仲永一般泯然眾人矣。
不禁感慨一番,倘若劉亦婷沒有放棄中國國籍,而是回到祖國如當年的誓言一般獻身於祖國,是不是會有不同的景象?也許在其年少成名後會再加上一筆濃墨重彩也不得而知。感慨終究也只是感慨,現實卻不會因此而改變。